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使用不合理、药物自身因素、长期用药、饮食禁忌等因素都会造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中成药时选择适当的剂量、剂型,才能增强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本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及合理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很大。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应加强用药过程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索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作实践及文献,浅谈一下常见的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问题。通过对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的论述及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用药的介绍,使人们知道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适当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6.
刘芳  王元胜 《西藏科技》2013,(11):51-52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类药物的输液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针对莫西沙星注射液静脉输入导致的输液反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例莫西沙星输注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反应,该药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后输入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最后均停止该药物输注,患者输液反应症状完全消失。结论静脉输液时要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间个体差异,及时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护士及时发现、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安全、有效、经济地选择降压药物是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口服降压药的合理选择、不同药物的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进一步强调了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药物是治病救人的媒介,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手段。影响合理用药的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80%以上的药品是在医院销售,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合理使用中药与抑制不良反应的方法进行综述。只有不断加强药物治疗学知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使药物治疗能有效、安全、经济和合理地进行。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药物,不能更改,不要看广告,广告上并不是药品的全部信息,容易造成误导。理使用中药复方配伍,避开不必要的配伍禁忌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如何合理使用中成药进行综述。使用中成药一定要遵循中医药理论,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剂型、合理的用量及用法同时也要注意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做到中成药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因此,用药必须安全、合理,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药物疗效,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严重的能将人致残,甚至引起死亡.因此消费者必须重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合理安排药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设社会热点药学问题讲座,增加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肩负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重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杭淇尔 《今日科苑》2007,(15):71-71
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的同时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所以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必须考虑到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潜在的致命性不良反应,如器官毒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做到用药个体化。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首选药物为氟卡胺、普罗帕酮和索他洛尔。这三种药物都没有器官毒性。索他  相似文献   

14.
对小儿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综述。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应按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选择。选用抗生素药物应考虑其有效性,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政府对百姓的用药安全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问题,也日显突出,根据国际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近13%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中国,药品不良反应在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而18.5%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茵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几百亿元以上。所以,如何引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已经成为我国长期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当导致耳聋,每年约7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死亡,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与成年人相比儿童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造成的药物性损害更严重。滥用、错用耳毒性药物是儿童后天致聋的主因,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在聋哑儿童中的占比为30%~40%,而发达国家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比例不  相似文献   

17.
对近年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探讨双黄连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用药安全性、效果及配伍方法、不良反应。结果发现双黄连注射液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容易发生颜色、PH值及不溶性微粒数的增加;与某些药物配伍后对血液中药物浓度、药效学有影响;与某些药物配伍时可发生配伍禁忌。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双黄连注射液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免降低药物效力或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质量稳定,疗效温和可靠,剂量易控,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中药无毒,近年来对常用中药的不起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目前临床上中戍药不合理应用非常普遍,同类药物并开,诊断和用药不符,药物之间相互拮抗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不仅在于药物本身的毒性,也在于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可以说凡是药品,就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下面就谈谈中药制剂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双黄连注射液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道数量逐年增多,这与双黄连注射液成分复杂、药物本身质量难以监控等因素有关。本文根据双黄连的临床用药说明书,对其成品的渗透压进行测定,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起配伍禁忌变化的原因,研究配伍禁忌发生的规则,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预防和减少注射类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方法:参照《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表》作为用药指导标准,根据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毒理反应作为配伍禁忌发生的原理。对两种及以上的药物进行配伍实验,以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理化性质及外观变化,热原反应,含量及微粒变化作为指标,研究注射类药物的禁忌配伍变化。结果:属于配伍禁忌类的药物较多,容易受到注射液使用时间、辅料种类、pH、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在用药时,充分阅读和了解新药的特性及药品说明书,谨遵医嘱。养成经常看配伍禁忌表的习惯,实际用药时注意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