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太空育种也被称为航天育种,是指普通种子经过太空处理之后,再到地面选育、试种,最终培育形成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的技术。自1987年以来,由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努力研究,现已育成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花  相似文献   

2.
王敏  贺潇 《今日科苑》2012,(14):46-48
"神九飞船搭载了我们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这些种子的太空之旅是怎样的?太空种子如何成为太空蔬菜?太空蔬菜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对太空种子和太空蔬菜有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3.
太空育种技术前景诱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内江科技》2000,(2):13-14
一、具有广阔前景的太空育种技术 宇宙空间的物理环境与地面有很大的差异。空间环境的显著特征是辐射强烈、微重力(即失重)、微地磁、高真空和超洁净等。科学实验证明,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具有强  相似文献   

4.
目前,“神七”飞天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预计会在今年发射升空。随着“神五”、“神六”的成功飞天,人们对太空育种这个概念也目渐熟悉。  相似文献   

5.
晨初 《金秋科苑》2011,(2):95-96
不久前,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将"支持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建设"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利好消息一出,以航天育种为代表的太空农业,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走进了这片美丽神秘、同时又充满希望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王敏  贺潇 《金秋科苑》2012,(14):46-48
——太空育种—— 近百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品种认定太空育种,又称航天工程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选育,创造农业育种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生物高技术育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7日,以"航天工程育种——种业创新与‘育繁推’一体化"为主题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在北京举行。据悉,自1987年8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利用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成功进行农作物种子太空搭载试验以来,我国已先后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2011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1年11月8日,中粮集团联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培育太空粮食种子,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太空育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太空育种就是将种子带到太空,在微重力条件下,使其直接受到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最终使种子DNA断裂,回到地面时,DNA重新排列组合产生变异。我想,我们可以在地球上人工制造“宇宙射线”。利用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如铱192,铱192可放出γ射线使生物体的DNA断裂。至于微重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种子和铱192放入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盘中,并使其旋转,这时铱192与种子会受到一个离心力,当我们将这个离心力控制在大小约等于重力的条件下,此时的铱192与种子会周期性地重复从失重到受2倍重力的力,于是间断的微…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每天吃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人工培育种子种植长成的。但是,在地球固有的环境下,育种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育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于是,人类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空。来自太空的种子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或试验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  相似文献   

10.
<正>说到太空植物,就得先说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3日,来自沈阳的一项重要的发明专利的菌种,作为“太空乘客”搭载“神八”飞船进入太空并首次完成太空育种。这项发明专利技术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科研课题项目。该专利技术从研发到最后实现产业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专利项目本身也不断成长和壮大。据最新消息,菌种太空突变属于正突变,可被有效利用。笔者作为该专利的申请和维权代理人,感叹之余,不由地回忆起20年来该项专利的申请、专利维权和专利产业化的曲折经历。  相似文献   

12.
晨曦  俞跃 《金秋科苑》2010,(24):28-28
谢新辞,高级经济师、生物工程师,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员、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福建神六保健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神六太空螺旋藻生物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螺旋藻生理、生化、太空诱变育种以及螺旋藻的培养、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开发螺旋藻食品资源、医药保健品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将支持甘肃天水航天育种基地建设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利好消息一出,以航天育种为代表的太空农业,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日,记者走进了这片美丽神秘、同时又充满希望的土地。  相似文献   

14.
育种学家都知道,在各种各样的育种方法中,辐射育种是非常有前途的育种方法之一.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特用作物、花卉、瓜果、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种子,经各种辐射源诸如钴66的辐射后,再进行通常的播种育苗,栽培管理,会生出异样的枝叶,开出变异的花朵,结出不同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王连铮长期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是我国大豆育种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从1957年开始作物育种研究,先后从事小麦、马铃薯和大豆的育种研究,其中育成大豆品种30个,其中国审大豆品种9个。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介绍西藏自治区开展牧草育种工程的重要性,分析牧草育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分析牧草育种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新生活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和新的欢乐。航天科技的发展,不仅将精彩的世界杯赛况与球迷变成了零距离,而且还在诸多方面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航天育种正使“太空过客”走上人们餐桌。目前只有美、俄、中三国进行了航天器搭载太空育种实验。利用太空特殊  相似文献   

19.
作为蔬菜用种大国的中国,其绝大部分的市场利润流向外国公司。中国的蔬菜育种研究表现出诸多现实困境:育种定位长期"以粮为纲",弱化蔬菜;科研力量过度分散,不能形成合力;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科研目标"论文导向",市场化能力欠缺。为了应对这些困境,育种研究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种质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企业育种积极性高等优势,并探讨建立市场化育种体系、合理准确选择育种突破点、完善育种产业链、促进协同创新和区域协作。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其中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将多学科相结合,实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模块优化组装,对未来的玉米育种事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综述了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