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陆龙骅的足迹遍布了地球的"三极"。这个"三极"大气科学的研究者见到了青藏高原的高积云,踏足过北极的苔藓地,遇到过南极的冰崩。他说:"我们要研究‘三极’的气象,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相似文献   

2.
黄莹 《今日科苑》2011,(13):24-31
在科学界,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一起被称为"地球三极"。在如此神秘的地方,人类从未放弃探寻其奥妙的梦想。在今年举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展会现场,观众和南极科考工作者进行了视频连线,互致问候,在这些声音和视频中,我们似乎也亲自感受到了南北极科考所带来的别样魅力。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有许多个极,但是若按地理、地貌而言,人们习惯称地球上有三个极.那就是地球的南极、北极和峰极(指位于我国和印度之间的珠穆朗玛峰,最高峰顶海拔8848米)。本文所说的“两极”异同,是特指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那么.这两极究竟有些什么明显的异同呢?  相似文献   

4.
正喜马拉雅山脉白色山峰耸立云间的瑰丽画面也许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将只能出现在明信片上。这条分隔中国和印度的山脉拥有9座世界最高峰,被称为除南极和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上分布着4.6万座冰川,占全球总量的近15%。然而,与地球另外两极一样,喜马拉雅山脉的冰雪正在因全球变暖而消融。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又因为严寒,与南极和北极并列,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这片寒冷的高原人迹罕至,交通闭塞,似乎和文明古国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青藏高原的出现,对于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文明的产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原让东亚季风不断加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而东亚季  相似文献   

6.
提起青藏高原,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世界屋脊这个词。没错,它是世界上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且素有南极和北极之外的第三极之称。可是,你可能还不知道,青藏高原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它打个喷嚏,全球气候就会得一场大感冒。  相似文献   

7.
林泉 《百科知识》2009,(14):44-44
北极有北极熊,南极有企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但为什么南极没有北极熊,企鹅不跑到北极呢?科学界普遍认为,一条长长的赤道让两极的喜寒动物永远无法相见。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全球最新海洋生物普查结果表明,至少有238种海洋生物同时生活在北极和南极海域。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已成为国家一项战略决策。为了使西部开发能持续地进行下去,需要十分重视生态和地理环境问题。地理环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尽管这点已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认识不尽一致。 西部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有些学者把青藏高原看成是除地球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这是有道理的。一些学者称它为:“世界屋脊”。中国西部最大一个特点是包括了“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地隆起。这一隆起阻挡了南来水汽的进入,向上一直影响到高空的臭氧层。青藏高原与周围地区的地形高差逐渐加大,使各种自然灾害频度加…  相似文献   

9.
梦系北极点     
地球有两个极,即南极和北极。两个极的中心有两个点,即南极点和北极点。这两个点有如下的共同特点:一是只有一个方向,东西方向没有了,如果你站在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北。如果你站在北极点,所有的方向都是南。二是一年只有一天,半年太阳不落,半年没有太阳。三是只有公转没有自转。  相似文献   

10.
人类沿着自己不懈向前的脚步,认识和把握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们将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称为世界的三极。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藏族的祖先称为央恰藏布,意为从最高峰流下的水。这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河,是全  相似文献   

11.
亿万年的古地中海已经退去,在喜马拉雅山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相互厮杀、冲撞,地面断裂、隆升。新生代第三纪中的辉煌地质运动,就这样造就了蔚蓝色地球的非凡制高点——青藏高原。这是一个仍在不断抬升的高原,它以其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而被人们现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第三极”。  相似文献   

12.
极致的绽放     
郭龙 《知识窗》2010,(10):1-1
1990年,秦大河作为“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中唯一的中国人,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极点。而秦大河的老师——著名自然地理地貌学家李吉均院士.则几乎在同一时期完成了对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隆升问题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一处神秘的雪域,由于海拔高,被人们称为地球上除北极、南极之外的“第三极”。一想到青藏高原,人们就会想到冰天雪地的景象。然而,高的地方未必就寒冷。四川西部亚丁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有30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峰,仅在亚丁村周围就耸立着十几座。按照地理学的一个普遍规律:在山地上海拔每上升l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亚丁应该很寒冷才对。然而,人们发现,坐落在海拔4000米高原之上的亚丁村,竟然比它南面海拔3000米的峡谷地区的村寨的年平均气温还要高出许多。在亚丁地区,不仅原本应该是草甸的地带变成了森林,而且…  相似文献   

14.
渐冻人     
《科技新时代》2005,(8):107-107
近日科学家在对地球南北极进行考察后表示,地球正在面临“缩水”问题——地球的南极出现了大面积冰川萎缩,北极则有128个湖泊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筹建青藏高原研究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面积 2 5 0万平方公里 ,海拔在 4 0 0 0米以上 ,有“世界屋脊”之称 ,又被称做“中华水塔”、世界“第三极”等。青藏高原的演化与中国台阶式三大地貌格局的形成和演化、红土、黄土的形成和演化、亚洲水系的形成和演化等都有密切关系 ,它又是亚洲季风的“起搏器”和“调节器” ,与人类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与地球南、北极一样 ,青藏高原的演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 ,中国科学院根据知识创新工程总体战略部署 ,着手组建青藏高原研究所。1 建所的意义19世纪下半叶以后的百余年间 ,主要来自西方的科学家、探险家 ,对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给北极和南极造成的影响大相径庭:北极的海冰在融化,南极的气温在降低。科学家在5月6日发表一份极地气候研究报告中说,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都受到太阳辐射和引起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水平不断上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地球磁场的探索和猜想假如地球磁场发生反转,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变南极,南极变北极,人类居住的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洋底地磁条信息之后产生的。根据测得的古地磁场信息得知,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球的磁场  相似文献   

18.
挺进极地     
南极与北极这两块被冰雪覆盖的世界,虽然人迹罕至,但却是人类最后的宝藏,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源头,是探索宇宙奥秘的窗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1):102-103
Nature近期报道了由中国科学家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计划”。准备通过开展这一国际研究计划来理解和减缓“第三极地区”的环境变化。面积大于500万平方公里、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心的地区,研究人员称之为“第三极地区”。“第三极地区”拥有世界上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储量,  相似文献   

20.
乐樟  JAMES  ROTH 《科技新时代》2007,(10):14-15
一串光电倍增传感器被科学家埋在了南极厚厚的冰层下2400深的地方。到2011年.将有70个这样的传感器串(分布在1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被埋在南极冰层下,组成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远镜IceCube。所有的传感器都将指向地球深处,即北极的一方,以寻找穿透地球的高能中微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