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春》(第11课)——彩图欠典型。画面有绿草、黄花和一个提篮子的女孩,但小草过长(不是"没马蹄"而是"没膝盖"),且野花(学生说是菜花)单一。与原文"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草软绵绵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相符。  相似文献   

2.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相似文献   

3.
1.说说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①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②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相似文献   

4.
参加考察学习想起冰心老人的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野花生长靠的是阳光雨露的滋润,孩子的生长也应如此。笔者非常赞同瑞士人的观点:"刚生下来的孩子就像一粒种子,需要一定的生长环境。大人不可过于控制孩子,要给孩子留下发展的空间。"个性化的东西里面有普遍性——人的发展的普遍性,但这个性化中的普遍性又必须适应各自不同的个性化才行。  相似文献   

5.
赵玉萍 《成才之路》2009,(12):100-100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当我们深入到《春》的艺术境界中时,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相似文献   

6.
<正>窗外的雨渐渐大了,模糊了视线。山,依旧青翠,到处是大片大片的野花,蓝的、白的、红的……不过是野花,——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我闭上眼,并不理会那卑微的存在。眼前依旧浮现野花的影子,我突然想到了什么——从山村走来的孩子不就像那野花吗?是的,我不能与大城市的"牡丹""玫瑰"相比,但坚信自己有一颗经得起平凡和风雨的心。我不比别人少什么,只要努力,我就可以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享受."实际上讲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美的问题.教师如是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与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学生如是说:"过去,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如今,课堂应像天堂,可做可说可争可设可乐可想,老师的教鞭像导航,不再使我们迷失方向……"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美、发现美?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略陈管见,望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一条弯弯曲曲的路,承载的是时光的凝重和无法回眸的岁月。——题记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条路,路旁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荠菜花、二月兰,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我和奶奶走在这条路上,就像踏上了幸福的列车。我是个顽皮的孩子,一会儿跑左,一会儿跑右,跑跑闹闹,说说笑笑。我轻轻地摘下各种野花,编成花环,臭美似的戴在头上,然后拉着奶奶,闹着叫她说"真漂亮"。  相似文献   

9.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我们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尊敬孩子."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新年故事会     
在以往的表现类节日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下面问题. ●孩子专注于自己所演出的节目,对同伴的节目关注不多. 例如,孩子会主动说:"老师,我讲的故事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阳》."老师问:"你知道好朋友萄萄讲什么故事吗?"孩子迟疑地摇摇头说:"不知道,她没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正>初读课文,我们往往喜欢把字词从文本中拣出来,带领学生一个一个读正确,再交流一下词意,然后重点分析课文内容。那些带着母体肤温和体香的字词,就这样成了孤独的个体,失去了意蕴和生命力。驻足凝视,发现那些隐藏在文本中的字眼、词语,星星点点、光焰柔和、魅力四射,就像朱自清笔下的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不起眼,但读到深处,却能使之与文本形成一种贯通的气息,在字里行间奏响和谐涌动的韵律。一、于字词扩散中阅微知著初读《三打白骨精》,调皮的孩子问道:"孙悟空神通广大,为什么要三打,白骨精才就犯?一棒了结多干脆?"对呀,何  相似文献   

12.
荷叶圆圆     
荷叶绿绿的,大大的. 小雨点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它躺在荷叶上眨着亮亮的眼睛.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花伞."它在荷叶下快乐地游未游去. 荷叶大大的,圆圆的. 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它在荷叶上飞来飞去,快乐地跳舞. 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游乐场."它在荷叶下开心地游来游去.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乡     
<正>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飞奔的汽车,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却伴随着我成长,给我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它就是"隆回的小西藏"——麻塘山。当春风亲吻着大地,积雪开始融化,各类花草树木开始苏醒发芽,放眼望去,大地一片绿色。各种野花点缀其中,恰如朱自清笔下的"野花满地是染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极为可爱,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伴随春风脚步的是殷勤耕作的人们,他们日出而作,  相似文献   

14.
(一)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③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④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选自《春》)  相似文献   

15.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朝夕相伴,让我对一(1)班47个性格迥异的新生有了不少了解.但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的交流却是一般.这不,一到发作业就犯难,总有人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啊?这个字我不认识."也有的小朋友在发完作业本以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就直接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老师,我的作业本呢?"还有的小朋友索性"将错就错",拿着别的小朋友的作业本,就直接动笔写作业了,批改时才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小脑袋:"老师,我做错了本子."面对这种情况,我对班里孩子的姓名进行了统计,全班47个孩子,名字一共有105个字,独体字有9个,难认的字有6个.于是,我设计了一堂"请记住我的名字"的识字课.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17.
舌战孔夫子     
《家教世界》2015,(7):48
孔子乘马车周游列国时,曾在一个地方见有个孩子用土围成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眨了眨眼睛回答:"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在<中国教育报>的问卷中,有孩子这样说:"语文课应像天空一样美好,是活跃的天堂."面对孩子如此真挚的语言,我们更感到了身上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  相似文献   

19.
天问的孩子 "爷爷,您的牙为什么这么黑?"这是天问小学的学生在接待北京一位师训科长时的问话."我50多岁了,抽了30多年的烟,第一次有孩子这样问我.这里的孩子真像孩子!" 走在天问校园里,不时会有学生主动打招呼"阿姨好",还会询问:"您是几年级的老师?我好像没见到过您呀!"也有学生拉着我的手去教室,介绍他们班级的大作,或指着墙壁上"悄悄话园地"贴着的小纸条,告诉我"今天我心情不太好……"有学生走进校长室:"校长好,今天是我的生日,请您吃蛋糕,我也想得到您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一位8岁孩子问妈妈:"妈妈,什么叫吃苦呀?"妈妈对孩子的这个问题,在回答时进行了一个巧妙的设计.首先,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一些略带苦味的食物,让孩子来尝尝,孩子吃了一点后马上问:"这是什么味道呀?"妈妈告诉化:"这是食物的苦味呀."孩子似乎有所理解.过了两天,孩子感冒咳嗽了,妈妈没有像过去一样从医生那儿买来止咳糖浆,而是特地准备了一些带苦味的中药水给孩子喝,孩子张口服了一点后忙说:"好苦,我不要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