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落实中央台199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精办每一套节目,精办每一个栏目,精办每一个节目的方针,促进和提高中央台的节目质量,1996年4月8日-14日,中央台开展了大规模的节目听评周活动。这次活动是对中央台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中央台第一、二、三套节目进行全面听评。听评活动采取台内和台外相结合、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评标准是:1.节目方针要准确到位;2.节目内容要符合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法规,还要做到事实准确;3舆论导向正确;4讲究宣传艺术,发挥广播特点;5.…  相似文献   

2.
今年春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举办了人才问题广播讲座。在这个讲座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成才之路》一书,已同读者见面。这个讲座和这本书,在听众和读者中引起了较热烈的反响。讲座播出过程中,中央台收到听众来信达2,700多封。有的听众在信中说:“你们的节目硬是象吸铁石似的,将我吸引住了”;“我听了一讲又盼着听下一讲”。人才问题广播讲座为什么能吸引住听众?怎样才能把广播讲座办成“吸铁石”?作为人才问题广播讲座的编者之一,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广播要抓住听众,就应当发挥自身的长处,以最快的速度真实、生动、具体、形象地传递发生的新闻事件.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感其情。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增强广播的“可视性”。而广播是听觉艺术.要让广播具有强烈的“可视性”.就应在文字和音响上下工夫,让听众听出画面、听出意境、听出美感。而要增强广播新闻的“可税性”.就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重视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开门办广播、广播平民化”的节目宗旨 鹤岗人民广播电台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现如今走出了一条“开门办广播,广播平民化”的发展之路。通过举办大型广场直播活动,由过去的在直播间播节目到走进社区面对面地为听众主持节目,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广播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得到了听众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6年10月15日.我台又策划推出了鹤岗市首届“的哥的姐”表彰暨大型广场文艺演出活动,经听众投票选出了“十佳的哥的姐”.同时我们把这十名的哥的姐的感人事迹排练成小品、情景剧、相声在节目现场进行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射箭要瞄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办广播也要看对象。农村有线广播是面向农村,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为把广播新闻节目办新、办活,使听众听着起劲,品有趣味,理解快,印象深,这就必须做到通俗化。及时反映群众的心声广播新闻的通俗化,就是要求宣传报道深入浅出,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特别  相似文献   

6.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并组织全国十三家省、市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2007年全国广播春节文艺大联播一欢乐中国”春节期间已经在中央台及东、西、南、北、中全国十三家省、市级广播电台同期播出,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山西省大同市的一位听众在给内蒙古电台的朋友打电话时说:“我们碰巧听中央台的广播时听到了你们内蒙古电台的春节节目。那么多好歌,各地有各地的风格,我们一直听完。过年家里人来人往的,以前我们一直是开着电视听声音,顾不上看,听到这些节目这么好,我们这几天就听广播了。”朋友的一席话令人欣慰,也让人感触。可以说“2007年全国广播春节文艺大联播——欢乐中国”为广播打造自己的品牌开辟了一条可行的路子,树立了一种模式,也为今后电台之间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常常见一些广播听众喜笑颜开地招唤着:“快来听啊,广播里开始说书了!”听众朋友喜听的书,就是广播评话。它突出说的特点,有说有评,既有评话的文学色彩,又不失新闻的真实性,通过情节的发展,悬念的设计,节奏的驰驰,句式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1):I0013-I0013,F0003
广播要让听众听到,也要让听众看到。在做好直播间节目的基础上,走出直播间,“办看得见的广播”。广播在被听众“看”到后,它的巨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随之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消费时代,大众正在从被动走向主动”,在这样的传播背景下,传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要求更加突出,过去单纯由媒体向受众传播信息的模式受到空前的挑战,电视等各媒体都在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吸引受众,由于广播声音的即时同步效应,广播与听众可以实现即时参与,传者和受者之间得以近距离的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互动让广播更生动,为广播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互动,带来了更多的听众过去我们办广播的形式主要是“我播你听”,这样的结果我们离听众越来越远,渐渐的失去了听众,尤其是面对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广播…  相似文献   

