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上最累的人不是白领,不是蓝领,而是孩子!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可是,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玩了。邻居家的圆圆刚满3岁,从幼儿园回到家,妈妈教她画画儿,爸爸让她写字,她想玩,根本没门儿。同事老马的孙子今年4岁,星期六奶奶陪着他去学电子琴,星期日爷爷陪着他去学英语,他想玩,根本没时间。孩子玩的时间被占用了,孩子玩的权利被剥夺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小画家、小翻译家……而我却和这些家长的想法相反,我要把孙儿培养成“小玩家”。孙儿3个月时,我在他手里放个小铃铛,让他摇着玩;孙儿1岁时,我在他的房…  相似文献   

2.
杨宁远 《河南教育》2011,(10):30-31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王军.是家里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从小受到家庭的特殊关爱。他性格倔强,急躁易怒,缺乏自控能力,处事从不为他人着想,总是一意孤行。有一次,因向家人要钱家人没有给他.他竟然拿凳子去砸奶奶。在学校稍有不顺心之事,他就和老师顶撞。家长和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3.
家庭早期教育实则为游戏教育。它并不复杂、深奥,只要用心,一幅幅寓教于乐的生活小景就会出现在我们身旁。扔碟子坐在我腿上的2岁的儿子正玩着不锈钢碟子,大概是玩腻了,便干脆把碟子往地上一扔。"咣当",碟子在地上明晃晃地打转,儿子看得直乐。我捡起,他又扔,再捡起,他还扔,来来回回三次后,我不再捡,可儿子却不乐意了,闹着说:"妈妈捡!"奶奶在一旁实在看不过去了,忙说:"捣什么乱,不许扔了。"儿子不听,干脆从我腿上蹦下来,捡起碟子,扔得更起劲了。  相似文献   

4.
李俊兴 《师道》2008,(7):114-114
快一岁的孩子歪歪扭扭地学走路,不小心撞到了凳子上。孩子放声大哭,奶奶一边抱着宝宝,一边拍着凳子说:“你这臭凳子真不乖,撞到宝宝了!宝宝不哭了,我帮你打凳子了!”奶奶无意间教育孩子要学会转嫁责任。  相似文献   

5.
成长问答     
孩子总是坐不住怎么办?问:我家想想今年4岁了,他每天总是闲不下来,不停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要他安安静静地坐10分钟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是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他也是看不到几分钟就从小凳子上跳起来,去玩别的了。我们很担心,不知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答:有些家长误认为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动症,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孩子坐不住不属于病态,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坐在座位上动个不停;容易兴奋和冲动,打扰他人;做事有头无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随环境分散等。孩子坐不住可能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形成的,所以千万别把孩子坐不住误认为多动症,造成心理…  相似文献   

6.
1994年6月7日 星期二 上午,我和同班实习的张倩带游戏,我去叫溜到阳台上玩的孩子(小班孩子总管不住自己)。刚一出门口,见君君正慌忙从桌子上下来,我正要上前,就听“哐噹”一声,两张扣在一起的小桌子同时倒了,君君被重重摔在地上。“哇——”他捂着后脑勺  相似文献   

7.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世了,母亲早已离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从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这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功课,灯下,他荡秋千……荡、荡、荡……小小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早期教育 兴趣广泛 1976年10月2日儿子诞生了.他一生下来就没见过他的爷爷、外公和外婆.奶奶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我们夫妇俩都要上班工作,所以五十六天的产假后,孩子就随着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地上、下班,在风风雨雨里长大.  相似文献   

9.
我的弟弟     
我有一个小弟弟,今年三岁,又聪明又顽皮。一次。我正忙着做作业,弟弟见我不跟他玩,就上前捣乱。我不理他,他就趁我不注意。一把就抢走了我的语文书。真是气死我了!我丢下手里的笔就去追,不料刚一迈步,就被弟弟事先做好的埋伏绊住了脚,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在一旁却哈哈大笑,“快求饶,求本大人放你一马,不然,还会倒霉。”真是弄得我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2007,(1X):35-35
Q:冬天到了,奶奶又要让4岁的孙子在家里"猫冬"了,可孩子总吵着要去幼儿园,我们真担心他去幼儿园会生病。因为,我的孩子从小就身体瘦弱爱生病,到了冬天,我们更是不敢带他外出活动,有时在家里蹦蹦跳跳出汗了,我们也不敢给他脱衣服。马上就放寒假了,我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使孩子在冬天增强体质,少生病,在家中我们应采取哪些办法呢?  相似文献   

