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王永华 《山东教育》2004,(17):39-39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拥有四十多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我们大三班这个大家庭里,我关心每位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也乐意向我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其中的秘密是因为我们班开展了“假如我是妈妈”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大大拉近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并且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把我们的主题计划记录下来与各位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2.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3.
顺着说     
有些新入园的幼儿,每当送他们的亲人离园时,往往会大哭大叫:“我不要老师,我要妈妈。”这时要稳定幼儿的情绪,老师说话就要讲究方式方法,千万别和孩子对着说。如幼儿说“要妈妈”,老师可不能说:“不要妈妈,妈妈上班去了,老师喜欢你。”幼儿听到这样的话,反而会哭叫得更厉害,更不愿意接近老师。其原因就在于此话满足不了孩子此时此刻的心理需要,孩子“要妈妈”,你却要孩子“不要妈妈”,孩子怎么听得进“老师喜吹你”呢!此时老师应用一种关心和同情的口气顺着孩子说。如孩子要妈妈,  相似文献   

4.
离园时,张老师向晶晶的妈妈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这时,晴晴对晶晶说“:我妈妈说,要想让老师喜欢,就要嘴甜,就要说老师好、漂亮什么的。”晶晶跑到妈妈和张老师的面前,问“:晴晴说的对吗?我也要嘴甜吗?”妈妈和张老师一时都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如果您是晶晶的妈妈或老师,您会怎样做呢?(北京王玉宇)正面引导,用事实说话如果我是晶晶的老师,我会直接告诉晶晶“:我不同意晴晴的说法。”每个班里都有几个乖巧的孩子,我会引导晶晶重新审视他们,帮助她了解班上这些孩子的表现“:你看,咱们班的阳阳、超超小朋友,他们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性格内向),…  相似文献   

5.
平常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们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妈妈,从小班幼儿这一兴趣出发,结合将到来的“三八”节,我们开展了“我和妈妈”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6.
老师,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园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您能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还记得第一天送孩子入园时的情景吗?我女儿走到活动室时主动和我说:“妈妈再见!”您看到后,马上蹲下来抱住我女儿说:“啊,你真乖!来,让老师亲亲你。”随即在我女儿脸上亲了一下。女儿抬头看看我,虽然眼里的不安还没有完全消褪,但分明已经有了一分欣喜。刚刚入园的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像妈妈一样对待他们啊。可是往后的几天,这样的情形在我送孩子的时候就再也见不到了。也许是因为哭闹的孩子太多,您应付不过来;也许是您已经亲过了其他表现好的孩子而我没有看到……甚至…  相似文献   

7.
假如我是张老师,看到孩子们专心致志地“研究”昆虫,我会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我必须面对这样一种选择:是“追随计划”——带孩子参加园里统一的早操活动,还是“追随孩子”——支持他们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初春的柔风,迎来亲情浓郁的“三八”妇女节,广大妈妈们在倾注给孩子最博大、最无私的爱的同时,是否也想过要让孩子学会爱自己和他人,让孩子也愿从小为妈妈、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一份稚嫩的爱心呢?老师们开始思考和关注这个问题了。“三八”妇女节是妈妈、老师的节日,是一个最好的活动机会。老师们根据每个年龄班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体贴妈妈,激发爱妈妈的情感,引导他们知道向工作在各行各业的阿姨们祝贺节日快乐。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洗涤,深深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为培养他们热…  相似文献   

9.
情景一 8月29日是我园家长自由选择老师和班级的时间。兵兵的爸爸妈妈通过对几个班级老师的了解,最后决定把孩子送到我班。爸爸妈妈把兵兵牵到报名处时,不知什么原因兵兵正在大发脾气,妈妈蹲下来给兵兵填报名表,兵兵就用手拉扯妈妈的头发,我看见后立刻给兵兵拿了一个积木,想转移他的注意。谁知他接过积木,就仍在了地上。我赶紧对他爸爸说:“快去玩淘气堡”。他爸爸只好把孩子带走了,我猜想兵兵此时不想上幼儿园。兵兵妈妈留下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教你有商量     
一位访澳归来的同志,著文介绍澳大利亚一个传统的家教方法,就是“蹲下来同孩子说话”。澳国的朋友告诉他:“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同我们讲话的。孩子也是人,也是独立的人,只因为他们比我们矮一些,我们就应当蹲下来同他们说话。”该同志认为:在同一个高度上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的认真关切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云云。我想,这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我们未必能够学到。这并非我们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一种平等的意识。只看老祖宗留下的“教育”二字便知。…  相似文献   

