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念小学的时候,受语文老师于百溪的影响,我突然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短短几个月内,我竟写了20多首小诗。我把其中自认为写得较好的认真地抄下来,寄给《延安报》,希望能发表。可是寄了好几次, 总是杳无音信。我有点儿灰心丧气了,写诗的兴趣也减去了大半。这一  相似文献   

2.
和丈夫去纽约城旅行前,我在抽屉里找来找去,希望能找到一张纽约城地图。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那本发黄卷边的日记本。这是父亲结婚前写的日记,日期是从1929年到1931年。我捧着日记本,慢慢地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看,上面的字迹浅淡,  相似文献   

3.
我在讲评作文前,常常从学生的作文中抽出一篇或几篇写得较好的,经过反复批改,作为例文念给大家听。但是课堂上念的时候,仍然发现了一些疏忽的地方,或者是错别字,或者是语句不通顺,等等。我开始感到奇怪,短短的作文,精批细改了,怎么还会有毛病?而且还不只是个别地方。后来,我仔细地思  相似文献   

4.
文字写在了纸上,我们不容易知道它们的声音好不好,音节好不好,用字现成不现成。非出着声儿念不可。嘴里念,耳朵听 ,我们会立刻听出文字的毛病来。老 舍老 舍怎么去写一件事,应该由作者自己决定。这就是说,我们不必去摹仿别人。我们念别人的作品是为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为照猫画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这一点很要紧。在写人物的时候,要写这个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写景物的时候,要写这处景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写心情的时候,要写只属于你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心情。朱效文余秋雨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  相似文献   

5.
前日,在《北京教育》上读到一初中学生写的《一张奖状》:“从小学到初中我从来没有拿过一张奖状。老师每次发奖状,我总是瞪大眼睛,注视着那逐渐减少的奖状,直至最后一张。我承认自己学习不好,可我总觉得自己不是坏学生。今年发奖状的时候,我假装‘平静’地看书,当我的名字被老师连续念了三次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慌忙接过那张久违的奖状。我不知道是怎样走回座位的,只觉得心里发酸。如果学校不改革评优方式,我知道今天的这张奖状肯定也是与我无缘的。放学了,我还在想:这真是属于我的奖状吗?回到家,我并没有立即把它拿出来。在父母的一再劝说…  相似文献   

6.
叶澜教授把"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生长过程称为"冬虫"与"夏草"。而我觉得我这几年更像是在破茧重生,每经历一次蜕变,就会长大、强壮一次。这十年从怀疑到投入,从被动到主动,从封闭到开发,我不断地成长、强壮、蜕变……  相似文献   

7.
从9月10号开始,大学里求职招聘的气氛渐浓.我最开始做简历把我能写的全写上去了,密密麻麻用A4纸写了两页.记得第一次参加招聘会的时候,一家建筑企业的招聘人员看了我的简历后,笑着对我说:"小伙子,你的简历很详细,我感觉这有点像个人自传".我顿时愣在了那里.回去后痛下杀手,简历硬是从两页变成了一页.同时经过别人指点和自己的领悟,现在总算是有点特色了.  相似文献   

8.
与君生离别     
先从那间屋子说起吧.当它还是一间厨房的时候,属于奶奶.奶奶经常会站在灶台前,把白色瓷砖一点点擦干净,直至它们和发黑的水泥泾渭分明. 厨房的墙面是黄色的,看得出里面掺着碎草.灶台后面的墙面是黑的,对面墙壁也是如此.被煤烟熏黑的墙上写着些毛笔字.那时候,我站在墙前一字一字地念:“为都张,什这秋,么样和.”后来我才知道,在我家住在老屋之前,是大伯一家住在这儿.那时的灶台就在如今灶台的对面,所以那面墙壁也是被熏黑的.那时我也才知道将那些字竖着念:“为什么,都这样,张秋和.”我闭上眼睛,想象着堂姐秋和站在灶台后一笔一画写着毛笔字的样子——但我还是有太多的不明白.  相似文献   

9.
几经沧桑,中学时期留下来的东西差不多荡然无存了。偶然从旧书的页间发现四页诗笺,是我的两位老师的遗墨。久已寻觅无望的珍宝,忽然意外地出现在眼前,使我喜出望外。我把这几页装裱成册页,护以锦制封面,并且写了一段跋话: “偶于旧书页间得吾师玄盦陈先生、孔才贺先生诗笺各二纸。陈先生者,一为北海泛舟诗,写于甲申即1944年,完好;一为赐赠之作,写于壬午即1941年,仅存尾页。贺先生者,一完好,一仅存首页,当写于1946年。忆从两先生学诗多年,先生诗格高古,书法超逸,当时孩稚未尽解,今乃知非时  相似文献   

10.
校园幽默     
等秘书作文课上 ,老师出了个题目 :“假如我是市长” ,让学生写作文。同学们写呀写呀 ,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之中 ,惟独冬冬坐着不动笔。老师奇怪地问 :“你干吗不写 ,不想当市长吗 ?”冬冬高兴地说 :“我当然想当市长啦 ,但写写画画的事有秘书去办。”言简意赅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 ,题目是 :“何为懒惰 ?”课后 ,当老师批改李军的作文时 ,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写 ,在第三页末尾老师才发现有这样几个小字 :“这样就是懒惰 !”先见之明放学前 ,老师把丁冬叫到办公室 ,拿出一片止痛片说 :“你把它吃下去吧。”丁冬不解地说 :“我身…  相似文献   