10.
赵泽新 《中国广播》2007,(11):22-2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语言广播既担负着对国内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宣传的任务,又担负若“反渗透”、“反西化分化”的重任,在某些少数民族语言领域,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填补了我国对外宣传的“空白”。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的贴近性,可听性大大增强,不但国内民族地区听众收听踊跃,而且在与我国相邻的朝鲜,韩国、日本、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圳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十多个周边国家的听众中影响力越米越大,来信、来电越来越多。随着党和国家“西新工程”的实施,广播发射功率增强、覆盖面积扩大、收听效果改善,中央台民族语言广播将越来越成为宣传我国改革开放丰硕成果、树立我国良好形象的有力阵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接受“做客中央台”节目主持人的专访前,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电台的办公大楼。看着中央台紧张忙碌的节目编辑、播音、录制流程,杨崇勇感叹地说:“我是听着中央台广播长大的,我选择听中央台的广播,是因为你们节目的品味吸引了我。你们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甚至《小喇叭》等节目,我都非常熟悉。”  相似文献   

12.
蒋宁 《视听界》2001,(6):27-28
广播是办给人听的,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在广播市场化的大潮中,广播人千方百计在“听”上下功夫,尽量使节目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以此吸引更多的听众,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先的有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这是大家方略。但是,现在的广播已发展到了广播立体化时代,广播受众市场的竞争也不仅是“听”的竞争,已发展到“看”等方面的竞争。“广老三”不仅要和众多媒体激烈竞争,还要在广播行  相似文献   

13.
广播是以声音线性传播为特点的媒体,故事化、情节化的处理,有利于克服广播“一过性”、“易混性”的弊病,方便各层次人群收听。只要注意发挥广播优势.在一些具有现场感、细节化、情景化的广播新闻的采制过程中,通过生动的音响、故事化和细节化的写作手法来刺激听众想象,把听众带到新闻现场。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调动多种手段,同样可以使广播像电税一样声画并茂,不仅更好“听”,而且更好“看”。  相似文献   

14.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中央人民广精电台共收到国内外听众来信近186万件,是产央台历史上听众来信最多的一年,按照国际惯用的计算方法,1996年收听。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的听众达八亿三千六百七十万人。听众遍及国内及欧美亚几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996年的听评周期间,听众来信为中央台的节目出谋划策,编辑部及时采纳听众的建议改进节目,受到听众欢迎。听众来信认为:1996年中央台节目办得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听众来信创纪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广泛征求听众对广播的意见,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我台1991年冬到1992年春,开展了一次时间长达5个月、规模较大的群众性的“评编、评播、评听”活动,全县有8000多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共收到814名听众的960多篇稿件。我台从参评的稿件中,评出最佳“评编”稿件6篇,最佳“评播”稿件4篇,最佳“听众”6名。我们还从来稿中归纳出有建设性的建议70多条,有的整改已见到成效。我台开展的这次“三评”活动受到省、市广播部门领导的肯定。1992年,在全省首次召开的县级广播台(站)协作会议上,我台以《开门办广播,认真搞“三评”》为题所作的交流发言,受到了与会台  相似文献   

17.
打造精品栏目 提升广播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2004年中广学会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首次设立“十佳栏目”奖,获奖的广播“十佳栏目”,是全国广播系统精品栏目的荟萃,对广播精品栏目的标准和如何打造精品栏目等问题,做出了示范性回答。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在出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疆记者站成立40周年座谈会时自豪地对与会者说:我是一个40多年从不间断的广播老听众,听广播使我受益匪浅……王乐泉不仅个人爱听广播,而且还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领导干部都要听广播,对广播事业的发展更是倍加关注、大力支持。作为广播工作者,我们为能有这样一位“高层广播知音”而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19.
广播的主要功能是传播新闻。广播的特点是快、伴随性强和接受成本低。听众听广播,是希望从中了解到自己应知、未知、欲知的各种信息。广播听众收听广播就如人们到商场购买物品一样,喜欢什么品牌,需要什么信息,爱听什么节目,都要“货比三家”,而且听众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主流媒体中反映速度最快、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台来讲,怎样才能在新时期社会改革的媒体大战中做大、做强、做好、做精呢?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同步,把广播推向市场,融人到市场经济的大熔炉中.才能让受众更充分地了解广播,认同广播。只有让听众贴近广播、直接参与广播,走听众选择节目、听众参与策划节目办广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