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语文教学应树立基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建构适合儿童发展的课堂文化,为儿童的生命和精神成长服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儿童本位”意识缺失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必须教科学的语文、游戏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相似文献   

2.
朱自强教授说过:“语文教育应回到儿童本位的立场上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坚定“儿童本位”的立场,即: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儿童意趣,采用最儿童化的方式,有效激活儿童的生态语言,真正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情趣指数。  相似文献   

3.
做个称职的父母,这是很多父母的努力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却令父母们困惑。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施教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一点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 其实父母们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在解决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让我们回到童年。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 ,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下面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一、鼓励学生质疑 ,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 ,“疑”是思维的开端 ,创新的基础。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敢提问 ,都能提问、都会提问、这…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江泽民同志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就是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不墨守成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小学语文教育要给孩子提供最精粹的诗歌选篇,小学诗歌教学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然而,“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教学观、尚可斟酌的选篇、教师诗歌素养的欠缺……诸多因素使当下的诗歌教学并非尽如人意。小学诗歌教学究竟面临哪些问题?面对诗歌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们有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愿今天的讨论成为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8.
前一时期.有人批评小学语文强调语言学习.而忽视了文学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看这个问题呢?首先应该弄清楚: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否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体现文学教育?文学的功能是什么?语文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学教育如何体现等问题。今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  相似文献   

10.
王田 《陕西教育》2011,(11):49-4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力求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求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问题意识”犹如常青树,对语文创新教育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学习语文的“起跑线”。它既是帮助儿童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连接儿童阅读和认识的纽带,因而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汉语拼音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创新教育在拼音教学中如伺体现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学习拼音与认知事物、发展语言、培养能力的“三结合”上。  相似文献   

12.
刘发建 《小学语文》2009,(10):18-20
小学语文中的“鲁迅教学”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迅作品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钦定内容”。在六十余年的鲁迅教学史中,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程。多数教师都感觉到,鲁迅教学,是一个不易跨越的难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怎样做父亲》这篇文章中提到“本位应在幼者”。他提出了“儿童本位”这个观念,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应从儿童出发。这是教育的立场,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立场。基于这一认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儿童的立场展开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巧妙融合,把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朱自强教授说过:语文教育应回到儿童本位的立场上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坚定儿童本位的立场,即: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文本中的儿童意趣,采用最儿童化的方式,有效激活儿童的生态语言,真正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情趣指数。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研究首先要解决对儿童的认识问题。对儿童的认识,是儿童阅读、语文教育研究的立论根基。儿童的心灵是什么?儿童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一个空空的容器,因此儿童教育(包括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不是教育者单方面从外部进行的灌输。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积极实践情境教育,跳出对“情境教育”的狭隘认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类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力缺失的问题,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利用真实情境,给孩子一双慧眼;抓住契机情境,给孩子一双慧耳;巧设课堂情境,给孩子一颗慧心。乡村语文教师要当好一个称职的“农夫”,让情境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作品中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批判了封建社会教育对儿童的摧残。同时他提出了以注重未来为核心、“以幼儿为本位”的教育思想,在其创作和评论中更是指出让儿童“幸福地度日”,使儿童健康自由地成长。今天的儿童教育,成就辉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对今天的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农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几乎是等于零,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既夯实“双基”,又培养能力,还能愉悦情感?要怎样教学才能既符合新教学理念,又针对农村实际,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开展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强调要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看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心理品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