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的语言根据是“异中求同”,即表示两事相同,在句中没相同项的时候,句中某些句法成分必须能够附上或概括出“相同”义,得到相同项,“也”的语义指向是指“也”字句中其他成份有可能成为它的语义联系的对象以及指定并取用某个或某些个词的语义的指向的对象,语义指向主要表现为前指,反指,双指,全指,单向,双向等。  相似文献   

2.
章从中信息处理的角度探讨了“从小”的语义指向,得到了“从小”语义指向的流程图。“从小”的语义指向与全句的[ 动物]体词有关。[ 动物]体词都在“就”前,“从小”指向“就”前,[ 动物]体词有的在“就”前有的在“就”后,与前后体词的辈分有关:前是后的同辈、小辈或辈分不明,“从小”指向“就”前,前辈分高于后,“从小”指向“就”后。  相似文献   

3.
焦点、语义联项与“不”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字否定句中,说话人着意要强调的焦点成分就是“不”的语义所指成分。“不”的语义指向有一定的灵活性,它的确定往往需要语义联项的共同参与。即使是以语法形式或语境表明“不”的语义指向的句子,也可以从具体的语境中离析出语义联项来。因此,除非语境清楚,逻辑明晰,“不”就有可能因语义指向失控或不明确而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4.
副词“都”有两个语用特征:表总括和强调;前者可以用“都1”来表示,后者可以用“都2”来表示。表总括的“都1”,其语义通常指向“都1”前面的成分。也有极少数指向后面的成分。表强调的“都2”,其语义指向或前或后。副词“都”的语用特征直接影响其语义指向。本文将讨论:一、“都1”“都2”的鉴别。二、“都1”“都2”的语义指向关系。三、“都”的语义指向歧义。  相似文献   

5.
比较汉语副词“只”和英语副词“only”的语用指向,可以发现汉语中主语前的“只”只能指向主语,主语后的“只”既能指单项,也能指多项联合体;英语中主语前的“only”指向主语,主语后的“only”可以修饰句子任何成分;主语前后的“只”存在着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才"字是一个有着复杂用法的副词."才"字句有典型的语义预设, "才"字本身也可触发非典型的语义预设,随着"才"字位置的变化(或前或后),所触发的非典型的语义预设可分为两类:一是用来表示主观大量;二是用来表示主观小量.  相似文献   

7.
表处所的“在”字短语和“用”字短语连用的两种格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动作方向和动作终点的次范畴意义上。而影响“在L”与“用N”位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语义指向、义序、动作的语义角色、语用、时序、意欲这六大制约原则。  相似文献   

8.
“原”“前”位置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在表示已去的人及其职务时 ,常将“原”字或“前”字或放在机构、地名前 ,或放在职务前 ,甚至在同一则消息里出现位置混用的现象。笔者认为 ,使用此二字既要照顾到民族语言的接受习惯 ,又要顾及讲话者的语义指向 ,并指出了汉英句法结构的不同。本文还讨论了“原”“前”二字的同异之处、在表达国内外的人或事时不同的使用倾向 ,分析了其中所蕴含的理性成分。提出了对“原”“前”使用的一些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9.
副词“只”的语义指向及其对句法变换的制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多角度对副词“只”的语义指向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由此造成的有关歧义问题,提出了两条语义指向原则:话题优先原则和邻近原则。文章还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只”的语义指向特点对一些句法变换的制约,并试图阐述了制约原因。  相似文献   

10.
限定副词“只”、“就”语义指向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和“就”是现代汉语中较活跃的两个限定副词,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对等。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只”的语义指向是单向的,只能后指不能前指;“就”的语义指向是双向的,既能前指也能后指。二、“只”的语义指向范围宽,“就”的语义指向范围窄  相似文献   

11.
在语义特征上,"连连"与"一连"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两者的共性在于广义上的连续性。语义特征上的个性体现为反复性与延续性、瞬间性与持久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在语义指向上,"连连"是后指单项副词,只能指向其后的谓语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而"一连"是后指多项副词,既可以指向谓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也可以指向数量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在Np”句中“在Np”语义指向不落空原则,描写“在Np”语义指向类型,并解释影响“在Np”语义指向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为 ,“自己”句法职能的复杂性主要与“自己”的语义指向和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有关系。或者再具体些 ,与语义的某些限定有关系。本文从动词的语义特征入手 ,分析“自己”的语义指向。具体操作起来可以有各种方法 ,我们认为 ,决定“自己”语义指向的根本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特征 :语境制约“自己”的语义指向 ;动词的语义特征决定“自己”的语义指向可能性———如果我们把动词的语义特征看作是一个由不同类型的过程、参与者和语境构成的可供选择的语义网络的话 ,那么 ,“自己”可能蕴含一种显性语义指向 ,也可能蕴含两种潜性语义指向。本文分别考察了“自己”呈现两种语义指向时动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语义指向分析使形式与意义在语法研究中更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分析了兼话短语前状语的种种语义指向.先分析兼语短语前的状语.其语义仅指向一个成分的单指状语,后分析状语的语义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分的兼指状语.并归纳出单指状语、兼指状语的语义指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在NL”的语义指向、语义功能分别对“在NL”置于主语前和置于主语后这两类句式进行详细的分类研究,并跨出单句的形式和范围,尝试将包含“在NL”的句式放在语篇中进行考察,全面揭示制约“在NL”在这两种不同位置的句法、语义、语用、语篇等因素以及这两种句式的对应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就”是现代汉语中较活跃的一个副词。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就”进行了分析。在句法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主要功能是对其后的动词性成分起限制作用,有时也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分句前起限制作用。在语义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语义既可前指,也可后指,且有时指向并不唯一,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17.
副词“幸亏”的形成经历了“词组→词”的凝结历程;分析该词句法分布,也说明句子主语的位置不构成对“幸亏”的“语义指向”的分析依据;“幸亏”始终指向句子的语义核心。  相似文献   

18.
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章探讨了语义指向理论的形成及其基本含义,从“指向”、“指域”、“指量”三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定语的语义指向状况。从指向方面看,有前指、后指、隐指和曲指四种类型;从指域方面看,有内指、外指两种类型;从指量方面看,有单指和多指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N1+在+NPL+V+N2”可以分化为十个歧义类例。“在+NPL”可以专指N1、可以专指N2、也可以兼指N1和N2、还可以在某些语用场景下专指N2或兼指N1和N2。“在+NPL”指向N1时,表示的是N1的定点位置,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受V的影响;“在+NPL”指向N2时,可以表示N2的起点、终点或定点,这主要决定于V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法律文本中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经 动词短语 后“,指出这种结构中的动词的语义在句中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谓语.当动词的语义同时指向主语和谓语时,句子可能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