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基础的公民教育,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中日爱国主义教育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借鉴日本爱国主义教育中卓有成效的做法,充实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法,使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吴霞  李尚敏 《科教文汇》2008,(24):57-57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纵观我国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本文围绕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梳理国内关于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机遇与困境并存的现状:网络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虚拟的便捷载体,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新的成效;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存在多元文化冲击、多样思潮激荡、海量信息碎片等问题,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序开展带来现实困境.高校深刻把握互联网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内容优...  相似文献   

4.
刘莹玉  陈文 《科教文汇》2013,(24):17-18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价值观挤压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全球化浪潮削弱国家认同感,信息化发展淡化国家意识。同时,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围绕这些挑战和问题,本文探索和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丽丽 《科教文汇》2009,(29):1-1,3
民族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提出了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元价值观挤压爱国主义教育空间,全球化浪潮削弱国家认同感,信息化发展淡化国家意识。同时,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系统性,围绕这些挑战和问题,本文探索和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又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必须把爱国主义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赵睿 《科教文汇》2008,(8):26-26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实践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连续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孙掌印 《科教文汇》2010,(30):20-20,38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方式,来总结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曾淑文  潘立 《大众科技》2022,24(2):187-189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有效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新媒体为视角,以在高校普及率较高的新媒体平台易班为载体,探讨依托易班开展高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易班开展网络爱国...  相似文献   

13.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改进方法,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方向,也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影响着高校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该文通过分析"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探索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孙晓玲 《科教文汇》2008,(25):11-11
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制,但是我国大学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与基础教育没有明显分野的缺陷。本文认为,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结合全球化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情境,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理性爱国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实践法对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提出体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芳 《科教文汇》2012,(23):17-17,20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也是博物馆的重要社会公共职能之一。通过对革命纪念博物馆特定属性的现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和妥善发挥革命纪念博物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明确主题、本质、任务,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明晰背景、内容、对象,深刻研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将其作为实际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依据;明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三重价值意蕴,一是引导教育对象弘扬斗争精神,强化爱国之情;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激励教育对象砥砺强国之志,切实实现从爱国情到强国志的转变;三是培养教育对象“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实际行动躬身爱国实践,再次实现从强国志到报国行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刘珂然 《科教文汇》2020,(5):30-32,35
本文在认识大数据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大数据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新教师、新学生、新环境三个维度解读大数据时代下爱国主义教育所处的新形势。从而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借助数字工具了解学生贴近学生、摒除大数据负面效应并创设纯洁的校园舆论环境等路径来支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20.
万玉琴 《科教文汇》2011,(29):15-16,31
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民族繁荣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和谐社会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政治意义。通过树立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更新国家安全教育,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和整合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多渠道加强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进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