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只有将数学教学的重心放在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维水平的方向上来,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化。一、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2.
<正>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思维的教学手段,能达到开拓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探索意识、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习题∶"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分析后立即进行变式:可将条件"顺次连接四边形"改为"顺次连接矩形",或"顺次连接菱形",又或"顺次连接正方形",再做三个练习.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是由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决定的.这样总结规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爱民 《考试周刊》2008,(13):61-62
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要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全面准确地审题是解题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全面理解题意、重点把握关键条件和善于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同时,教师可利用解题教学通过“一题多法”、“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上教社),三年级(上)第46页例4(连续退位减法)。教学目标:1.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2.正确计算连续退位减法式题;3.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1.教师出示下列两题,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①1546-352= ②9010-4608=然后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教学新知识准备了方法(思维)。2.教师过渡:这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退位减法”(板书)。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需要开拓性人才,而开拓性人才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数学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变式训练,培养学习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现在谈谈我们的粗浅做法。 问题一:如图,在一块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本文从解题训练的五个方面,如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组合练习等方面提出了利用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思维品质。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见解。①在数学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②要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学生大胆猜想,发现结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机智。③通过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训练一例王凤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例题:一个服装厂用一批布做一种儿童服装,原计划每套用布2.2米,可以做660套。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实际...  相似文献   

12.
通过聚焦概念与知识的核心、本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引申推广”、“变式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此促进两者更深刻、平衡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多变”训练是指解完一道题后,对正确解题思路作进一步整理与归纳,寻找其它解法,或对原题进行引伸与发展。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有利于训练学生严密、深刻、灵活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一题多解、一题多想、一题多变的“多变”训练,取得明显成效。  抓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题多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对一个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分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解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最积极、最活跃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启迪、锻炼和成长。一道好题,往往能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去分析和求解,选用这样的题供学生训练,既可使学生的思路广阔、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可使学生通过对各种解法的运用来熟悉和掌握物理学分析问题时常用的各种方法。因此,在平时所说的“一题多解”的“多解”中,我们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思路方位的多向性,同时也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类型的解题方法。下面的一道竞赛题就是这样的一道好题,而本文所列的一些解法中,有些解法也正是笔者在进行物理竞赛培训中学生所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一题多解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最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多种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思维结果.它具有多向性、独特性的特点,可采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特性,还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作为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从四个方面切入:一是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积极性;二是转换角度,训练思维的求异性;三是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四是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这样既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又可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词是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大量为学生创造求异思维训练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求异思维,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的能力,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一、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一题多解,在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知识差距,学习方法、经验也有区别,思维方式和素质也是不同的,所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研究一题多解,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从中发现规律,找出有指导性的简单可行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化学计算教学中,通过一题多解,适时适量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题多解 ,一题多思”的方法进行教学 ,是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最佳途径。九义教材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 ,教材中“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的题目比比皆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钻教材 ,把握大纲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恰当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例如 ,九义教材第九册 118页 ,列方程解应用题2 :小青买 2节五号电池 ,付出 6元 ,找回了 0 .4元 ,每节五号电池多少元 ?先引导学生读题、审题 ,分析出基本的数量关系。付出的钱数 - 2节电池的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