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非常快,也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脚踏实地的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至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3.
关于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里叶老把两个“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多么重要。通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起来,这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6.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摘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7页。以下语录均摘自该书。)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如何帮助学生实现这两个“自能”呢?笔者在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索,并注意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一把金钥匙,可以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中小学生的知识、思维、方法、态度、个性、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一切语文素养不可能自主生成,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获得。而学生经验是作文训练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县城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笔者感触良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致友人的信中谈到的。欲达到这些目的,自己读懂课文,要从"提要求、授读法、查效果"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钱海荣 《现代语文》2010,(9):113-115
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要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怎样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呢?叶先生又说:"唯在启发导引"。这里且不说作文,在阅读方面究竟怎样"启发导引"才能得法呢?我认为要着重在培  相似文献   

13.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乃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呢?  相似文献   

14.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又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讲读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裨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去阅读文学名著呢?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益的课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了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有好多项,其重点内容,也是要学生能读书、作文。其他各项也大都只能是学生在读书、写作中实现。而现在学生的主要问题恰恰是读书、作文。小学生大都不在读书上下工夫。初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不喜欢读书,干脆不读书;不喜欢作文,不会作文,干脆不练作文。高中呢?据报道,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的这句话,内容丰富,含义深刻,不仅指出了语文教育的目的,而且阐明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本人认为,叶老所描述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才是写作教学应追求的理论目标。“自能作文”的根本意义在于“不待老师改”。试想,“不待老师改”,那该是多么理想的目标啊!其一,这个目标是真情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真情,要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周波 《生活教育》2014,(7):118-120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写作等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助于写作能力的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圣陶  相似文献   

19.
读的训练应达到的三个要求呼和浩特市师范附小杨政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语文教育书简》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相似文献   

20.
小语教学要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山西省教研室武振江1.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许多语文教学专家的共识。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咱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吕叔湘先生十分赞同叶老的思想,指出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