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听说训练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要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在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之中,听说能力的训练,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2.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教学大纲的保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培养。”《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入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要大些。”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一、对听说领先法的理解和认识 1.听说领先法是实现教学大纲的保证。《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英语教学要重视听说训练和口语能力培养。”《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从视听说人手,听说训练的比重要大些。”笔者认为,学习外语,首先应重视听的训练,能够听懂,才能带动读说译写的能力跟上,在听懂会说的基础上,才可能使英语学习有快速提高的效果。因此,实行听说领先法教学是实现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听说教学要求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低年级教学中的“听说为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着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要给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指基本训练、传授知识、养成熟巧等具体过程,都要通过听与说的大量的实践。这就是说,听说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因此,以听说为主并不排斥或放松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而是把听说作为发展读、写能力的先导。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它们还是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而,中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原因主要有:传统教育的影响;思想认识不足;教材本身的缺欠。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对听说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教材要配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中学语教学中,往往中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因而,中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低下。原因主要有:传统教育的影响;思想认识不足;教材本身的缺欠。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对听说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教材要配套;采取种形式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交际中 ,口语即“听”与“说”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口语教学中加强输入 ,是提高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探索了在教学实践中 ,提高听说能力的一些方法 ,同时指出输入与输出要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它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必要的补充。具体地说,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做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1.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语文教学应面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型的人才。不会“听”与“说”的“书呆子”,是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要提高听说能力,仅靠课堂上的提问,讨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在课外活动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听说训练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实  相似文献   

9.
加强听说训练,增强学生听说本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为此,要强化朗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要设置“听说训练课”,加强听说能力培养;开展“我是小小演讲家”活动,培养学生讲话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谈“口语交际课”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一种新课型 ,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 ,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语言实践”是…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中的“听”与“说”的教学是薄弱环节。如何从中学阶段开始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一直是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要克服“费时多、收效慢”的弊端 ,应从实际出发 ,对听力与口语教学提出具体的操作手段 ,并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的“口语交际”与浙教版“听说训练”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不同?本文想谈谈最基本的看法。一、注意一个根本区别“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它是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浙教版教材把“听说训练”系统地编入教材,在20世纪90年代,是一大创举,试图打破“重书面轻口头”的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但听说训练是单向的静态的自我式的语言表达。如,浙教版第二册“听说训练”10《小白兔搬南瓜》,要求学生看几幅图,连贯地说一段话,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  相似文献   

13.
新教材十分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因此,在每次“复习”的后面各安排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凭借图画安排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训练题,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单设一课时,上好“口语交际”课。要认真备课研究,在指导训练时要使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课堂要创设交际的情境,形成浓郁的氛围,激发起强烈的欲望,让学生个个讲,人人说,并做到“双方互动”,进行多种形式的听说训练。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要怎样才能结合起来教学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  相似文献   

15.
陈慧迎 《教育导刊》2013,(11):92-93
小学英语教学主特点应该是“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学习英语,听说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其它英语单项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小学生听说能力不足的现状.探讨提高其听说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多地强调了“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又因“听说”无固定教材,无章可循,难以很好操作,则更是被弃之一旁,很少有人问津。“说”注重实际运用,讲究语言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就要注重学生的听说练习“ “听”在语言技能中的量最重,“说” 的量是“听”的二分之一,听说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一种交际能 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本文简要 阐述了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优化英 语听说课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外语教学的首要的任务。外语要实现交际的目的,首先听说要过关。传统的外语教学中都把听力、口语分为两门任务不同、教法不同的课来对待。学生的听力口语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和训练。“韩语听说两课合一”有效的避免了以往教学中的缺陷,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实践证明“韩语听说两课合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说能力;要在课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上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听说能力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口语交际能力和听说能力不同点在于它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及特有的交际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前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1]要求将语文教学中的“听话、说话”改为以培养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新课改教材也将此项内容作为“积累运用”单独专章要求,其目的是要求小学生在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