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目标外,更具体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学校体育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使学生养成积极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全新的健康教育观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体育活动中"身"与"心",运动技能传授与心理健康的目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本人不同意这一说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体育课是学生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体育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确立了课程目标,拓宽了课程内容,划分了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了课程内容框架体系。它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三维健康观外,更具体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经常、最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体育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局限于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或一些体育原理上的辨析与验证,而是强调对运动技能和一些身体练习手段的感悟、迁移、运用及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一.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1.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体育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教学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偏重于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造成学生离不开老师,就无法完成学生课余时间继续锻炼.  相似文献   

9.
张琳 《考试周刊》2013,(27):116-116
<正>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除了突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方面外,更加具体并强调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体现和渗透。可见,学校体育在炼"身"的同时更要炼"心",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我在日常的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鹏 《学苑教育》2023,(16):59-6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初中体育教学,应立足体育课堂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参与运动的兴趣,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文章就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模式构建与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伟锋 《江苏教育》2008,(14):118-120
我们认为主题教学单元是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特性的前提下,为挖掘和发展学生某一能力,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运用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知识、教材内容和运动素材进行整合、重组和拓展性开发,从而确定一个儿童化、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的学习主题,每个主题构成一个学习单元和评价单位。主题教学单元强调以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为载体,通过有组织、有目的和连续课时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整理解学习内容和构建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意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正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构建了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这样的新的课程标准明显突出了体育教育也需要全面培养人的教育目标,是人文精神的充分体现。我国传统的教育过于轻视人的价值和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改革相呼应的人文精神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体育课程的性质、价值、目标以及教育新理念已深入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心中。但由于对新课标所强调的“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的偏差,导致一些人认为就是要淡化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新课程实施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运动技能学习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进行探讨,旨在为“运动技能学习是推动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的论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二、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学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三、学习领域不同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为世界体育强国,不仅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重视基础性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奠定全民健康的根基。为了确保体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基础科目的核心地位,英国将体育课的设置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保证体育教学时间不被其他科目挤占。在体育课程建设上,强调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体育目标不仅注重发展学生体魄和技能,而且还强调通过体育养成学生个性品质、合作精神、意志品质和竞技精神,以体育素养引领体育课程与活动。注重广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近年来,英国中小学体育政策强调体育课教学质量,通过形成性评价追踪学生的平时表现,采取有效措施让不活跃的学生运动起来。体育政策的制定体现了以学生体育健康水平调查的大数据为依据,注重政府多部门协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运动与健康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训练学生具备超强的体育素养,但是必须要以恰当的运动技能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为此,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兼顾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更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求、身心成长相适应的阳光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的设置及其对我国体育教学带来的启示。利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进行归纳分析。主要结论:国外体育课程标准主要呈现出体育与健康合一模式、体育与健康分设模式、体育课程与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分设模式三种;国外体育课程的共性特征在于:健康与人的身心发展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重视运动习惯与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强调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提高运动技能,注重以学习领域划分课程和积极倡导户外运动。建议充分吸取其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体育新课程全国性顺利实施与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实施结构化教学,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运动训练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体育课堂中,教师从“教结构、学结构、用结构”三个角度探索与实施结构化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运动训练的主动性,让学生高效习得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卫兵 《考试周刊》2008,(47):121-12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否提高、运动技能是否增强、健康状况是否得到改善等方面。而传统的体育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是否掌握、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体育成绩是否进步。前者是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标,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后者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有效学习,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认为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