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缘自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由"统包统分"转变为"缴费上学,自主择业",这表明高等教育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理念也从单纯的政府"计划"走向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将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北京市高职招生计划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全部面向北京市招生,招生对象是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和通过北京市单独考试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今年计划招收7000~8000名高职生,其中3000名左右用于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各类高等教育今年计划招生300万人,比去年增加20万人。据统计,199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实际招生为280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约160万人,较上年增加51万人,增长47%,在校生人数较上年增加76万人,增长22%;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约116万人,较上年增长近16%。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率达到49%,较199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去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在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大众化日趋形成 ,高等教育体制也在逐步进行改革 ,由过去“国家集中计划 ,政府直接管理”的旧体制逐步改革成“政府宏观管理 ,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高等学校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一、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性首先 ,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要求高等教育改变过去单一面向全民所有制的状况。以前我国经济是单一的公有制 ,特别是工业 ,绝大多数都是国有制企业。过去高校毕业生国家包分配 ,分配的去向基本上是到国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而现在我国的经济已形…  相似文献   

5.
煤炭高校的招生来源计划应当反映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对煤炭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同时也关系到煤炭高校录取新生的质量和煤炭矿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自一九七八年以来,普通煤炭高校招生来源计划主要是根据煤炭工业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和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方针这一原则编制的。并力求使招生来源计划与毕业生去向适当结合起来,择优录取,促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在招生、教学、分配等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本市毕业生分配改革与人才供求宏观控制提供基础信息,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对本市1984—198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分配流向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统计。这次被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形势下招生计划管理工作改革肖润谋,张京南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招生“并轨”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为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大举措,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1984年以前,我国经济体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国家对高...  相似文献   

8.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部署,今年我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改革,普通中专招生“并轨”将如何操作,“并轨”后的招生政策将有哪些变化,毕业生怎样就业,带着这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自治区教委职教处的负责人。问:什么是普通中专招生“并轨”?这项改革主要有哪些内容?答:普通中专招生“并轨”就是把过去的指令性计划和调节计划(委培、自费)合并为一种国家招生计划,同时对招生录取办法、收费投入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转换办学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这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9.
高职招生政策不完善是造成当前高职招生不景气的直接原因。我国现行的高职招生政策可谓是忽左忽右、忽高忽低,缺乏通盘考虑。完善高职招生政策,在对高职教育定位上。应把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给予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地位,让两类毕业生享受相同的就业政策与待遇。应取消“三不”(不发国家统一的毕业生证书、不转户口、不予派遣)政策,湖底消除其负面影响,为扶持起见,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应向高职院校作某种倾斜。在发展速度上,要处理好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编制高职招生计划要综合等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趋势普通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一向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新中国诞生至1985年以前,国家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招生计划和对学生“两包”的做法,随着1985年经肝体制改革起步,这种做法受到空前的挑战。于是,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11.
《河北教育》2008,(2):F0004-F0004
石家庄外事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培养高级外事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普通学历文凭的资格。生源纳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招生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及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自主招生是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第一步,高校在实施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期待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本文分析了自主招生的利、弊两个方面,在进一步深化自主招生的大背景下,对自主招生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招生并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如招生并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招生并轨与收费问题,招生并轨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等,对于促进和完善高校招生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主办学: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一直是高教界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既是一个实际问题,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是高等学校按教育规律办学的本质要求。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由政府的有关部门直接管理,没有将举办权、管理权和办学权分开。似乎认为高等学校由政府出资举办,就应该受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把学校当成政府行政部门的附属单位。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以及招生计划、毕业生分配、机构设置、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规定,公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计划,只录取各初中校划片招生范围内的学籍在本校、且初一至初三均在本校学习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国家教委获悉,1998年普通高校计划招生108万人,比上年增加7$N,增长6.9%一另外,电大普通班招收8万人一预计今年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将达到453%。国家教委2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对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安排1998年招生时要扩大社会急需的工科专业招生规模,控制规模过大的财经、管理类及一般文科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按照“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合理安排高等学校招生计划,保证高等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和协调今…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职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都有着促进作用。近几年高职发展较快,但还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招生比例低。2002年我省对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计划是17955人,报考人数是25893人,这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可以报名的情况,计划和报名人数之比为1:1.44。如果所有想升学的毕业生都可以参加报考,那比例是可想而知的,现有高职难以满足考生需要。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建国三十多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艰苦行业更是“分不到”、“留不住”大学毕业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校采取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分配的办法,计划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得过死,使学校难以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能发挥推荐和职业指导的作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也没有相互选择的机会。只是执行指令  相似文献   

19.
与过去由国家统包、统分的毕业生分配形式相比,现行毕业生分配办法已有了较大的改进。首先是在国家计划分配的总方针指导下,采取三种计划编制形式: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需要自上而下编制和下达分配计划,落实分配;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下而上由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毕业生情况提出建议计划,经审定后进行分配,根据毕业生生源制定计划,由来源地区主管部门具体分配。其次是在落实计划的过程中,较多的是通过供需双方直接见面达到意见一致。这种分配形式的优点:一是适应从“计划分配到不包分配”的过渡,二是与我国当  相似文献   

20.
从几年来的实践过程看,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与招生仍存在着相互脱节的现象。本义就此作粗浅的探讨。 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给招生带来的影响 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从扩大学校的分配权限入手的。几年来,学校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的供需见面、用人单位招聘考核录用等方式。虽然供需见面,招聘考核录用等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供求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分配计划的编制趋于合理,用人单位满意,学生志愿兑现率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