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迅 《声屏世界》2014,(5):51-51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部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从新闻编辑角度,简要分析了地方时政新闻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地方时政新闻编辑职能创新、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具体内涵。指出:树立"编辑负责制"是盘活时政新闻的机制保障;观念创新要做到新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收视性与宣传性的统一、话语权与舆论引导的统一;此外,注意编辑技术的创新,要与时代保持同步。  相似文献   

3.
汪伟 《新闻世界》2014,(7):39-40
时政新闻民生化是城市电视台新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时政新闻民生化会使时政新闻的新闻本体得到很好体现,新闻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和彰显,同时,也会有效提升城市台时政新闻的"喉舌"功能。要真正做到时政新闻民生化就必须切实转变报道理念及模式,学会用百姓语言说百姓故事,在采制新闻时做到接地气深挖掘,并注意"点亮"新闻标题和导语。  相似文献   

4.
倪孔法 《新闻窗》2014,(6):76-76
一、采用连线报道时政新闻的优越性 (一)连线报道凸显广播的快捷优势 时政新闻,报道的大多是党和政府的会议以及县领导的活动。在人们印象中,时政新闻庄重、规范,特点是求"稳"而不求"快"。当今,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流动疾速,平面、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媒体争芳斗妍,在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广播时政新闻也要在"快"上下工夫,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听众,时政报道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才不会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地市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内容瘦硬、形式单一、画面苍白等诸多问题,成为新闻改革中的"瓶颈"。其实,我们不妨把电视时政新闻和生活新闻进行对接,即时政新闻借鉴民生新闻的技巧,丰富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6.
李强 《新闻世界》2011,(2):31-31
如何走出电视时政新闻写作的误区?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念上创新,在报道中突出人文关怀。新闻定位要以人为本,写作中变官本位为民本位。选取新颖的角度是时政新闻为广大观众接受的关键。树立"短、平、快"思想,新闻写作要以短取胜。恰当运用同期声,使时政新闻生动而独特。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14,(6):15-16
7月22日,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总投资超2.8亿元,其"专注时政与思想"和主打"政经类新闻产品"的主张,全新的互联网商业媒体思维和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构架,无疑表明了这是个颇具规模实力又前卫时尚的时政新闻"网店",说白了,就是在网上做时政新闻"生意"的。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下,时政新闻是一种为主流媒体所专营的意识形态产品。  相似文献   

8.
毛宝钺 《新闻实践》2014,(12):87-88
时政报道在县市台新闻栏目中承担着最为核心的宣传任务,地位独特,份量很重。但现在不少观众却对时政报道敬而远之,根本原因在于三大通病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收看兴趣,削弱了时政报道应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一是常围领导转,少见"众生相";二是文本"官样化",编播"排位子;三是新闻语言"八股腔"。老化的思维定式,老套的新闻形态,老茧般的新闻语言,常常令县市台的时政新闻生硬,发干,走形,变味。"  相似文献   

9.
一提起时政新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会议新闻、成就报道、政策解读等中规中矩的宏观报道,更因为它们贴着"枯燥"、"单调"、"乏味"、"空洞"的标签而让观众敬而远之。近期,襄阳广播电视台电视时政新闻栏目《襄阳新闻》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春天里》,以其生动鲜活的内容和新颖的表达方式令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时政新闻是我国党媒传播的主要新闻类型,时政新闻传播直接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和解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功能,以及主流社会和价值的呈现。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要实现的前提,是必须  相似文献   

11.
刘华 《新闻世界》2012,(7):84-85
民生新闻在响应大众的同时,渐趋媚俗化,时政新闻则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且墨守成规,无法顺应时代。本文对如何将"时政"与"民生"相结合,更好地发展民生类新闻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要闻中心:主旋律报道是面旗帜 政教部主任蒲若梅说,在辽宁日报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动员会上,总编辑提出了"新闻党报"这个概念。这个全新的办报宗旨,让我们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可以想象,传统党报的很多特点都集中体现在时政这块——会议多、经验多、工作多、指令性计划多,更侧重按宣传规律处理稿件等。所以,办新闻党报,时政新闻任务十分艰巨。但时政新闻这部分有个"转身",也一定会给"双进"的新闻党报带来变化。大幅度的转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就给每个人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涵盖党与政府的重大方针路线和政策、重要会议、重要法律规章制度、主要领导人之政务活动等内容,同时也包含对世界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新闻。一般而言,受众选择观看一档电视新闻的参照标准可概括为好看,有用,重要:时政新闻的价值引发读者兴趣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于重要、有用。首先,时政新闻能满足观众对于"大事知情者"这一心理需求,具备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龚莉 《新闻前哨》2012,(6):63-64
时政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从新闻来源上讲,党报具有某种性质上的"资源垄断性",这也是党报时政新闻权威性的来源。但是就目前而言,时政新闻报道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所提供的信息与受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杨杰 《新闻世界》2014,(11):17-18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在转型道路上的探索,时政报道的份量在不断增大。而在时政新闻的重中之重"两会"报道中,新闻竞争不断升级,一些新的报道模式也在不断出现,丰富着都市报两会报道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报道中,时政新闻被认为是最难有所突破的报道领域。其存在的宣传味浓、不够"亲民"等问题一直被受众所诟病。本文阐述了地方台的时政新闻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报道改革是党报新闻改革的一个瓶颈.深圳报业集团编委会在实践中提出"四个还原"理念:时政新闻报道要挖掘出会议中的新闻,把会议还原成新闻;要摒弃程序化的条条框框,把工作议题还原为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要避免空话、套话,将领导人还原为普通人;要善于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将工作难点还原成舆论监督的主题.总之,时政新闻报道要放下"架子",脱去"官腔",还原新闻本质.  相似文献   

18.
马凯 《新闻世界》2013,(5):240-242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微博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从内容角度分析媒体微博在传统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思考媒体微博报道如何在"规定动作"之外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实践中,时政记者能够从会议上第一时间获得权威的政策与数据,而这些政策与数据正是判断发展形势,实施舆论引导的宝贵报道资源,通过对这些政策和数据的挖掘,时政记者就能在一些看似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经济新闻的"金矿"。  相似文献   

20.
张晓燕 《新闻前哨》2011,(12):25-26,28
架构桥梁和谐社会才从北京采访两会归来,又匆匆深入社区嘘寒问暖。社会部主要负责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法治新闻、社区新闻的报道。省市大政方针,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向读者传递,以最通俗的语言向读者解读;读者的呼声,经过我们的整理递送,成为政府工作目标中的"十件实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政府和百姓之间,我们就是一座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