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马婕 《科技风》2011,(4):200
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代替孩子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有些家长缺少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意识到帮助和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幼儿工作者的责任。针对家庭中出现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园地处农村,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家庭,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日益加剧,我们儿时的游戏很难在现在的孩子身边找到踪影。难道是游戏资源的匮乏吗?其实不然,是因为高科技占据了孩子的大量空间,孩子不需要去为游戏材料烦恼,也没有人引导他们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游戏。伟大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展活动,延伸幼儿的家庭游戏。面对小班幼儿我们可以尝试从美工区开始,因为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美工制作和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品味,对于培养幼儿朴实、坚韧的优秀品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7):32-33
暑假已至,除了在暑假中让孩子很好地放松身心外,不少家长还希望孩子能增长见识。为此,有些家长选择了让孩子旅游度假,有些则准备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利用长假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殊不知,适当的理财教育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叛、多动、狂躁、焦虑、歇斯底里"等异常行为。有些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些孩子的表现不懂得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不与孩子沟通,只是一味地无端指责或打骂,结果反而使孩子的这些异常行为更加严重。为了帮助这些家长和老师能对此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寻求有效措施,对这些孩子进行积极引导,这里我提供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家长或老师能有所启迪:应该对"不听话"的孩子多加关爱,使他们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子女疼爱有加,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让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外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  相似文献   

6.
<正>寒假生活开始了,孩子们多了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时光。这段漫长的假期,既让家长期待,也让家长有些焦虑。面对有抽动症状的孩子,假期里家长应该怎样与他们相处,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减少或者有助于缓解抽动症状?首先,假期让孩子在身心上尽可能保持忙碌的状态当抽动症儿童无事可做、百无聊赖时,有些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加重。而规律的学习和生活,在一定时间里专注自己喜欢的脑力活动或者体育运动往往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减轻他们的抽动症状。  相似文献   

7.
因为语言是人类相互交际的重要工具,语言将伴随着人的一生。有的孩子从小就能说会道,善于表达;有的孩子孤言寡语,不善言谈,使得有些家长感到十分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应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其相关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8.
有些家长常常困惑地问:我为孩子买了那么多好书、创造了那么好的学习条件,为什么他还是学习不努力呢? 据有关调查显示: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不合格的中国家长有6000多万人。怎样做个成功的合格的家长?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柯云路最新著作《把孩子培养成学习的天才》,或许能给这些家长有益的启发人们通常认为,学习是纯粹智力方面的事情,而没有从一个综合  相似文献   

9.
儿童时期自我意识中的重要成分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四二一式结构模式越来越普遍,家庭教育环境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从小感到"至高无上"、"惟我独尊",家长完全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庭中的中心位置,使他们得到了父辈和祖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许多家长只知道一味的对孩子"施爱",而不懂得引导孩子去感受理解成人给予他们的种种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0.
成学 《科学生活》2009,(1):48-49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儿童开始认识世界和掌握知识的时间比我们以前想象的要早得多。从出生到5岁,是儿童身体、语言、恩想和情感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从5岁到7岁是为他们进入学校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最好时机。渴望学习是孩子今后成功的关键,而找到让你的孩子感兴趣并觉得快乐的有益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家长们在节假日或平时闲暇时间,和子女一起做——  相似文献   

11.
生活自理能力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生活自理能力要注重超前培养,许多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在幼儿园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差距,即我们常说的"一个娃娃两个样"。其实,孩子在家习惯被照顾,而在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家园活动中,孩子们更愿意自己的"能干"一面展现给家长看。因此,善加利用各类家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巩固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王莹 《科教文汇》2014,(5):158-159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每位家长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也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把这道难题攻破,让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曾经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整天与自然为伍。作为农村的科学教师,应摆脱书本的限制,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为农村孩子的学习提供"养料"。  相似文献   

14.
王俊琴 《科教文汇》2011,(20):47-48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和家庭联系的一种方式,能够加深家长对教师、幼儿的了解程度,能够加强家长和教师、幼儿之间的联系.能够密切家园之间的伙伴关系..为克服目前家长开放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以针对性、真实性、丰富性、科技性、开放性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孩子发展的了解.实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监督作用.体现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真正价值和目的.从而有效促进家园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孩子的发展也是教师和家长眼中的焦点。如何让孩子拥有一生的顺利成长,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所以,作为孩子第一任教育机构的引导者——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与家长一起合作,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使家长和幼儿园一起有机结合,通过多方面的途径进行沟通,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此,家长的教育水平与教育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况且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单从我们这里双休日和节假日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的爆满就足以证明。有的家长还美其名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有时候却是事与违愿,电视上、报刊上经常报道的某某孩子父母硬逼着孩子弹琴,而孩子是一点兴趣也没有,父母也许是要面子,或是真想孩子好,但是却没  相似文献   

17.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我们必须走近孩子,让孩子当主人,在幼儿的眼睛里,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梅寒 《知识窗》2013,(23):20-21
开学第一天去学校报到,很多家长代表孩子挤到报名桌子前问这问那,森淼把她的通知书握在手上,就让我们到一边休息坐着等。她去得不晚,原本排在前而的,可被新生、家长挤着挤着,就被挤到一边去了。现场秩序有些混乱,我在一边有点着急,小声提醒她,别再一个劲儿往后退。  相似文献   

19.
<正>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教育的重视度提高,幼儿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中心和希望,亦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父母作为幼儿成长发展中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家长对幼儿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就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而家长是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主要陪伴者,家长的言  相似文献   

20.
一位朋友说,最近有不少家长向他咨询为孩子购置房产的法律问题.现在我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家长们努力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让孩子吃好、穿好,如果手头还有点钱,就会考虑为孩子留点家产,其中房产是首选.这位朋友对那些家长颇为担忧,认为这样会滋长孩子享受金钱、享受财富的惰性,消磨孩子的进取精神,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