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宝玉 《林区教学》2015,(1):51-53
杜尔伯特口语属内蒙古方言科尔沁土语的一个分支。其语音跟同土语的镇赉口语、泰来口语和后郭尔罗斯(今肇源县)口语语音十分相近,但与其他方言土语的语音相比较,也有一定的差异。文章从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复辅音、音节结构、重音、元音和谐和语音变化等几个方面,对其语音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语音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与哈萨克语尤其如此,研究其语音演变要从早期阿尔泰语时期开始研究。本文首先探讨现代哈萨克语中的部分词语在古代文献中的形式,然后将它们与现代蒙古语中的相关词语进行比较,确定现代蒙古语与现代哈萨克语中的语音D所构成的语音对应关系,从而判断蒙古语与哈萨克语部分词语之间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腭位(简称EPG)的研究给辅音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辅音在语图上的反映是时程短、能量弱,人们很难从语音信号分析中了解辅音的真实面目,而动态腭位能捕捉辅音的瞬间变化,实时地反映它们的重要特征。《蒙古语语音动态腭位数据库》的建立,为蒙古语辅音研究和蒙古语言语进行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蒙古语辅音的发音位置、发音方法、腭化、协同发音等问题正在进行着探索性的研究。目前还急需更丰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来进一步系统地、大力地开展语音实验,对以前的观点和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确地揭示蒙古语发音特征和协同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介绍了《蒙古语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实验词表的设计技术、语音参数库的概况以及它在蒙古语语音研究和言语声学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通过比较研究鄂伦春语和蒙古语口语以及书面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发现鄂伦春语和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这为揭示蒙古语族语言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较早时期的音组和复合元音发展演变成长元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有力的语言例证。  相似文献   

6.
苏尼特口语与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标准音有许多相似点。调查整理苏尼特口语语言材料对推广标准音、规范现代蒙古语均有一定的价值。笔者认为 ,苏尼特口语有 8个单音、7个长元音、2 1个辅音 ,有严格的语音和谐律。  相似文献   

7.
宝玉 《林区教学》2011,(6):31-32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语言是蒙古语中部方言科尔沁土语的一个分支,操此方音者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受其毗邻的镇赉方音、泰来方音和后郭尔罗斯方音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中,元音与元音间的和谐规律尤为突出。以往,学者们对杜尔伯特方音元音和谐律的研究多显零散,不成系统,无法反映杜尔伯特方音元音和谐的一般规律。因此,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杜尔伯特方音元音和谐律的一般规律,对于学习和使用蒙古语文,规范蒙古语语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过渡语语音现象归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的纯正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交际效果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过渡语语音现象直接干扰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语间干扰、语内干扰、学习环境、“化石化”语音现象、学习者的态度与动机、移情等诸因素是形成过渡语语音现象的主要原因 ,针对成因从而探求克服过渡语语音现象 ,应当成为外语教学与学习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模式、方法及应用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也从单一的对比分析发展到依据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不同方法进行发展的、动态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通过全面介绍并回顾国外中介语语音系统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习得模式构建的最新动态及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语音层面的石化在所有语言项目中总是尤为突出。介绍了中介语石化现象的表现形式,从母语迁移、缺乏优质语言输入、缺乏纠正性反馈、缺乏对目的语的敏感以及目的语过度笼统化等方面分析了语音石化产生的原因。基于二语习得的理论,为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缩小语音石化面积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1.
自然语音教学法的核心是语音,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面对面地和目标语母语者进行流畅的口语交流。自然语音教学法以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形式作为检验二语习得效果的首要评价标准,尝试将二语习得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听音(无纸化),辨音,常速语音训练,辨字形,积累词汇、语法,听写、默写,背诵,实际演练。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视听等多媒体手段来完成,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强调真实有效的语言输出,实现自然流畅的口语交流。  相似文献   

12.
语音知识在语言学习者语言知识构成中处于首要地位。目前,二语语音教学在资源配置、教师知识构架、硬件配备等方面存在问题。二语语音教学改革应依托有意义的任务型语音教学模式,在合适的阶段引入音素发音知识,突出合适的语调对表达有效性的意义。语音训练要更强调弱读形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实验室和机助语音学习系统进行视听训练,培养学生二语语音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邓斯怡 《海外英语》2013,(16):236-238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语言,土家语语音的演变一直在平衡与平衡破缺状态下进行。汉语的声韵调对土家语语音系统产生了较大扰动。正是在汉语的扰动下,土家语语音才形成了今天许多"鲜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关键时期假说自提出以来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争议颇多的焦点之一。而在二语语音习得层面,多数人认为关键期的限制的确存在,这种观念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信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越好。为寻求依据,通过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年龄因素的研究进行批判式综述,本文分别分析和解读国外近年来赞同和反对二语语音习得中存在关键期的研究,并简要回顾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表明,包含语音习得在内的二语习得成功与否是诸多社会和学习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龄不是二语语音习得的先决条件,过早进行二语学习是否能保证成功的二语语音习得并没有足够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布里亚特语有[ei]、[ i]、[vi]、[ui]复合元音等,从阿嘎布里亚特方言和霍里布里亚特方言复合元音的动态变化特征来看,阿嘎布里亚特方言[ei]、[ i]、[vi]、[ui]的起始元音开口度高,舍位前于霍里布里亚特方言相对应的复合元音。音长和音强的稳定段都相同。这对布里亚特语、蒙古语以及蒙古语族语的语音变化语音产生的规则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喻述君 《文教资料》2014,(14):20-21
客家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方言,在语音、语法等方面遗留了较多古汉语现象。本文简单分析客家语中遗留的古汉语语法语音现象及其成因,提出研究客家语古汉语现象是探究古代中原汉语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发展客家文化及树立母语文化情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态势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语音教学中态势语运用的重要性及原则,对如何运用态势语辅助有声语言的教学,把理性的语音知识转化为感性的形象诉绪于学生的直觉,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言石化尤其是语音石化是二语学习者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的巨大障碍,因此,以中介语石化理论为基础,分析语音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克服语音石化的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