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煦春 《教育与职业》2005,42(35):67-68
作为有着共同志趣、特长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社团,肩负着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特别是创造个性的重要使命。如果说学生社团所具有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多彩性等创造特质成为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理论前提,那么学生社团作为学科交叉、信息交融的媒介,深入实践、联系实际的载体和展示个性、自由论争的舞台则昭示着学生创造个性培养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具有独特性、不可重复性、相对封闭性、创新性等特点。正因为如此,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思想教育在人的个性培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促进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韦志成 《湖北教育》2003,(19):42-43
个性,指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综合性来看,个性的构成是一个系统,能力、气质、性格是个性的心理特征;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表现出个性的心理倾向;激情、心境、信心是其存在的心理状态。从独特性来看,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差异性。 中小学基础教育12年,如果人60岁退休的话,那么,它就占了人生有效光阴的1/5。这12年是学生生理心  相似文献   

4.
狭义地说,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在情感、意志、思想等精神方面与他人与众不同的特质,差异性是个性的最显著特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个性",也是人存在于社会的重要标志。从素质教育层面来说,试图抹杀个性是极不科学的行为,也否定了人性的基本内涵。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能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是衡量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本文以下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展开研究,并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学生个性培养的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发展学生个性是使其成才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个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个性的培养,一要有良好的氛围,二要在活动中展开,三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个性的理想阵地。文章从个性的特点、体育课发展学生个陛的理论依据、原则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现状切入分析,并就品德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几点措施展开论述,提出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优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个性多样化,培养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之所以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因为: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既要树立个性发展的思想,还要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考试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迈出切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个性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以及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方法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现代观念和意识、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善于驾驭顺境和逆境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具有良好个性的人。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影响极大。比如一个温和、理解、负责、有较高文化素养、富有…  相似文献   

11.
中专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努力学习的需要。笔者针对当代中专生普遍存在的诸如性格孤僻、自私、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自卑心理、行为偏颇、爱走极端等等不良的个性特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好中专生良好的个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泽国 《四川教育》2001,(10):23-23
所谓个性,从教育角度讲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生理素质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明在社会实践中所持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个性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自学、讨论”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 一、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独立地去认识、探究新知识,力争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本文仅就素质教育中有关学生个性品质培养的问题作粗浅的分析。    一、从个性内涵的特点和时代的需要看个性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这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和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形成的。个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性。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世纪的…  相似文献   

14.
马艳 《考试周刊》2010,(52):245-246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德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赵海燕  汪海民 《中国教师》2010,(Z1):171-171
<正>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使人个性的、充分的、健康的发展","人人都有独立不倚之精神,然后其人民能为国家与人类服务。"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于个性发展的呼唤和厚望。作文课是学生表达个性思想、张扬和形成个性的窗口,其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个性的、自由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个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可以说无个性就无获取;个性是学生人性、人格的表现;是学生获得创造、创新意识的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希望.强烈突出的个性,往往是重大发明和发现的前奏.因此,中学教育必须保护好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灵性和创造性也就等于扼杀了学生发展前途.所以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科学发展,没有社会进步.而数学教学,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进行开创性活动,因而更应充分保护、发展学生数学个性,并利用学生数学个性来积极主动获取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对接、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细胞”中的独生子女家庭迅速增长的特定历史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理应注入新的内涵。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新建的、具有36个教学班规模的现代化高级中学,办学伊始,我提出了“做人、求知、健体、报国”的八字校训。为什么以“做人”为首条?一方面固然是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另一方面还在于试图把“做人”当作一种学生个性品质来培养,促进学生从小皇帝式的“自我中心”型个性模式向“注重集体、实现自我”的社会角色转化。下面是笔者将“做人”…  相似文献   

18.
有个性才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美术作品是每个小学生表现自己个性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美术课应当走出封闭,单调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个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教育大省的省城,考察一所在当地蛮有名气的小学校,主人带我们参观一个被称为“个性空间”的大楼。进去才知道,所谓“个性空间”其实就是一个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弹琴、吹箫,击球、舞蹈,乍一看热热闹闹,可你再仔细看看,就感到有点不对劲。阅览室里,读书的学生有站的,有坐的,可站的都是同一个姿态,坐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尤其叫我们难受的是,席地而坐的孩子们一个个按照要求,不仅手里拿书的高度个个相同,而且连盘腿的弧度都是一样的。主人本来可能是向我们展示学生在阅览室里的自由,可这种统一的“自由”实在令人悲哀。我…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