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美国公立中学问题的公共经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中学是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与教育史的研究 方法与思路,对美国公立中学的创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美国21世纪职业教育仍以杜戚的“从做中学”思想为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强调“情境学习”。本文从实践需要与理论基础出发,简明讨论了“从做中学”和“情境学习”在美国21世纪的家庭、学校、工作地点以及社区等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学习环境下的具体应用,从中探寻美国21世纪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可能实施的计划。  相似文献   

3.
综合中学是集升学与就业的各种职能于一体的教育机构,主要履行三种职能:为全体学生进行普通教育,为升人高等学校的学生做准备,为其他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这类学校已成为美英等国家实施中等教育的主体。在美国有95%的学校属于综合中学,而在英国,这类学校在中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初,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创新教育。本文针对中学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以及对创新教育基本内涵和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特征的探讨,提出了中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中等教育的"大宪章"。报告的发布直接推动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和综合中学这种全新的中学模式的创立。作为该报告主要执笔人,卡拉伦斯·达尔文·金斯利的思想和实践对20世纪20-30年代美国中等教育的革新和综合中学模式的确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学界鲜有关于金斯利在该报告形成和综合中学模式建立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本文基于较为充分的文献史料,从金斯利与综合中学创立之间关系的角度,探究他是如何通过一生的努力去推动综合中学模式在美国的建立和发展,以期弥补这位综合中学模式奠基者被人"遗忘"的缺憾。  相似文献   

6.
一、"地球学习村"苏州中学园区校以"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为理念,实施"地球学习村"计划。2007年"苏州德威国际学校"入驻,创设了多元文化碰撞的国际化环境。现已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外籍学生和1300多名中国学生同校学习交流。园区校还是江苏省唯一的一所中学"国家级汉语推广基地"。与国外20多所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美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了解海南省东部地区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现状,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海南省东部地区中学大部分实施创新教育,实施的目标、计划、方法、手段措施各有特色。最后对海南省东部地区中学今后实施创新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科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求教育涉及更多科学内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作为在19世纪上半叶促进科学专业化以及科学传播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亚历山大·达拉斯·巴奇通过发展富兰克林研究所、构思吉拉德学院、重组费城中央中学等实践将科学知识推广到美国中等教育中,他设计了一套将道德与科学相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求。巴奇领导下的教育改革使得中央中学成为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的新型中等教育机构,中央中学的建设也成为费城公共学校运动的高潮。巴奇更重要的贡献在于,他在美国还全面落后于欧洲的时代,就意识到科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科学能够实现国家占据领先地位的目标,而教育则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科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国家公民以实现美国工业与文化在世界的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与蓬勃发展的国际中学创业教育相比,国内中学创业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从理念层面和实施层面探究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五个国家中学创业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明确我国在中学阶段推行广义创业教育的理念并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藏区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是直接由奴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此藏区的中学教育与内地普通类中学的教育相比差距还很大。目前国家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已经在我省全面展开,针对藏区中学"教"和"学"水平较低的实际状况,在藏族中学实施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是否切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呢?笔者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导学案"的运用,对导学案在藏族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美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构建在两个理想的前提上,一是必须保证所有的人接受基础教育,但由于各州经济状况的不同而导致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一是必须保证所有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美国教育体制下存在公助和私助两种办学模武,他们更强调教会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一些学校正进行改革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兼顾平等与质量是当今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二战后英国政府通过实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制改组,完善后期中等教育结构,设立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补充考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鼓励学校的多样化与专门化,推行“教育行动区”计划以及进行“公学革命”等,极大地推动了英国中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铂金斯系列法案是美国联邦规制职业教育的重要法律。法案的最新修订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项目设计与参与、项目质量控制、资金拨付与问责三大方面。法案以衔接协议为核心,强化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多途径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明确资金使用方案并加强监管问责。其中,提升职业教育项目吸引力是基础,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核心,严格资金使用与问责是关键。法案修订所映射出的纵向上加强过程管理、提升中高职间衔接的顺畅性,横向上多部门法协同运作、综合规制的大职业教育观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治理体系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中达到4年制学院初级水平要求的"2/4转学"教育在经过百年历史后得到了始料不及的发展,在"2/4转学"教育的基础上日益出现了反向转学"、旋转"注册及中等后教育与高中教育相结合的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等转学活动。这些转学教育共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欧洲教育》2013,45(1):75-86
Two samples of upper secondary school leavers who graduated in 1970 and 1971 respectively were followed up between 1972 and 1975.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was to study higher education recruitment. Analyses were made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oice of post-secondary studies and the students' previous level of achievement, social background, interests, attitudes to school and education, etc. Four reports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is period by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Stockholm. To begin with, the project was aimed at describing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s with various post-secondary educational choices (including the decision not to engage in any studies at all). During the concluding phase of the project its focus changed. Greater attention was paid to selection and stratification mechanism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both at upper secondary and post-secondary level. In a Ph.D thesis entitled Choice of Post-Secondary Studies in a Stratified System of Education (Mählck, 1980) the problems studied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ject are viewed in a more global perspective. The thesis also presents results from new processing to which the project data have been subjected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a revised conceptual model.  相似文献   

16.
赵寻  叶军 《江苏高教》2021,(2):59-63
文章从语言政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来自于不同层面、不同语言政策行为主体的语言政策活动对高校继承语教育产生的影响,以此说明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政策是多方语言政策行为主体互相影响、互相协调、互相妥协的结果,微妙地促成了一个能够暂时平衡各方利益和需求的现状。但是,目前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政策实际上是在努力规避触及“种族”这一核心问题,尽量维护表面和谐。严格来讲,美国高校的继承语教育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保护和促进少数族裔的语言权利,它更多的是一个单纯的外语教育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全球视野下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教育作为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其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智力资源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在规划教育发展时,都将高中教育作为其关注的重要议题,注重升学、就业、全人三维目标的统一和强调学校类型的多元化与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成为这个教育阶段的全球趋势。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职业教育中的项目领域和课程领域包含内容多样,反映了职业教育特色,符合社会所需。通过比较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适当增加家庭和消费者教育等项目或课程,并且要多种形式组织职业教育活动。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某些专业在高中阶段与高中后阶段的衔接,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向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加拿大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类型、远程教育政策、教学形武、媒体选择策略、课程开发、人员配备、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广东远程高等教育的四点建议:(1)省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加大力度支持远程教育的发展;以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为基地.创建广东开放大学。(2)建立和完善学分转换和互认体系。(3)成立远程教育联合体。(4)加强与国际先进的远程教育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twinning of sustainability with priorities of economic neoliberalization in education, and in particular via the mobility or diffusion of education policy. We discuss the literature on policy mobility as well as overview concerns regarding neoliberalism and education. The paper brings these analyses to bear in considering the uptake of sustainability in education policy. We ask to what extent sustainability as a vehicular idea may be twinning with processes of neoliberalization in education policy in ways that may undermine aspirations of, and action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Toward the end of the paper, we draw on data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to help elucidate how the analytic frames of policy mobility can inform our analyses of the potential concerns and possibilities of sustainability as a vehicular idea.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how sustainability and related language have been adopted in the policies of Canadia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ver time. The paper closes by suggesting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oceeding analyses for policymakers,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concerned with sustainability in education poli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