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徐艳 《教师》2010,(24):23-23
针对“问题学生”,作者通过观察分析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后认为,首先要爱学生,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其次,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包容他们;第三,把自尊还给学生,以博大的胸怀,无比的爱心,坚持用温暖、尊重、信任来点燃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的火种,让他们重新成为天使。  相似文献   

2.
徐艳 《教师》2010,(21)
针对"问题学生",作者通过观察分析他们存在的共同特点后认为,首先要爱学生,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其次,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包容他们;第三,把自尊还给学生,以博大的胸怀,无比的爱心,坚持用温暖、尊重、信任来点燃他们自尊心和上进心的火种,让他们重新成为天使.  相似文献   

3.
朱丽丽 《广西教育》2014,(21):73-74
我国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一粒种子都需要用心培育才会破土而出,每一个花蕾都需要耐心浇灌才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一、用心了解学生,给予学生关怀和温暖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4.
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学生需要老师的关怀,才能茁壮成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关心,才能尽快适应这个变化发展的社会。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义不容辞地教育好这些孩子,以满腔的热情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早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相似文献   

5.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学生需要母爱、需要友爱,同样也需要师爱。因此,爱是师生交往并形成良好关系的基础。一、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对于一名学生的掌握了解,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评价与看法,尽可能达到全面、客观、公正。这就包括听一听周围学生的意见,从干部到普通学生,从男生到女生,从本班到外班;任课各科教师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刘婧 《中国教师》2009,(22):59-60
<正>每一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正常的需要欣赏、需要机会、需要成功的需求,他们也有着成为这个社会合格一员或优秀一员的责任,所以学校只有真正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如何救助在人格发展中存在偏差的“问题学生”,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甚至全社会着力探讨的问题。但事实上,针对“问题学生”开展的人格教育浮于表面,教育不仅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更需要关注和走进学生,并未走进学生,因而教育效果不佳。而真正成功的人格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8.
冯立红  张静 《考试周刊》2014,(86):103-103
<正>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讲,上好第一节课非常重要。因此,每当我接手新一届学生时,都会精心准备第一节课。要上好第一节课,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由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的角色转换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对于初中生活的真实看法及对自己三年初中生活的期待,了解他们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第一节课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所以,在刚刚接手新一届学生时,我  相似文献   

9.
对问题学生,教师在了解孩子成长过程、性格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急躁,不放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帮助他们发掘潜能。同时,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第二册教材的重点。只有掌握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才能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笔算打下基础,才能为笔算乘除法做好准备。为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必须通过实践,帮助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相似文献   

11.
一、了解学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基小学数学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握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知识,因为教学过程排必须以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为依据。同时还解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投入学习的,是如何理解数学知识的,以及学生数学思创新意识是如何发展的。在这些方面,目前有学数学教师还重视不够,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学学习过程才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了解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目前,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教师、课堂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  相似文献   

12.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自然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以学论教”。  相似文献   

13.
"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如是说.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教书育人的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其实成绩差,又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疼爱和呵护,需要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真正做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陆利新 《教师》2014,(2):44-44
老师不仅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因为只有朋友才能进行深层次的心与心的交流。通过亲切交流,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困难、需要和想法。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去帮助学生。中学英语老师尤其需要想办法融入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任新明 《宁夏教育》2012,(12):70-71
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离开了爱,教育就不复存在,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把爱心和真情献给学生,用一颗真挚的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钦佩,才能真正成为他们人生的导航员。一、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爱是教师灌溉培育的良方,爱是点燃学生希望、照亮学生前程的灯塔,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1.将爱融入生活。关心学生要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开始,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找他们谈话,  相似文献   

16.
爱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 ,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是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前提、基础。可见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 ,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融入学生生活 ,…  相似文献   

17.
“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这是现阶段很多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更多的缺陷,甚至成为双差生。作为教育者应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  相似文献   

18.
研究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师的一种价值选择和一种教育人的境界,也是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追求目标。只有认真研究学生,才能深刻了解学生,才能够就学生需要施展教育教学,才能成为一个智慧的教师,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吴迪 《上海教育》2008,(7):52-53
教师只有不断走近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熟知学生,学生才会和教师做朋友,让教师去分享他们的喜悦;也只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教师才能够倾听他们的烦恼,分解他们的忧愁,消除他们的焦虑。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是最可信任的,他们才会把内心世界向教师打开。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能主动、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与思考,这样才能使课堂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