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列宁很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他对文艺问题发表过许多见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文艺批评,是列宁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学习列宁文艺思想,认真研究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和实践,很有教益。(一)列宁处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明确认为,公开与无产阶级相联系的包括文艺在内的写作事业,必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给无产阶级文艺指明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同时明确地指出:“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为庆祝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毛主席又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光辉题词,为我们批判地继承文艺遗产,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指明了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于文艺工作来说,为什么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原则的问题,根本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全面总结了我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等讲话、著作中反复指出,我们的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认为文艺应当表现出无产阶级的“勇敢的战斗的呼声,…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文艺,离不开一支无产阶级文艺队伍。建设一支强大的无产阶级的文艺队伍至为重要。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无产阶级文艺队伍的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家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光辉论断,这对社会主义文艺队伍的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但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揭开了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针对无产阶级的文艺队伍在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相脱离的状况提出来的。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上却没有互相结合起来。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  相似文献   

5.
文学艺术的共鸣现象,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有争议的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学术界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有益的讨论。这种讨论对于我们如何理解文学艺术的阶级性,如何评价古典文艺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如何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四人帮”一伙制造了一系列混乱,公然否认文艺的共鸣现象。他们认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文艺作品,不可能使当代无产阶级及广大读者产生共鸣,蛮横地给共鸣说戴上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胡说这是“对人民群众的腐蚀和欺骗”,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的反革命武器”。谁要是提出古典文艺作品的共  相似文献   

6.
用哲学反映该解释文艺的本质特征和评论作家作品,并以此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这是列宁文论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所显示的突出特征,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本文就此进行了较为深广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一) 列宁喜爱文学艺术,非常重视文学艺术。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领袖,他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文学艺术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文艺批评同党的整个事业的关系。 列宁对俄国十八世纪的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推崇备至。“他每一次谈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话就会一下子爆发出热情的火花。”(《列宁论文学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00页)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列宁不但看小说,而且反复地读过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读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列宁论文学艺术》(二)第844~845页)不论在白色恐怖之中,还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论在流放地西伯利亚或是在克里姆林宫,也不管党务、政务工作多么繁忙,列宁始终把文艺批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了大量文艺批评方面的组织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应当是题中之义。而且,自觉地把文学艺术事业纳入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框架之中,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特征、任务和发展道路作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探讨,也是当前必要和重要的理论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否即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文艺?应当怎样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审美特征作出科学的、准确的、符合实际的阐述?弄清这些问题,将会有助于社会主义文艺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社会主义文艺出现一个健康的繁荣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我国文艺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从此文学艺术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并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写上“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口号,社会主义文艺成为人民的文艺。而把社会主义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在创造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文学艺术,这是与人类历史上一切其他文艺根本不同的、最新最美的文艺。但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文艺不能离开传统而凭空产生,它只能在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艺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因此,如何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正确地解决创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与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人邦”为了把文艺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宣扬了许多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其中带纲领性的是“根本任务”论。它颠倒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无产阶级政治的关系,歪曲了毛主席的文艺思想,篡改了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对我国革命文艺事业危害极大。 早在一九六四年江青就叫喊:“塑造正面英雄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根本命题。”两年后,她勾结卖国贼林彪,在抛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同时,竖起了“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这面理论黑旗,其后又将“工农兵的英雄人物”的字样改为“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经过他们反复宣扬,成了什么创作“指导思想”,“纲领性的战斗任务”,以此来禁锢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革命导师列宁在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时赞扬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阶级的最后的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无产阶级的文化。”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怎么办?》一书的出版是列宁为建立一个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列宁批判了经济派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盲目崇拜,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自觉性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胜利的重要性。正是这个对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的党,胜利开拓了社会主义的“东方道路”。“东方道路”开拓的决定性一步是新型民主革命路线的确定。新型民主革命的“新”就在于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它的合理性深蕞于时代的和东方的实际之中。“东方道路”100年曲折发展的历史,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在向社会主叉过渡的阶段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做贡献──论文学艺术的历史使命张德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再提“文艺为政治服务”,而代之以“为人民眼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可是。十几年来不少文艺工作者并没有积极地理解和执行这个口号。文学艺术疏远政治、疏远人民、疏远社...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邓小平同志说“文艺属于人民”这既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所决定的,也是文艺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区别无产阶级文艺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文艺的根本标志。毛泽东同志就是根据文艺为谁服务来区别文艺的性质的。他说“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中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已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文艺运动也在越过了光荣、曲折的里程之后开始走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历史证明:《讲话》所提出的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辉,至今仍是照耀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胜利前进的灯塔。今天重读《讲话》,倍感亲切。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的祝词中谈到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问题时明确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  相似文献   

16.
丁玲作为一个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从“左联”时期起,她就在文艺思想和创作实践上,坚持文艺工作者同人民群众结合、文艺为群众服务这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根本原则。她在几十年的革命文学生涯中,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反复阐述了这个道理,并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创作经验,结合文艺界的实际情况,具体地加以说明,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她对作家与群众的关系的许多精辟论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艺属于人民的原理,能够启发我们更好地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一、向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始终贯穿着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强烈的情感,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文艺理论的人民性。关于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中,始终把它作为文艺发展方向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了文艺应表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歌颂工人、农民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描绘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社会主义的教育工作在建设精神文明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办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除了其他条件之外,还必须批判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遗产。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反对一切剥削的最后一次斗争)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  相似文献   

19.
塑造英雄人物,是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重要课题。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恩格斯就提出,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1906年,当高尔基创作了以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妇女尼洛芙娜为主角的《母亲》问世时,列宁热情赞扬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由于历史进程和创作实践的限制,他们还不可能作出更多的论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同志,根据我国社会现实的革命性变化和创作实践,总结了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经验和规律,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一、“各种人物都可以写”,但是“今天文艺创作的重点应放在歌颂方面,应该塑造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物。”社会主义文学应该塑造各种各样典型人物,但是更应该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20.
(一) 高尔基,本名叫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他的笔名。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列宁语),是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奠基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一八六八年,高尔基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木工家庭。他自小就失去了父亲,跟随母亲寄养在外祖父家。十岁上,母亲又病逝了。从此,这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流落街头,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