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教育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素质主要是指人具备文、哲、史以及艺术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并在心理上所体现的综合精神,人文素质主要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在人类文化中最根本的精神;而人文精神知识修养是指在学习后,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人文学科知识,并且以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作为其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做人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书”才是教育的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智育为中心,以培养“专才”为目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读书是为了考试、升学,读书是为了获得就业谋生的本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片面强调实用性,强调知识教育、专业教育,不重视全面素质,致使我国的教育逐渐陷入以智育为中心的误区,基础教育成…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的界定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现代汉语词典》释义)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释义)。笔者认为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 ,人文知识的修养通过学习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而获得 ,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现行的语文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正涵盖了以上几个…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 :“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 ,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以外 ,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治、品德的磨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 ,如何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笔者做了一些尝试。一、对人文精神的再认识人文 ,是指与人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人文知识修养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学习动力、理想信念等人文素质的不足。强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通过强化人文知识传授、增设人文学科课程、强化体育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自身的实践,使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充实和提高;使其内化为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外化为行为规范和处事的准则,推进体育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改革,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人文”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易经》上讲 :“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人文”用今天的话来讲 ,就是精神文明。《辞海》解释说 ,“人文”今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那么 ,“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它是指以传授人文知识为主 ,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为目的的教育。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自然社会普遍的关怀之情和慈爱之心 ,有利于人生得到丰富、和谐、完美的发展。一、简单回顾在西方…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种素质的基础,其并非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内化的结果,是人文教育的结果。人文教育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基础学科的教育,其中包括课程教育、校园与社会的实践性人文教育活动,以及中国历史上优秀人文精神的教育。但在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中,关注技能本位,忽视人文教育是较常见的现象。高职教育要扭转被动局面,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加大力度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引领下,以"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基"为目标,构建"两性四型"特色课程体系,形成了"科学教育见长,人文素养厚重"的学科特色。一、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内涵科学教育指具有浓厚的科学兴趣、广泛的科学知识、先进的科学方法、犀利的科学思想的素质型理科课程教育,其内涵包括注重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以及注重科学本体价值与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指人所具备的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以真善美为价值导向,追求知识运用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科学教育与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人才是指比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对应性”,更加强调社会适应能力与岗位服务意识,注重贴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突出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的人才类型。在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多种素质中,人文素质是基础,发挥着重要的融合与内化作用。而通识教育就是一种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内核,关注学生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强调知识学习的广涉博采和融会贯通,注重健全人格的塑造及务实品格的培养,使之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能担当的现代文明人的教育。培养人文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亟须建构现代通识教育大视野,以此统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改革探索,从人才目标设定、办学条件配置和教育管理创新、培养手段与方法的“落地”以及育人环境创造等构成要素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人才的培养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单方面活动,重要的是对“如何做人”的培养,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人格、气质、修养、追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培养。作为培养人文素质重要基地的语文教学,要全面关注和加强人文素质的引导和教育,明确语文教学是以人为目的的解放教育,不能追求标准化而要追求个性化,更多地关注和追求人自身的完善——人的尊严、价值、个性、思想、信念、品德、情操等,一切从人出发。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就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一种培养。人文精神从广义上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品质,从宏观来讲是指在个体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微观上指的是个人的气节;狭义上指的是人文知识在一个人身上的内化,表现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内涵。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一、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有着特定内涵的人文教育是我国新课程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突出体现了人文对人的生命关怀和文化关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为了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人文知识是通过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是指一个人在获得人文知识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观、人…  相似文献   

14.
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是指以文化知识为基础,通过情感作用于人的精神,最终内化为主体精神的内在品质,也可以说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教养的总和。其中,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去塑造和培养人的内在的品格和修养。人才首先有一个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教养的问题。人文教养会深刻地影响到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而且,文化通过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对这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久远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来源于现实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功能,因为应试教…  相似文献   

15.
论人文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人文教育在素质培养中的作用郭永松,罗萍在高等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和加强素质培养,最近几年来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教育对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什么?是不是开设一些人文学科课程,传授人文学科知识就够了,人文教育对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艺术、哲学、史学、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法学等特别是历史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收、受人类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益于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7.
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的科目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是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精神、人文方法等内容,是人全面发展的动力源。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需着眼于人文学科特有的规律,采取树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人文学科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在专业教育中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先进的大学文化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锤炼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不仅要求学生有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比如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本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之间的精神纽带关系,把是否精通历史、熟悉伟大的文学名著和深谙基本的哲学原理,看成是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的基本标志,往往将学生掌握文科知识、人文治学的训练程度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等,看成是衡量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工科院校中,尤其是实行学分制院校,开设相当数量的人文社科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可以加强学生的人文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苏塞克斯大学…  相似文献   

20.
艺术素质主要是指欣赏和创造艺术的心理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学校体育与学生艺术素质多元化发展的探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对学生艺术素质培养具有现实意义,体现了健身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为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途径,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向着全面、和谐、均衡、个性等方面多元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