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官员在媒介中的形象呈现,不仅关系到政府形象塑造和现代行政机制的有效运行,也关系到社会转型期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媒介对政府官员"雷人雷语"报道的定量分析,意在反思政府官员的媒介形象塑造与媒介素养的修得问题,也为媒介度量自身道德评判优位意识以及话语权的适当使用提供点滴参考.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社会舆情复杂多样,政府官员形象广受关注,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官员形象正在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总体,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政府官员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需要提升,大学生获得政府官员信息的渠道绝大部分来自网络,但通常会理性分析才做出判断。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具备关注政府治理行为的公民素养及反思社会问题的正义感。针对社会上有关政府官员的传言或小道消息,大学生们认为消除其不良影响的途径首先是媒体的公开报道和政府的及时通报。本文最后提出改变人们心目中对政府官员不良形象的有效途径在于政府官员洁身自好,政府部门强化监管,以及政府机构与民众积极沟通的态度与诚意。  相似文献   

3.
有法必依是普遍的守法原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公民,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必须知法懂法守法;二是作为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都必须做到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政.而重点在后者. 有法必依,首先,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照程序法的规定来进行行政管理,不得滥用国家权力,要严格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4.
唐丹 《新闻窗》2013,(6):85-85
公民问责是行政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权力监督活动。公民问责对于完善我国行政问责、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4,(12):10-10
依法行政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含义是,由法律给行政机关的权力划出严格的界限,任何官员不得越过这个界限。但官员如果越过这个界限呢?这就引出了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含义:公民可以将官员及其行政单位告上法庭。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6.
官员是国家形象最具代表者和直接体现者,官员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对官员形象的认识通常借助媒介的建构。作为新锐时政期刊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构建官员形象时秉持客观冷静的风格,坚持正面报道、中性报道、负面报道相平衡,为读者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官员形象。在具体操作中,坚持多角度立体式构建人物,力求通过官员进行制度层面反思,以求实现时政期刊自身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高官下马,短期的意义在于扭转此前抗击“非典”的被动局面,推进“高官问责制”,在国内外重塑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形象;而从长远来看,可以从根本整肃吏治,树立官员队伍的“民本”思想,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当前,"问责风暴"的强硬刮起,凸显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宗旨,说明党和国家全力打造负责任政府形象的决心。作为政府服务民众的一个窗口,强化档案行政问责制是时代的召唤,是档案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舆论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犹如空气和水一样渗透进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是公共管理者,它掌握着公共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分配权,自然而然,政府官员的政治和公共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媒的影响.由此,官员的形象与大众传媒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政府官员媒介形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问题"建构的新疆区域形象,是扭曲的负面的新疆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客观的新疆政治形象是新疆电视台的责任.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报道来建构政府形象,通过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来展示民众对政府政策及行为的满意与拥护,建构了一个执政为民、管理高效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视野中的政府形象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嵒  王亚男 《新闻界》2005,(6):66-67
一、对政府形象概念的界定 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可简称为政府形象根据政府育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政府形象也有广义和狭义上的理解广义的政府是指各国国家机关构成的整体,即人们通常所讲的国家政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机关等。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人们往日常生活中较广泛地采用政府这一狭义的用法。也就是说,广义而言,政府即国家,狭义而言,政府从属于国家。  相似文献   

12.
齐美煜 《新闻世界》2013,(7):307-308
【摘要】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反映了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也包括政府官员形象。一个亲民、爱民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廉洁、奉公、守法的政府官员。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政府官员形象塑造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塑造政府形象的同时将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信息公开的本质就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然而,当行政权的触角深入到个人生活领域,行政机关掌握了大量个人信息时,政府信息公开就必须考虑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权是一种最广泛、最经常和最直接涉及公民 权益的公共权力,作为一种相当活跃的公共权力,行政权通常具有较强的渗透性、扩张性和膨胀性,尤其是行政自由裁量权带有容易被滥用的潜在可能。相对于其他国家机关,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并且现行法律法规约有80%依靠行政机关执行。因而,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制约依法治国进程的“瓶颈”。实践证明,新闻监督对于督促和支持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在这个传媒发达的资讯时代,如何实现新闻监督与依法行政的有机结合,这个课题亟待新闻法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生产方式、学习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龙头,在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效率以及科学决策及宏观调控能力上也初显威力,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动行政创新、政务公开、反腐倡廉、展示亲民形象的具体举措。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 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总是相拥相伴的,网络技术无疑是政府信息化的物理基础,信息资源的应用必将反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是信息化建设的“双翼”,缺一不可。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开发中心,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和信息增  相似文献   

18.
城建档案馆是否应具有行政职能,档案界颇有微议.大家都知道,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全部管理活动内容的总概括.行政职能是政府依法对国家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管理所肯有的职责、功能和作用.它本质上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是代表统治阶级对国家进行管理.全国的行政组织是国家的各级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法定主体和核心.国家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依靠行政组织机构来推行.行政组织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区别,从性质和功能上看,企事业单位属于社会组织范畴,行政组织则属于国家机构范畴,企事业单位围绕着个别的或特殊的利益开展其功能活动,行政是谋求实现国家或整个社会利益.因此,在政府同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上,企业事来单位要按照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原则,将经营管理权下放到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各单位的事情由各单位自己管理,政府的责任是按照法规政策为企事业服务并进行监督.城建档案馆是文化事业单位,它不是党政机关,也不是它们的内部机构,它是一个独立实体,是永久保存城建档案资料的基地.从这一点上看,城建档案馆不应具有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19.
公民文化权利是公民融人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作为文化事业机构的档案馆,它的存在就是政府做出的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制度安排,馆藏蕴含的文化财富及自由、平等、开放、免费等职业精神决定了它是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重要且突出的问题,它是指法院受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界限,即可以受理什么样的案件,不能受理什么样的案件,哪些行政活动应当由法院审查,哪些不能被审查,或者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界限。本文针对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