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雨鑫 《辅导员》2013,(23):53-53
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的“懒”表姐竟然要帮我洗头,还美其名曰是“助人为乐”,我心里叫苦不迭:什么“助人为乐”,我昨天刚刚洗的,但表姐之命不可违啊.  相似文献   

2.
自省与自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孔子一贯倡导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说:“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如果言行不一,教育学生助人为乐,互相关心,自己却自私自利,对学生的困难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如何教育孩子助人为乐? 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但最近看到一些报道,帮助别人反倒被别人冤枉,比如扶起被撞的老人却被对方认为是撞人者。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要怎么对孩子说才合适呢?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絮语:“不像话”的事可以写进作文吗?一贯以来,写作文,好像总是要写“好人好事”才行。譬如,《记一个……人》,就仿佛一定要写认真学习的、助人为乐的或者意志坚强的人;《记一件……事》,就一定要写快乐的生日,帮助残疾人,克服困难什么的。当然,通过写这样的文章,让大家都来学习“好人好事”是很有意义的。然而,说实话,我们在写作文时,不知道是因为“好人好事”的“库存量”不够呢,还是没有真正懂得做“好人好事”的意义,反正这方面的“储蓄”不多。于是,不得不胡编乱造一些“好人好事”来写,结果写作时好像在说…  相似文献   

5.
郭明义与雷锋不是一代人,然而,郭明义却是地地道道的雷锋传人,他身上的雷锋元素具有当代价值。正像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所作的重要批示所说,“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是新时代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今年高考作文题一面世,不少人就说,又是写“做人”的题目,而且又是“助人为乐”的。其实并非如此。应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内容和形式都已远不是“助人为乐”式的传统作文了。下面结合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几次“助人”题材的作文,简析一下2002年高考作文的几个突破点。有关“助人”题材的作文,自恢复高考以来总共出现了五次:1.1979年是把何为的小说《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2.1982年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题作文。3.1992年是根据一篇清扫碎玻璃的短文作文。4.1997年…  相似文献   

7.
品德就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意识在一个人的行动、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比如:一个学生能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关心集体,这就是说,“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关心集体”的社会道德的行动准则成了这个  相似文献   

8.
山东师大附中校长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实名推荐的学生必须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社会责任感强,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绩仍是推荐的第一标准——“分数就是最好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恐怕不少读者还记得 :阿毛班上的李伟是个小小侦探迷,他最崇拜的就是英国的大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每每一讲起来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要我说,”才女偏偏故意不买这个账,“要是福尔摩斯现在身处中国,按照他的所作所为肯定是需要加以批判的,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你胡说!”李伟脸红脖子粗地大声争辩,“无论他到哪个国家或哪个时代,都应该是英名盖世,无可挑剔的,谁能批判他?”  “得啦,”才女不屑地说,“要是说破案方面嘛,他倒的确是有一手,也肯助人为乐。不过我们这里不是提倡‘以法治国’吗?从法律…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我们更要把这一传统发扬到惠及人民群众、惠及子孙后代的教育事业上来,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带着感情、带着爱心,把扶贫助学工作装在心中,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11.
美丽公告     
《小学生》2006,(5):42-42
亲爱的“把烦恼搞丢”栏目: 你们好! 我是一位深爱《小学生》杂志的四年级学生。我很早就看“心理成长”了。我很想解答2/3期合刊里面“烦恼侦察兵最新报告”,也想加入到“快乐反应小分队”里面,更想获得“助人为乐”奖。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大夫在“健康就在你的心里”专题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人要达到快乐,至少要做到三乐,即“知足常乐、自找快乐、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是对的,有的人正是不知足,明明身临快乐,却处处感到悲戚,何来快乐可言? “自找快乐”也是对的,有的人“杞人无事忧天倾”,不是自找快乐,而是自寻烦恼,自觅忧愁。此人  相似文献   

13.
作为直接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中学教师,应准确研究和把握新时期中学德育的特征,从而探索出对策。那么,新时期中学德育又有哪些特征呢 ?  道德精神的互存性。我国的道德教育,历来提倡传统的“助人为乐”精神。随着商品经济社会中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现代思想观念的渗透,带着某种功利性的助人为乐的观念出现了。所谓功利性,在这里并非指助人者的动机是带有某种功利性的,而只是指助人为乐者在做了好事之后,往往受到了某一单位乃至全社会舆论界不同程度的表彰和物质上一定的奖励。这种观念也被不少中学生认同。从新时…  相似文献   

14.
(演唱提示)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通过对“光荣花”的歌颂表达了对革命老前辈的敬仰以及少先队员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可以把它处理成表演唱。歌曲的中间部分要速度稍快,但也要快中求稳。副歌部分演唱情绪要饱满。  相似文献   

15.
邹兰娟 《甘肃教育》2005,(10):60-60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和行为,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敬师长,  相似文献   

16.
狗趣     
升格后作文给升格前作文的“趣”是示为“助人为乐,其乐无穷”——主旨鲜明而又积极。升格后作文开篇交代“示范性高中”——点明“以助人为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成萱 《江西教育》2007,(6):39-3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倡导爱国爱校、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共建和谐新风尚,近日,大型“献爱心、促和谐”暨江西城市职业学院“公益城院”系列活动在省教育厅、团省委的组织和领导下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助人为累     
人们读文章一般都是从题目开始的,一个好的题目就会吸引人读下去,本文就是如此。你看,作者仿照“助人为乐”,翻造出一个具有冲击读者眼球的题目——“助人为累”。读到此题目,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怎么是“助人为累”呢?是助人者累呢,还是被助者累呢?非得往下读不可。  相似文献   

19.
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导,行为就没有确定性,很可能今天做好事、明天犯错误受处分。因此行为训练应以品德教育为基础,首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品德教育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应该像其他学科教育那样分层次、标准由低到高进行。但多年来,品德教育一直是上下一刀切、不分层次。比如每年3月5日都有一个教育活动,就是学雷锋助人为乐,小学、中学、大学都搞。其实又有多少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真正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呢?这是一种道德境界,而且是很高的境界,有很多人都达不到。若改成“应该助人”,就成为道德观念问题,若不助人别人…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诸方面下工夫。其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文明礼貌行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并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一、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