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现代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校对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可以说,校对攸关出版物之质量.然而,校对又是一件十分繁琐、需要极其小心谨慎、来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的工作.尽管许多同仁对此可谓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然而,能做到完全消灭差错的校对少而又少--这是由校对工作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从人员配备、硬件配置、校对程序的组织和管理、质量监督几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抓好校对工作。   一、合理配备校对人才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要做好校对工作,就要有一定数量和达到一定水平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选拔一个懂管理、认真负责、工作细致、业务能力较强、协调能力强的校对负责人。校对负责人负责着全社书稿校对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社内出版部、编辑室等部门协调,对社外校对、工厂的校对质量进行管理。校对负责人日常工作琐碎、具体,除完成自己的校对任务外,还要负责收稿登记、退稿登记、整理稿件、分配校对任…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校对质量,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传统校对观念认为校对工作是对原稿、读校样,照猫画虎,是一种简单劳动,没有什么学问而言,充其量是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作,其实不然。校对实在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字对字”、“认得字就能干”的工作,而且,编辑代替不了校对。现代校对不仅仅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校异同”,还要本着对原稿、对图书、对作者、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来“校是非”。把好校对质量关是达到高质量、高目标出版的关键。通过校对,不仅可以消灭排版差错,确保全书体例、内容完整,而且还能校正原稿中的疏漏,确保图书的…  相似文献   

4.
校对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报刊和图书出版物的声誉。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出版物质量下降,有的甚至到了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报的程度,其中相当一部分差错与校对人员未能有效地把关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当改变那种重编辑设计,轻校对管理的旧观念,从思想上对校对工作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校对工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家知道,在书刊的出版过程中有一道繁重、复杂的工序——校对。校对质量的好坏,是构成出版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隔行的人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具有一般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事校对工作。实际上不然,校对是一项严谨细致的专门技术工作。它的职责是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清除排版上的错误和不妥之处,按出版规格和要求,校正编排技术和版式施工的问题。它还要求能发现原稿编辑加工中的疏漏,特别是有关技术性和政治性的问题,以提交有关编辑人员研究处理。一个称职的校对,特别是责任校对,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史、哲学、科技、外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有关出版方面的基础知识。不然,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整个校对工作的程序分为:一、二、三校或四校;整理工作;核红等三大程序。这里我着重谈谈校对中整理工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重视校对工作稳定校对队伍乔碧珠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起到辅助编辑的作用,起到质量把关的作用。出版物的质量,首先在于内容,而内容是通过语言、文字、图表和公式来表达的。如果校对有了差错,好的内容也会走了样子,轻则文字、标点混...  相似文献   

7.
对校对工作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编辑工作中的重点。做好校对有助于提高整个期刊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敬根 《出版科学》2010,18(1):23-25
校对工作是编辑加工工作的延续。校对工作的这一属性,加之减编增效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出版机构广泛采取编校合一、撤销校对专业机构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书刊质量下降。本文从功能性态、地位作用、历史溯源等方面分析校对的特性,指出校对工作是编辑加工工作的延续,既具有能动性又具有被动性,是书刊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项神圣的工作。校对专业机构建制独立,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相似文献   

9.
雷莉 《新闻导刊》2001,(2):25-26
有人认为校对工作是纺加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我认为校对工作还应是编辑工作的一部分,因为它不仅仅只是忠实于原稿校改发现和纠正录入排版中的字差错,而且还是一项综合性要求较高、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包含关思维能力、识别能力、字操作能力等综合要求,可以说,校对是保证报刊优质高效出版的最后把关口,校对的每一环,都应承担起编辑的部分职责。  相似文献   

10.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要提高图书质量,必须从整体质量管理入手。图书的整体质量是作者的原稿质量、编辑加工质量、印校质量和发行效益的综合,是作者和出版社各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在图书的生产环节中,校对质量的优劣对图书质量的影响更为直观,图书差错率的上升,不仅影响图书的外观质量,更影响其使用效果。应该看到,在图书制作过程中,校对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原稿的质量和编辑加工的质量,同时,校对工作本身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出版物的差错率和图书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写作、编辑、排版的工具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出版部门。计算机自动文字校对软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工校对工作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状况,也为改变传统的人工校对模式,实现文稿的自动校对,提高校对质量,把校对人员从大量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中文与西文有很大的差异,汉语词与词之间无明显分隔,词的切分具有很大困难,目前所使用的软件均无法达到独立完成书稿校对工作的能力。因而应将汉语校对系统的功能定位于人工校对之外的辅助工具,计算机校对以词语检…  相似文献   

12.
校对内涵的延展与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书出版的诸多环节中,校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它上与编辑工作衔接,是编辑工作的延续;下和设计排版连接,使版式设计更加合理.可以说,校对质量直接关系着出版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新闻校对担负着编辑后、付印前的报面文字质量的把关任务——政策上严格把关、知识上认真把关、文字上仔细把关,是编辑工作的延伸。校对人员常年上夜班,校对工作多环节流水作业,工作密度大,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显性差错、隐性差错纷繁、交织,对从事新闻校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校对员,要做到快、准、灵——速度要快,审读要准,反应灵敏。校对员不仅要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紧迫的时间条件下做好报纸的校对工作,及在突发情况下保持高质量的校对水平,是对校对员的更高一重考核要求。而这集中表现在对二校工作的完成质量和对关键问题的把握能力上。  相似文献   

15.
校对工作看似简单、平凡、 枯燥、乏味,实质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目的在于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与缺点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校对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与较高的文化水平,在语言与印刷工作方面必须具有相当修养,才能适应校对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校对担负着编辑后、付印前的报面文字质量的把关任务棗政策上严格把关、知识上认真把关、文字上仔细把关,是编辑工作的延伸.校对人员常年上夜班,校对工作多环节流水作业,工作密度大,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显性差错、隐性差错纷繁、交织,对从事新闻校对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校对员,要做到快、准、灵棗速度要快,审读要准,反应灵敏.校对员不仅要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更要有举重若轻、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探寻规律,完善自我,沉着应对.在工作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略论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目校对人员的职责和使命是保证书目数据的质量,但不良情绪是编目校对人员不可抗拒的一个心理因素。浅谈了编目校对人贡应如何正确对待心理因素对编目校对工作质量的影响,及时调整好工作心态,保证校对质量。  相似文献   

18.
陈庆之 《出版科学》2011,19(6):33-35
校对是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校对人员素质、校对方法、校对内容和校对制度的深入探讨,提出提高校对质量的切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校,订正也,校对,即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订正偏差消除差错之义。古人称校对为“校雠”。雠者,仇也。视书籍中的错讹为寇仇,可见纠正错讹决心之—斑。报纸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工作的—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延伸和补充,是保证报纸质量的重要—环。  相似文献   

20.
校对工作作为编辑工作的继续和延伸,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把编辑同志当作辛勤的园丁,那么校对员则好比勤劳的啄木鸟,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同志才有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一说(参见列宁论(《火星报》的编辑方针)。可以说,一个出版社是否加强与重视校对工作,是能否出版精品书籍的重要条件之一。面对出版界著译者苦恼,读者怨声载道,既而衍成相当程度的无错不成书的严重局面,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若干年前,散文家秦牧的一篇(《校雠之难》说过,一篇文章错字太多,就好像吃饭时不断咬着砂子一样,这实在是令人头痛的事。因而,总结校对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利今后工作就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