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具有幻想小说和游戏小说之称的《西游记》,不仅故事情节具有象征性,而且在人物形象上也极具象征意味。三打白骨精中,作者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神魔皆具人情,唐僧是凡俗化得高僧,孙悟空是聪明、正义的好徒弟,猪八戒则是有着自然本性和本能的小私有者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毕飞宇在《平原》中塑造了一批肉身沉重、精神迷惘的人物形象,写出了成长之痛、家庭之痛和群体之痛,所以称之为"疼痛写作"。这些对疼痛的书写丰富了作品的内蕴。书中对人物形象的动物化描写或衬托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或突显其行为举止的巨大转变,而独特的陈述句式的宿命论意味进一步加剧了疼痛的不可反抗性。故而劫数难逃与无路可走是众多人物难以摆脱的命运,这样的创作与阅读极具痛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老舍于1922年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深受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中,他描写了诸多基督徒的生活,刻画了形形色色基督徒的形象。还塑造了一些具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基督徒,但从其身上可感到浓郁的基督教意味。此外,从作品构思、典故运用方面亦可见老舍创作中的基督教文化的印痕  相似文献   

4.
《古船》以其强烈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高人一筹的深刻性,而正是这种理性的俯瞰导致了《古船》的泛象征化倾向,给人的意象含义多于形象含义,思想的理念化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淹没了形象的个性,从而显现出较为突出的人为痕迹,冲淡了作品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5.
苏轼、佛印故事在戏曲小说中的流传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佛印、苏轼交往故事进行了探源,考察其在宋、元、明戏曲和小说作品中的流传、演变过程,分析作家如何根据各自创作的需要对同一故事题材进行不同的取舍与改造,以达到主题、风格、人物形象的统一,并剖析其中蕴含的体学、化学意味。  相似文献   

6.
《尘埃落定》是一部具有浓郁的关于权力与时间寓言意味的小说。为了揭露土司特权制度下长期形成的所谓"规则"的不公平性、残酷性和血腥性,展示在土司特权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和沉沦状态,以及这种制度对世世代代生存在这片雪域高原上的广大百姓(农奴)精神和肉体的奴化历史,作者在小说人物形象的构建中,巧妙地利用了形象叠用原则。该文试图分析存在于《尘埃落定》中的人物形象的叠加性,探讨其在深化小说主题、颠覆土司制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中,孤独形象群未曾引起学研究的广泛关注,这无疑是一大缺失。孤独形象值得挖掘,因为他们有其化价值。从孤独类型及其化价值两个层面进行关注,可以充分揭示孤独的形象世界。  相似文献   

8.
刘国芳作为我国小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堪称精品,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且独具魅力。本文通过对刘国芳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诗意化、象征化、理趣化等审美特征的考察,以期更好地把握刘国芳小小说的整体面貌,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刘国芳小小说研究与我国小小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莎士比亚三十七部剧作中130多位女性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简要分析了莎剧女性人物形象所反映的广阔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指出莎剧艺术魅力之所在,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典型化、生活化以及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面貌来再现现实的创作手法。最后提出莎士比亚为人类创造出如此丰富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使后人叹为观止,应该成为后人学习、研究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国芳作为我国小小说家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堪称精品,其笔下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且独具魅力。本文通过对刘国芳小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诗意化、象征化、理趣化等审美特征的考察,以期更好地把握刘国芳小小说的整体面貌,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刘国芳小小说研究与我国小小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中都有“之”字,有悖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这一现象当源于汉藏语系的父子连名制。父子连名制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还有反映,20世纪40年代大西南的藏缅语族中仍有这种习俗。晋室南渡时位于江南的亦属汉藏语系的部族应当也有这一习俗,晋室大族就受到了他们的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剧作中的男性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懦弱型”的儿子,一类则是“权威型”的父亲.作为对立面的父与子,强与弱的反差造成了父子之间的冲突缺少一种斗争的张力,因而曹禺剧作中的“父子冲突”始终未能真正形成.而曹禺的这种创作倾向是与他的个性气质、家庭环境、童年生活及民族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相关的.对曹禺而言,他的创作可能无法超越自身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文学中的长子几乎都以一种悲剧的形象存在,然而在他们的悲剧后面有着共同的话语模式,本文以《激流三部曲》、《雷雨》、《北京人》、《四世同堂》、《财主底儿女们》中的长子为原型,从焦虑、压抑——死亡,受难——悟道这两种话语模式来分析长子的悲剧人生是怎样被构建的。  相似文献   

14.
<阿金的眼泪>利用一位已届中年的中国孝子阿金在老母颤巍巍的棒打中突然流泪的情节.再度关注了挣扎在中西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下的中国青年移民的生活状况.眼泪在文中有着特殊的文化涵义,阿金是由于突然意识到潜藏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传统文化正渐渐失去而哭泣的,即将与息息相通的文化母体相分离的痛苦与害怕让阿金突然失控并当众流泪.  相似文献   

15.
由于网络的诸多好处,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个人将其主机连接到互联网上.但是由于许多用户不能合理的使用IP地址,造成大量IP地址的浪费,导致IP地址资源紧张,节约IP地址刻不容缓彳4用划分子网来节约IP地址是非常有效的,能使人们更长久地使用已经习惯了的IPv4地址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的诸多好处,越来越多的部门和个人将其主机连接到互联网上.但是由于许多用户不能合理的使用IP地址,造成大量IP地址的浪费,导致IP地址资源紧张,节约IP地址刻不容缓.利用划分子网来节约IP地址是非常有效的,能使人们更长久地使用已经习惯了的IPv4地址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和里三王宫是广西侗族地区一处反映古夜郎文化比较完整的,集艺术性与民间信仰于一体的民间建筑。围绕这座宫宇的碑文石刻、民间传说及当地群众的信仰习俗等民俗事象已经成为当地民族特有的夜郎文化现象,而每年举办的庙会活动就是这种文化传承最为有效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这种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发展历程的回顾,着重分析了该模式的得与失,并讨论了该模式与现代美术教育相结合的可能性,以期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更有效地借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经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成为男子汉是儿子的成长目标,也是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由于儿童的生活际遇不同,他们的成长道路也不同。常星儿从父与子关系的视角展开叙述,揭示了当代辽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些共性问题,特别是父与子之间关系的问题。透过这些关系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作家还表现了儿童对传统的父辈文化的超越,这是时代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假子制度的类型及其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五代社会尤其在军阀势力中很盛行假子制度 ,成为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唐五代的假子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究其根源主要是受胡族社会习俗的影响 ,其盛行的社会条件主要是兵制的转化以及藩镇割据局面的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