11.
许瑾 《幼儿教育》2000,(4):24-24
新学期伊始,我园来了三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小朋友,其中一个分到了我们班。他叫尤利安,是个3岁的小男孩。由于语言不通,又是初次来园,所以他妈妈来陪读一段时间。巧的是,尤利安的妈妈也是一位教师。第一次走进我们班,尤利安十分胆小,一直像小鸟一样偎在妈妈的怀里。当我要求孩子们“上课小手放放好,小脚并并拢,说话先举手”时,尤利安的妈妈先是吃了一惊,而后用英语告诉我,他们德国的孩子很少端坐在活动室里听课,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观察,探索自然或是游戏、劳作,即使在活动室里,也是孩子自己动手,在活动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牛牛是中三班的孩子,他的妈妈是我们幼儿团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一天,牛牛妈妈问我:“徐老师,你觉得让牛牛参加什么兴趣班比较好?电脑班?珠心算班?绘画班?舞蹈班?钢琴班?我朋友的孩子似乎都在忙这忙那的。他们说:这是素质教育,多学点,可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我有点搞不清楚,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对于牛牛妈妈的问题,我没有马上作出回答。因为我认为这是个大问题,光靠我个人的解释难以达到良好的家园沟通效果。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园长。一个星期后,在家长学校活动时,我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当然,牛牛妈妈也参加了这次讨论。讨论的结果让人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13.
“我有妈妈了!我有妈妈了!戴老师就是我的妈妈!”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小学生朱跃明在他的获奖作文中深情地写道。打开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501班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仅仅是朱跃明,几乎所有孩子都习惯地称他们的班主任戴春霞为“妈妈老师”。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发下来,我在办公室里一张张地翻着学生的试卷,分享孩子们半学期的收获。其中有一道题吸引了我的目光,题目是:“老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补充句子。大多数孩子写“老师总是这样爱笑”、“老师总是这样关心我们”……看到这些,心里渐渐有一股暖流在向外洋溢着,感叹着这些孩子们的可爱、纯真。“老师总是这样说话不算数!”!”重重地描粗了几倍。我看到这里,心里不由一惊,不由得嘀咕起来,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的呢?脑子飞快地思索起来。“说带他们春游,带了。”、说让他们每人当一天班长,也当了。”……实在想…  相似文献   

15.
“三八”节快要到了,按照保教组制定的计划,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爱妈妈”教育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请幼儿介绍妈妈的工作,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妈妈工作时的情景,以此加深幼儿对妈妈工作的了解,为妈妈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作贡献感到自豪。 二、主题谈话“妈妈是怎样关心我的”,在讲讲、听听中,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教育幼儿回家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心  相似文献   

16.
“我的老师像妈妈,像呀像妈妈……”校园里,电视屏幕上,人们常常听得到这一类歌曲。一天,我和老师们谈起“老师就是老师”的看法,不想竟遭到同事们的一致反对: “老师难道不应该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孩子吗?”“我们就应该以是否像妈妈一样爱孩子,作为衡量幼儿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好老师     
潘老师说话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就像妈妈对孩子说话一样亲切。有一次刚上课,我对老师说:“老师,我忘了做一件事。”“什么事?”潘老师和气  相似文献   

18.
教师向来是一个很受人们尊重的职业,就连我们老师自己也觉得很光荣,但是当你听到别人说某某老师是个“骗子”,特别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时,这个老师就要考虑了,孩子何出此言?上星期,我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毛毛小朋友是这个周刚来我们班的孩子,对班里的老师和环境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每天早晨来的时候总是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当我们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时,家长也只能简单说几句话之后就走,怕孩子再继续“缠”着。之后,我耐心地陪着孩子,孩子提的要求我也尽量满足,而她每次都要提的一条就是“给我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来接我。”我也赶快答应,并且拿出…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我有了一个绰号:“糊涂”老师。每当孩子们交头接耳,小声叫一声“糊涂老师”的时候,我总会笑眯眯地蹲下来,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心里说:“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糊涂老师’能教出聪明的孩子来。”一次美工活动,我教幼儿制作“会动的小动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