11.
只知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更适合女孩子读。可是,当我把它读完,眼泪静静地流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孩子读。上个周五,读书课上,我把这本书发给你们。那节课,你们非常安静地度过了40分钟。我其实也在观察你们的读书情况。有几个孩子,并没有很用心地去读,只是来回地翻书页。还有一个孩子,读了几页就放下,看另一本书去了。所以,当马上就要下课,当我知道有一个孩子说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好玩的时候,我很伤心。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也知道,多读有趣的书对你们来说多么重要,所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已阅读你们杂志很多年 ,现在开始投稿的读者。回想我当初进入幼教队伍的时候 ,我什么都不会。有一天园长要来听课 ,在我不知所措之时 ,同事向我推荐了《幼儿教育》。我照着上面的“活动设计”组织了一次活动 ,没想到“一炮打响”。园长很满意 ,把我留下了。直到现在 ,我还在这所幼儿园干得不亦乐乎。最近这些日子 ,我萌发了投稿的念头 ,于是接连写了好几篇。本以为凭我奇特的名字就足以让编辑们注意我 ,可哪曾想到从4月份写到12月份 ,一点音信也没收到。不过 ,没关系 ,我还会不断地写 ,希望你们给我提一些意见。下面是我对《幼儿教…  相似文献   

13.
张晓红作文时,脑瓜子特灵,写得也棒,在草稿纸上准能写上好几页,可就是老挨教师的批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她在誊(t éng)作文时总是看一个字写一个字,既浪费了时间,又常把意思连贯的文字拆得零零散散,结果誊是誊完了,就是不知道自己地写些啥,更无法从整体上去把握自己的作文了。到了考试,张晓红就更傻眼了,时间总是不够,作文怎么也结不了尾,时常急得她直掉眼泪。这该怎么办呢?誊写作文真有学问吗?现在,就让我来教你几招吧!当你打完作文草稿并作修改后,誊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 我在教室里写作业,一连写了好几页都觉得不工整,于是把它们撕掉了,揉成了一团。这团纸扔哪呢?老师说过不许往教室里扔废纸,怎么办呢?有了!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把它扔在马路上。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那是高二开学报到接近尾声时,"老师,我是王笑笑,我来报到!"一个清瘦的女生站到我面前,很有礼貌,眼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这让我突然想到了林黛玉。凭直觉,我任命她为语文课代表。开学不久语文老师说:"你班的王笑笑把林黛玉写活了。"王笑笑把《红楼梦》读了不下五遍,语文摘抄别的同学只写半页,她却写了七八页。然而她对其他学科作业写得很随意,我和她谈过几次,也不见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写算术教学笔记,在我说来,过去是不够重视的。只不过形式地写上五个环节,抄一些参考资料上的柬西。因此,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对教学上不起作用。通过算术教学法的学习,以及几学期来工作中的实践,扭转了我的不正确的思想和态度,重视了写教学笔记这项工作,因而我的教学笔记的内容与质量,也得到了一些改进和提高。现在就把“我是怎样写算术教学笔记的”这个问题,作如下的介绍。首先,我在写教学笔记的时候,非常重视准备工作。我的准备工作是这样做的:如果是一个新课题的开始,那总是先查看全学期的教学计划。(我为了查看起来方便,把教学计划写在教学笔记的开头几页里。)目的是为了明确当前所要教  相似文献   

17.
有我的一天     
我是一个快乐的人,为什么不快乐呢?每天都有英文念,每天都有篮球玩。吃饭的时候大声吹牛骂厨子,整夜不睡觉地叠纸鹤,真无聊的时候就写几封怪模怪样的信骗骗低年级的小女生。逝者如斯,生命没有工夫让一个人落泪。然而,我发现,不知从何时起,我的理想,我的信念好像都消失了。我总是将洗脸水从后窗泼下,倒在房东女人的衣裤上招来一顿臭骂。每次考试以后理发喝酒指天指地说出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等秘书 语文课上,老师出了个题目“假如我是市长”,让学生写作文。   同学们写呀写呀,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之中,惟独毛毛坐着不动。老师奇怪地问:“你干嘛不写,不想当市长吗 ?”   毛毛高兴地说:“我当然想当市长啦,但写写画画的事不是有秘书去办吗 ?” 言简意赅   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何为懒惰 ?”   课后,当老师批改冬冬的作文时,发现第一页、第二页一个字也没有写,在第三页末尾老师才发现有这样几个小字:“这样就是懒惰 !” 先见之明   放学前,老师把亮亮叫到办公室,拿出一片止痛片说:“你把它吃…  相似文献   

19.
我最近总是回忆起以前的自己。念小学的时候,我是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一个。每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出发的时候,老师都会叫我们带上纸和笔,把需要写作的素材记录下来。我都是拿着我书包里最好的一个硬面抄的笔记本,那是我参加区里的作文比赛得来的奖品。那个时候我才八九岁。小小的自己,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赢得赞美的目光,经常装腔作势地拿着笔,把自己想要写的东西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20.
春天,温暖的阳光大把大把地洒下来。我捧着一叠报纸倚在窗前,安静地翻阅着。无意间,"我曾写血书要求到西藏去"几个黑体大字兀然映入我的眼帘。我不觉纳闷,是谁要写血书?为什么要写血书?一连串问题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