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扮演的角色与其地位不相称。当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几乎没有交集;在学生选修的过程中缺乏指导;授课形式“千篇一律”,要么只讲空洞的理论,要么只实践不讲理论,不能进行系统的总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如何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课程体系框架,研究了如何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弊端,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的广度和强化公共艺术课程的深度两个角度,阐释了完善我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模式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我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现有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功能与体系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理念,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对我区高职院校来说,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对完善内蒙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具体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我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院校现有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的功能与体系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重新认识和理解公共艺术课程评价理念,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对我区高职院校来说,势在必行。本文重点对完善内蒙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的具体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修课,是由学校组织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它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是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重要类别,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是高职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公共艺术选修《歌剧欣赏》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讲述教学实践中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6.
主要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现状,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为一个"金字塔式"教育模式,即:基础理论课程+艺术拓展课程+地方特色课程+艺术实践课程。此结构充实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体现出艺术课程框架的互补性与协调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职公共音乐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高职公共音乐课程对于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高职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从高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的现状分析入手,就高职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双系统融通理念下,高职院校如何实施艺术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对于推动高职公共艺术课程的良性发展,提高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及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高等学校纷纷按照文件精神的要求开设公共艺术课程,高职院校也如此。但对许多高职院校来说,公共艺术教学是一个新鲜事物,教学经验比较少,因而,教学效果并不佳,与专业课教学相比,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加大公共艺术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  相似文献   

10.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艺术教育、艺术的表演和校外艺术教育等公共性特征。调查表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没有硬性指标,课程内容存在层次差异与类型导向,课程设置表现为非均衡与自主性。后现代课程观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构建合理的修学机制与课程模块;关注识读课程与探究性实践课程的双向开发;整合新教育理念与技术的课程;构建开放的课程平台与网络资源课程;创设后现代课程观的新型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艺术设计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并对其教改实施情况及成效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模式的实施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有利于增强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竞争力,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2.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历史课教学,是高等教育、艺术教育和学科教学三者的统一和融合,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有着很大的特殊性。目前艺术院校中历史课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从校情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大胆的探索,走符合艺术教育特色的改革之路,历史课教学才能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艺术专门人才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综合艺术课程实施的瓶颈突破,关键在于师资培养上。"综合培养,分项发展"的综合艺术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范式研究与实践,开启了高师院校艺术师资多元培养的新模式。提出培养学生整合能力的五个维度,为综合艺术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和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实施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美术史》是高等院校美术学、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必修课程,也是在校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如何在这一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植入实践教学环节,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红琼 《科教导刊》2020,(3):124-125
项目教学法强调项目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及艺术设计专业特征,提出基于岗位需求和能力构建逐级递进的项目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职业技能.本文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评价标准进行研讨,以期对当前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放射医学是特种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当前我国医学本科教学中属于特殊的小众学科。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科教学中加强放射医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面向苏州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辐射与生活"的创新性教学实践为例,对放射医学通识课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史航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10):78-79,91
艺术指导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应用于声乐、器乐、舞蹈、影视表演等多种专业中,是一门学生自身专业技能辅导课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巧与实践能力的实用性的学科课程。该课程教学应从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思考怎样在艺术指导课上通过良好的教学效应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技能提升。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艺术指导课程要进行有效教学环节设计,明确教学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参与,注重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众说纷纭。已有的研究调查发现本科学生大体上更偏好线下教学。然而,学生的偏好只反映了其主观意愿的一面。利用“中国高水平大学课程教与学追踪调查”(CUCE)数据库,得到中国三所顶尖大学的同一批课程疫情前的6264份线下教学样本及2020年春季学期的4451份线上教学样本,构成授课内容与教师均相同的对照组。统计分析显示,在课堂体验、学业投入和课程满意度三方面,学生的主观偏好均倾向于线下教学。线上线下对照组比较分析却发现,线上教学在这三方面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线下教学,效应值均低于0.04。学生主观偏好与对照组比较两种评价路径得出不同的质量评价结果。由于应急情况下师生为线上教学付出大量投入,在有限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但教学效率可能偏低。低效应值也表明课程质量不取决于线上或线下教学形式。常态下在线教学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9.
民族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因专业及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从课程教学所具有的功能到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差异具有三方面的特点.结合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实践,提出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加强自身教学科研修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教育课程国家标准》的出版试行,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现行的高师美术教育体系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相适应,必须加快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步伐,呼唤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美术教育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创新的能力,使之有利于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