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保立昆 《云南教育》2000,(21):15-16
一、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以前,我们曾把语文学科看作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因而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语言这一工具的“技术训练”。也曾提出过“工具性”和“思想性”结合,这也只是使语文教学成了“语言技术训练+思想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这些做法都背离了语文的基本属性。近来,语文界提出的“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应当说这是认识上的一个很大进步。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语…  相似文献   

2.
把语文教育定位为工具课的主张使语文成了一门纯技术性的课程,这是当前语文教材存在的主要弊端。为此,在中专语文教材的改革过程中,应增强语文教育的双重性,加大人文教育的教育比例,使学生在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过程中,领略中国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性美、艺术美,从而丰富其自身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三点导读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本文拟就语文教学如何以文载道,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芦维存 《甘肃教育》2009,(11):42-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现行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出工具性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文性。确认了语文的人文性,就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意味着学生学习语文应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实际上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变化,即在肯定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强调了它的“人文性”。“新大纲”关于“教育内容和要求”一章中强调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它明确指出:“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重语言、轻人文,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古诗词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且韵律性强,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传统儿童语文及修养启蒙教育的重要题材,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行,而且现实意义重大。文章就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张生虎 《青海教育》2003,(10):29-29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语文课程性质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教育注重于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至今仍以应试为核心目标进行技能训练,使它不仅成为教会学生说话、写字、阅读等基本能力的工具,更重于使它成为传达道德意识和权威意识的工具,从而失去了本身的趣味性,失去了特有的人文关怀,进而使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窄,学生上课觉得索然寡味,甚至厌倦。  相似文献   

8.
语文,自从近代独立设科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学习和交际的工具,也许因为这一工具承担着传载人类文明信息的重要功能,许多学者和教师都爱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要求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这样那样的人文教育。当前和相当长时期以来,国家文件也没有科学界定出语文课程的特点,加上那种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这样那样人文教育的观点的严重影响,造成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使得教学效率低下。笔者认为,语文是工具,语文课程应该是教学生如何正确地、更好地运用语文工具的课程,是传授语文工具知识和进行语言运用技能训练的课程。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传统语文教学重语言、轻人文,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古诗词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且韵律性强,是我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更是传统儿童语文及修养启蒙教育的重要题材,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行,而且现实意义重大.文章就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齐银凤 《天中学刊》2001,16(4):115-116
语文教育同其他学科教育有共同的规律,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又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对语文教育的功能和价值,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分歧,但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种基本的认识:一是强调把语文教育的功能放在首要地位,把学生对汉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和能力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突出语文的工具价值。在此前提下,他们一般不反对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甚至也十分强调语文教育的教化作用。二是认为语文教育的最大功用在于教化,最大价值在于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入世精神,在此前提下,他们一般也不反对语文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合,两者在语文教学中同等重要,不可以机械割裂开来。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新的课程标准郑重推出语文的人文性,作为长期以来占据主要席位的工具性显得有些沉寂,甚至有人强调人文性是语文的灵魂和生命。其实这是把语文和文章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的性质,具体来说就是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的关系,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当中的一个聚讼不已、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仍未停息。然而,细细想来,人们的观点——这里指讨论中占主流的又是针锋相对的观点——“工具论”和“人文论”,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一般说来,“工具论”者虽然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即强调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先地位,但一般并不否认语文课要渗透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求教师从观念上重视人文教育,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教育素材,而不是只停留在时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上。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不仅能妥善解决学生由“必学”到“乐擘”的转变,而且能完善擘生的人格,协调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登山 《新疆教育》2012,(18):209-20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的灵性,包涵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人的自我完善,注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呼唤人文情怀,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5.
语文的第一属性工具性己成共识,语文的第二属性人文性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育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培养学生人文(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本文根据教学实际,从四方面对语文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郝筱雯 《学语文》2005,(5):50-50
素质教育把人文教育提到了重要位置,人文教育则离不开情感教育。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似乎更强调情感。首先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淆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大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  相似文献   

17.
曾路 《考试周刊》2014,(53):39-39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新课标不仅把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因此,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含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性质,这表明,新语文教材更注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主要是针对过去语文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注重成功教学,大量繁复的机械训练,造成了人文精神的流失。一味强调语文能力,而不顾学生感受,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是弊端的主要根源。新大纲,新教材正是基于这个问题进行修订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社会服务。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的教育学科,语文是语言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因此,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融知识教育和道德培养于一体,采取了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一、语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的意义是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在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要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