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学习者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应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实现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不仅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也包括对自己国家母语文化,即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然而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即教材编排、教师授课方式和教学评估体系,却仍然把重点放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习得上,从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这使得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快速习得英语语言及文化,本土文化意识却日益淡薄,本土文化素养逐渐缺失,导致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这不仅成为了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也制约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本土文化的渗透,是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景芳 《华章》2012,(28)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上的文化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文化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内容却严重欠缺,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内容,造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在大纲制定、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等方面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和语言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和桥梁。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本文除了论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之外,还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跨文化交际的时代,必然要求我国英语教学在注重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因为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在英语教学中拥有极高地位的英美文化。然而,绝大多数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文化,英语教学出现了弊端,导致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处于"边缘、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互动、相互尊重的,中国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在非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背景下,从影响学习者中国文化输出能力的态度、知识、技能等因素出发,多角度多层次探讨中国文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欣赏母语文化的眼光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渐渐走向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但是多数研究观点把文化教育仅仅定位在目标语言文化教育,忽视了中国文化教育。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是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双文化输入的意识,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开始从单纯的语言技能教学渐渐走向文化交际与语言教学的结合。但是多数研究观点把文化教育仅仅定位在目标语言文化教育,忽视了中国文化教育。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不仅是跨文化交际的需求,也是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双文化输入的意识,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英语教学一直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缺失,使大学生不能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许多研究表明,中国文化的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教材对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依据教材评估理论,对大学艺术与体育专业的英...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幽默的人际功能和教育功能,从外语学习环境、语言文化知识等五个方面探讨英语幽默作为一种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潜在作用,认为将英语幽默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是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并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了在有关中国历史文化文本翻译中,中国特定文化语境的表现与指导作用,同时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输入,汉译英时适当采用“中国英语”,保留中国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学角度,按照英语语法规则造出来的,表达汉语中特有概念的说法应称作"中国英语"。它有4个特点。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是:1.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内容;2.它在英语教学中,通过生动的比较,能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3.它能够充分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在语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姓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姓名与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六个方面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姓名,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它们的共同之处,体现了人类的共性;不同之处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比较英汉姓名有助于中西方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探究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途径,从而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英语人才,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英语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国英语的概念,强调了中国英语在英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重视中国文化,应用中国英语来表述中国特色,以丰富英语写作内容,同时促进中国英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汉英文化差异造就了汉英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差异。通过对"不同的汉英思维角度""不同的事物联想"和"不同的习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以看出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互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译者应重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熟悉汉英思维差异的表现形式,保持警觉的文化意识,把翻译看作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准确,更加通顺、自然。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已成为业界共识。但现行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却几乎忽视了本族语文化(中国文化),于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现,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因此,中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专业教学)必须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才能使它真正成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9.
李晓婷 《海外英语》2012,(10):107-108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for English Major in Chinese tertiary education.This curriculum is examined from two dimensions:the innovative nature of this curriculum according to Markee’ s definition of " language teaching inno vation";the interac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 mainstream context,which is " expanding circle" in the framework of World English es as well as the type of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mainstream cultur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王红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5):99-10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也离不开其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的渗透,文化的渗透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