11.
一个周末,我和家人到餐厅吃晚餐,刚上第一道点心,一个穿着体面的奶奶带着一个小男孩在旁边入座.不一会儿,孩子的爷爷也走了过来.我观察到,从入座开始,小男孩的奶奶就一直没有笑过,紧绷着脸,一直斜着眼睛看着小男孩.小男孩背着书包,约四五岁的样子.在等上菜的时间里,那位奶奶一直盯着小男孩,生怕他做什么坏事.男孩嘻嘻哈哈地用筷子戳开餐具的包装膜,奶奶很厌烦地打男孩的手;男孩想翻书包,刚刚拉开书包拉链,就被奶奶呵止.菜慢慢上齐,男孩在几分钟里用筷子扒拉了一小碗面条,又吃了两块点心,然后坐在位子上发呆.奶奶又给他添了一碗米饭和一些蔬菜,但她的脸一直绷着,像生闷气似的.男孩一点一点地拨拉着碗里的米饭,好像吃不下去,我想他应该是吃饱了.奶奶又开始训斥了:"快点,给我好好吃饭!"当饭菜的油渍不小心溅到孩子衣服上时,奶奶又是一顿大声训斥:"你怎么那么不小心!"然后用力地去给男孩擦拭.男孩的爸爸随后也入座,一个人闷头吃着饭没有言语.  相似文献   

12.
前两天,爸爸从农村老家把奶奶接了过来。刚住了两天,我就感觉到奶奶和我们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吃饭时,奶奶虽然和我们在一张饭桌上,但是,她会把凳子向后拉一点儿。我们说说笑笑时,奶奶就默默地吃饭。当我们都看着她时,她就抬起头来干笑一下。妈妈劝她没事可以去小公园里散步,奶奶也不愿意出去。有时候她趴在阳台上向外看,我隐约能听到轻轻的叹息声。  相似文献   

13.
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垂下来的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母前年去世了,母亲已离开了这个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年的生活费。 每天,他背着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了他的功课,灯下,他荡秋千…… 荡,荡,荡……小小…  相似文献   

14.
奇奇是个好孩子,爱画画,欢唱歌,还能背得不少唐诗,可我们发现他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和带他的爷爷奶奶交流,他奶奶说:“我孙子很聪明,会那么多的东西,吃饭、穿衣什么的,就请你们老师多烦烦心啦。”见面谈效果不理想,我决定到奇奇家去看看。 那天,我按约来到奇奇家。他爷爷、奶奶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因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奇奇自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们交谈时,奇奇在一旁玩积塑。积塑撒了一地,我要他把地上的积塑捡起来,教他要爱惜玩具,好话说了大堆,他却一下也没有捡,还说:“奶奶等下会捡。”我抬头看看奶奶,她并没有支持我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2岁的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与桌子撞了一下,便大哭不止。为了不影响邻居休息,我连忙边打桌子边安慰儿子:“桌子坏,妈帮你打它。”儿子转怒为喜,也跟着打了几下桌子就又玩去了。没想到,事隔几月,儿子又撞到了墙上,他就拼命地用小手去打墙,后来跌倒在地上,又用凳子狠狠地砸地板……当时我只想去安慰儿子,想不到儿子现在会如此理解,我下决心要弥补我的“过失”。当儿子被积木绊倒之后,我认真地告诉他:“是你  相似文献   

16.
秋千     
莫小米有一篇短文,是这样写的:一间屋子,一横房梁,一个人,一根绳,一只小板凳……我描述给你这么一个场景,你会联想起什么?你会想起一个悲剧。是的,要不是真真切切看见了照片,我也会如此想。但是我们错了。画面上,梁上垂下来绳子,绳子上挂着凳子,凳子上荡着孩子———这是一架秋千。秋千又让我们联想起什么?花园、草坪、浪漫……我们又错了。秋千上的孩子的父亲前年去逝了,母亲早已离开这个家,他是孤儿。每天,孩子到村支书那儿领一元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每天,他背着个补了很多次的书包去上学。每天,他做饭给自己吃。每天,做完功课,灯下,他…  相似文献   

17.
正会跳舞的泰迪熊,他没玩几天就拆散了,胳膊都扭下来了;一瓶好贵的香水被他偷偷拿去浇花了,更可气的是,现在家里连个好用的遥控器都没有了……家有爱搞破坏的熊孩子,除了抓狂之外,你该如何聪明地和他过招呢?佳一妈:"宝宝才5岁,可是特喜欢玩i Pad和手机游戏,且玩得很溜,玩逃脱游戏,小手在屏幕上画得又快又准,比他爸得分都高。我很担心宝宝会沉迷在电子游戏中,视力和身体都受影响,不让他玩,孩子又叫又闹。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我孩子刚满5岁,我想让他今年就去上小学,因为我们这附近有很多孩子都是这个年龄就上学的。但是我又听说早入学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所不利,我举棋不定。请问:该不该让我的孩子现在就去上学呢?新疆读者李桂珍一些家长总有这样的想法:让孩子早上学接受教育肯定会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孩子在生活中本能地选择了游戏,他们借助游戏开始了自己的成长。成人不太明了其中的意义,就会斥责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儿!"于是,孩子被绑在凳子上,开始学习,学他们不知道为何物的知识,只管记着,去参加考试。在我们的文化中,游戏等同于"玩",而古训"玩物丧志",一不小心你就会被贴上一个"贪玩之人"的标签。孩子们玩一玩  相似文献   

20.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