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让学生给多音字“难”组词,有一个学生说:“排忧解难(nàn)。”他刚说完,立即就有学生反驳:“不对,应该读‘排忧解难(nán)。”’到底该读难(nàn)还是难(nán)呢?为此,学生们议论纷纷,争论不休。我也一下子蒙住了,只好让学生回去查字典。  相似文献   

2.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0):57-57
问:“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五年级上册第5课《秋思》)中的“见”字,有的说应当读jiàn,有的参考资料说应当读xiàn,理由是:秋风是看不见的,这里的“见”是“出现”的意思。请问:到底应当读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神州学人》2000,(6):45-45
有个人听说阿凡提聪明博(bó)学,不远千里来向他请教。他问阿凡提:“请你告诉我,什么事情必(bì)须牢(láo)牢记在心上,什么事情应该永远把它忘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2005,(12):49-49
编辑同志: 您好!今年上半年我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爱迪生救妈妈》时,发现其中的“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中的“溜”的读音与句意有点儿不符?课文下面的注音是“liù”。而我通过查字典,找到了“溜”读第四声时的四种意思:①急流:今天河水溜很大;②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檐溜;③屋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④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溜儿三间房。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字,在教材生字表中标读“Xié”。依我愚见,该字在这里应该读“Xiá”才正确。  相似文献   

6.
[拼音]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出处】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  相似文献   

7.
“biáng”字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iáng biang面中biáng字有多种写法,与之有关的民间歌谣(字谜)、造字理据也有多种,对其文化解读很有必要。同时,báng字是关中等地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俗字,建议字典辞书收录。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学生对后主刘禅的“禅”字的读音产生分歧,有的认为应读chán,这是大家熟悉的读法;有的认为应读shàn。双方各执己见.又没有让对方信服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大阅兵花絮     
《红领巾》2009,(12):54-57
96米,128步,1分06秒 天安门广场东西华表的距离(jù lí)是96米,受阅部队徒步(tú bù)方队通过这96米,时间规定(guī dìng)为1分06秒,而且必须不多不少踢出正步128步。30千米,5双鞋(xié)在阅兵村,每天徒步方队队员都要训练(xùn liàn)10个小时,行走30千米。由于训练强度大,鞋子磨损(mósǔn)特别快。  相似文献   

10.
《口技》中有这样一句:“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其中“惊觉欠伸”的“觉”的读音,课本和教参均未作注,查很多文言文译注读本,亦未对此字注音。笔者在听课中发现,有的读 jué,有的读 jià o。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朗读磁带将“惊觉欠伸”的“觉”读作 jué。那么,“惊觉欠伸”中的“觉”究竟该读什么音呢 ?笔者认为这里的“觉”应该读 jià o。  东汉许慎《说文》说:“觉,寤也。从见,学省声。一曰发也。”段玉裁注:“觉,悟也。”查韵书《广韵》入声第四韵:“觉,晓也,…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与教师教研谈话中,发现部分教师在读书学习上应改变方式,特别是读什么书,怎样用书上的先进内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有的老师说:“我读了很多书,但就是用不上。”还有的老师说:“我学习了很多方法,但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呢?  相似文献   

12.
魔法战士     
杨鹏  崔江 《小学生》2007,(7):70-75
嗨!欢迎你来到“杨鹏科幻教室”,我是科幻作家杨鹏,请大家系(jì)好座位上的安全带,戴(dài)好幻(huàn)想头盔(kuī),惊险神奇酷(kù)毙(bì)的科幻探险就要开始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纠错作业本     
辈,读béi,1.辈分的意思,如辈数;2.类别的意思,如我辈。音近形近的字是悲,读bēi,1.悲伤的意思,悲哀;2.怜悯的意思,慈悲。  相似文献   

14.
[案例]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人教版六年制第十册)一课时,我发现了学生读“连忙脱掉鞋袜,跳进没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一句中的“没”字,有读mò的,也有读méi的。我正准备提醒他们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向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选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段《寡人之于国也》。教材对文中“鸡豚狗彘之畜”作了如下注释:“鸡、狗、猪的畜养。……畜,畜养。”还特意注“畜”的读音是xù。笔者认为此注欠妥。《辞海》中“畜”有两个读音:chù和xù,音chù的主要义项是:“受人饲养的禽兽,如家畜、六畜,也泛指禽兽。”音xù的主要义项是:“饲养禽兽,如畜牧。《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引申为养育人口,《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人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可见读音与义项密切相关,名词读chù,动词读x…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苏教版《恐龙》一课时,学生在读到“恐龙蛋的蛋壳十分坚硬”这句话时提出疑问,“壳”字该读“Ké”还是读“qiào”呢?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六年制第六册《我和企鹅》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fù)盖着厚厚的白雪,仅(jǐn)仅在我国南极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露[lòu]出一些地面。”我认为,这句话中“露”字的注音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潘林 《四川教育》2000,(2):42-43
“思考&;#183;练习”,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体现语文训练的意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凭借。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思考&;#183;练习”的重要作用,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场及时雨     
李雨桐 《红领巾》2009,(12):22-22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天气晴朗(qíng lǎng),蓝蓝的天上还飘(piāo)着朵朵白云。可是,过了一会儿,天色渐(jiàn)渐暗(àn)下来,天空乌(wū)云密布(mì bù),还不时吹起阵阵凉(liáng)风。第二节课上,我们正在聚精会神(jù jīng huì shén)地听课,突然狂(kuáng)风四起,吹得门窗哐啷(kuāng lāng)直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08,(5):51-51
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四年级下册第25课)中的“着”宇,有的说应当读zhao,有的说应当读zhuo。请问:正确的读法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