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特殊的作业     
教师给学生留作业天经地义,可是学生给教师留作业却鲜有所闻.但我的学生就给我留了一次作业.……  相似文献   

2.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会想:语文作业有什么丰富多彩的,只不过就是“读读”、“写写”、“背背”罢了。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给学生留作业的。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读读”、“写写”、“背背”这些常规作业形式,有些太单一,学生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不大。后来,经过摸索,我发现,除了这些常规作业形式,语文作业还应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我们要尽量避免布置那些机械重复的作业,留作业时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一、要注意方式。教师不妨用些小花招儿,留作业时注意把作业与奖励评价机制挂钩,让学生得到应有的评价和鼓励。我经常给学生留一些课前作业,比如《花的构造》、《种子的构造》……这些课要想学生能主动探究没有实物是没法上的。为了保证让学生能按时带好上课用品,我经常采用一些奖励机制。例如,谁带花,谁泡了种子给谁评价手册上记个优,期末给谁成绩提一等级,谁若是一直什么都不记得带,那期末考试成绩再高也只能是良。一年级孩子小,我经常和老师打招呼,谁提前完成作业就…  相似文献   

4.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检查、内化学生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方式。然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40分钟几乎全都被教师“霸占”了,似乎很少看到教师能给学生留一些当堂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是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故意“忘了”留家庭作业。于是有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您忘了留作业啦!今天的英语作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记得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个星期没有作业!”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那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者真的忍心一个星期不给学生留作业吗?他为什么不用“这个学期没有作业”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却为这样的理论而惶恐。一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个个是神童,也不能个个是天才;二  相似文献   

7.
困惑:我是一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这么多年来几乎每天都要与学生的作业打交道,留作业,批作业,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时不想留作业,又怕当天学习的内容学生消化不了。可是学生呢,有的不愿做作业,有的只是应付。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既喜欢做作业,又能够学到应该学的东西……巴彦读者魏梅一提起作业,许多老师真是一肚子的苦水。所以“老编们”也在思考:在提倡对孩子进行多元评价的今天,作业是不是也应该丰富多彩?所以,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精心收集、挑选了一些老师在作业方面的好点子、好做法,希望这些可以使你走出困惑,不再迷茫。点子…  相似文献   

8.
王征 《河北教育》2003,(5):33-33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在给学生留家庭作业时要坚持“少、精、活”的指导原则。“少”,即作业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明关键,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下一番功夫,以达到学生花时间少,获知识准的良好效果。“精”是指作业既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又要精当巧妙引人入胜,寓于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就  相似文献   

9.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给学生留作业也要注重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以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数学课本不像语文课文那样读起来朗朗上口,没有可读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把数学课本作为习题集,只在授完课后给学生留作业时使用,这样做忽视了课本的作用。我认为数学课本中有好多内容值得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如在“九义”教材的绝大多数应用题后面,都以“想”的形式设置了提示,它不仅提出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还包含了学法的指导。教师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11.
“画”作业     
初当教师,很想在自己带的班里最先折腾出个教育改革什么的。于是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点子。有一天,学生居然也给我出了一个点子。“老师,我们的语文作业也该改革一下了。”我觉得挺新鲜,低头问这个一年级的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改革’吗 ?”“就是变得不一样。”他回答的倒是简单,可我却着实想了几天。  因为自己也是刚从学校毕业,语文作业对我来说仍是记忆犹新。大不了就是生字、解词、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以及老师的一个个勾勾、叉叉。现在想“改革”,改成什么样呢 ?  一节语文课给我提了个醒。  这天,正巧学生字“写…  相似文献   

12.
记得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这个星期没有作业!”当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那位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者真的忍心一个星期不给学生留作业吗?他为什么不用“这个学期没有作业”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呢?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却为这样的理论而惶恐。一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不能个个是神童,也不能个个是天才;二是因为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这种做法或者说法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14.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资料:外国一位教育家曾经在学生中以“你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做过调查。回答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有几条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例如:喜欢训人;留不会做的作业;讨厌学生;不公平;服装不整齐;偏爱;不笑等等。其中“不笑”这一条给我的印象格外深刻。记得我看到这一条时,忍不住地笑了。笑过之后,又想到一些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2009年6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研究会的暑期备课会上,对参会的50余所高校的授课教师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53.03%的教师每学期给学生留作业1~2次;39.39%的教师每学期给学生留作业3~4次;6.07%的教师每学期给学生留作业5次以上;只有1.52%的教师从不留作业。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但想谈一个数理化教学方法问题:要教会学生读书。据物理老师反映有个学生常常迟交作业,同学反映他要等别人做完之后再抄。有一次,他刚要向同学借作业本“参考参考”,我叫他带着物理书到办公室来。问他为什么要抄别人作业,他说:“不懂,不会。”我说:“那,我教你。哪一题?”他打开课本上的课后练习,说第一题就不会。我一看,我自己也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们班,有一件全班期待的事情,那就是看陶老师日记。这得从头说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为了增加学生写作的训练量,每周留三篇周记作业。这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有些困难,觉得无事可写。于是,我想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每周写三篇日记给学生看,既能启发他们观察生活,做有心人,又能顺便教一些写作方法。就  相似文献   

18.
目前“减负”的呼声很高。据调查有的地方教育部门为此专门下了文件要求下属小学“减负”: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以上少留作业。减少作业就是“减负”吗?由此引发我对教师留课外作业的一些思考。   毋庸置疑,大量的重复练习确实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9.
杨聪 《教书育人》2009,(2):29-30
去年期末,我布置了一道自由选择的作业:让学生在寒假里给我寄一封信,谈谈看了“素质报告单”里的评语之后的想法,给我的评语写“评语”。寒假开始后,我便陆续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来信,从中我读出了写好评语的六点感悟。  相似文献   

20.
数学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每天必做的,然而大部分教师每天都是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的作业模式中。尤其到了假期,很少有教师会细细思量,该给学生留些什么假日作业。往往是放学之前的几分钟,匆匆到教室,利用学生手头的作业本或同步练,布置一些千篇一律的书面作业。而且作业的量很大。这些作业只是数学课本习题的简单重复,只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