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全面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文明河南"建设,实现河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拥有厚重文化资源的河南应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实现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殷燕 《档案》2014,(6):61-62
正档案是物质文化历史沉淀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的沉淀和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文化是档案展示的一种内容,档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皮埃尔·瓦洛先生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年会上致词:"没有历史的延续,未来趋向就缺乏合理性;不了解前人的思想轨迹,我们就注定会重复其错误,也无法从其成功中吸取有益经验。"这段话向我们揭示了档案以历史所承载,也为历史所传承。作为档案部门,如何在甘肃华夏文明传  相似文献   

3.
在数千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很多华夏文明优秀的文化遗产极具创新品质.西安在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径,在促进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中推进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传播创新体系和营销创新体系为大西安建设服务,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文化创意灵感的源泉。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特别指出了"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档案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其内容已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秦蓉  张药 《档案》2012,(2):52-54
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档案工作通过有意识地积累、保存和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档案文化建设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历来"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的档案事业带来了文化建设的新契机。档案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文明的使者,如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一、档案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7.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已有近2600年的建城史,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档案文化底蕴深厚。在当前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下,全市档案部门应以档案文化建设为中心,弘扬主旋律,打造新品牌,寻求新突破,在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中体现档案文化的新灵魂。  相似文献   

8.
敦煌文化是多元文明长期交融荟萃的结晶,至少自汉代以来,敦煌始终以中华传统文明为根基,汲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精华,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敦煌文化是继往开来的典范,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先声。新形势下,亟须着力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使敦煌文化生活化、具体化、生动化,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由此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再上新台阶,唱响新时代国际传播大合唱。  相似文献   

9.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较早开发和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中原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与发展华夏文明必不可少的主要元素.中原传统文化对历史记忆和文明元素的承载需要保持、发展、传承和创新.增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有效发挥其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属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助力.  相似文献   

10.
《四川档案》2018,(1):28-30
<正>2017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工作主线,主动融入文化强省建设,深挖档案文化内涵,创新档案开发利用方式,丰富档案文化传播手段,打造出一批档案文化精品,进一步彰显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编印档案书籍。省档案局启动"阿坝州嘉绒藏族土司档案整理与研究"等8个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推进实施《烽火家书——三台抗战时期战士书信选编》等25个档案编研项目,评选《清代四川南部县衙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大学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着手,指出大学传承创新社会文明首先必须有效传承大学自身的文明,文化的引领、引导功能和文化的存储同样重要,结合高校档案工作实际,提出做好高校档案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潍坊市档案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着眼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潍坊"建设,积极发掘蕴藏于档案之中的文化内涵和文明成果,不断丰富档案文化宣传内容,着力拓展档案文化宣传领域,积极创新档案文化宣传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档案文化和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推进了"文化潍坊"建设和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正甘肃文化积淀深厚、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甘肃省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并于2013年1月21日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覆盖整个省域的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由此,我们迎来了文化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个彰显甘肃文化源头地位的重大平台,既给甘肃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前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母资源",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档案文化必须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的要求,档案科技工作必须努力服务于档案文化的发展建设,让科技元素融入档案文化建设之中,扎实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全面正  相似文献   

15.
文化新闻,和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一样,属于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别。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对文化  相似文献   

16.
陈乐道 《档案》2014,(9):24-25
甘肃雄踞茫茫雍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风光旖旎,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故里",举世闻名。境内丝绸之路横贯东西1600余公里,是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今天的甘肃,无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今年7月,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5处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继1987年敦煌莫高窟和万里长城—嘉峪关以后,我省首度新增世界文化遗产。至此,我省共有7处的世界文化遗产,已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这对2600万陇原儿女来说,无疑是一桩值得自豪和铭记的喜事。为积极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展示独具魅力、积淀深厚的甘肃历史文化,本刊特辟"丝路文苑",专门刊登讴歌陇原大地的诗词歌赋。本期刊登陇上著名诗人陈乐道《咏甘肃世界文化遗产》组诗22首,《敦煌赋》1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赵海林 《档案》2013,(4):4-7
2013年,甘肃省以“一带、三区、十三板块”为总体布局和主要内容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面对大好形势和难得机遇,笔者就档案部门如何投身其中做出贡献谈一些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全省各地档案部门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掀起了档案文化建设的高潮。余杭区档案局在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中,整合局(馆)各科室的力量,积极构建集"征集、编研、展览、宣传"于一体的档案文化建设新机制。在实践中,档案征集、编研和展览工作层层推进,档案宣传取得突破性进展,档案文化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和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浙江省档案局提出的"丰富内涵、扩展外延,提高品位、提升形象,打造品牌、发展产业"的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应进一步理清思路、制订规划、大胆实践,为着力构建档案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