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油层保护技术降低GD827块稠油井注汽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内江科技》2007,28(8):126-126
本文针对GD827块敏感性稠油井注汽压力高的问题,应用了以高温防膨和pH值调节为主的油层保护技术.实施3口井的效果表明,对于敏感性油层,该技术具有降压效果明显、成本低、施工简便等特点,在孤东油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克兢  姚兰芳 《内江科技》2009,30(1):100-100
通过对王庄油田沙一段油藏进行研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薄层稠油油藏的散热规律,根据由藏性质特点.对注汽强度、千度、速鹿及注汽量等参数进行研究及优化.从而提高薄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本文以王庄郑41块为例介绍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在注汽过程中的热损失研究应用.从而为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张秀舟 《内江科技》2007,28(9):111-111
在对孤东油田稠油注蒸汽井防砂和注蒸汽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注蒸汽井出砂的规律和产生汽窜的原因与特点,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防砂与注蒸汽转向功能一体化的材料,在孤东油田现场应用试验2井次,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风岩 《金秋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风岩 《今日科苑》2009,(20):76-77
针对三塘湖油田西峡沟区块中浅层低渗稠油油藏特点,确定蒸汽吞吐开采方式。通过优化注汽参数优选注汽和采油工艺,形成配套开采技术,并在2口井进行矿场试验,A21井油汽比0.48,A4井注汽1500m^3,产液1565.2m^3。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技术在埕东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胜  严丽晓  李灵 《内江科技》2009,30(7):84-84,190
埕东油田西区Ng44为一个典型的底水稠油油藏,是2008年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区块。试油试采表明该块常规生产油井初期产能较低,直井生产含水上升较快,水平井热采开发效果较好,因此产能方案设计采用水平井整体动用。本文介绍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油藏产能建设中水平井的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酸洗技术、注汽热采技术和井筒举升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储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8.
徐海港 《内江科技》2012,(3):116+92
乐安油田草20馆陶组砂砾岩油藏作为国内外少见的构造岩性稠油油藏,受原油粘度高、层薄等的影响,各项指标均处于热采筛选标准下限,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在草20馆陶组开展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形成并完善了水平井精密筛管防砂完井及油层保护、酸洗、注汽。举升等稠油开采配套工艺技术,取得了突出效果,实现了稠油区块的高效开发,成为稠油上产的主导手段,这对水平井在低品位油藏热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东升 《金秋科苑》2010,(20):109-109
孤岛油田稠油区油层砂岩以细砂岩、粉细砂岩为主,地层砂粒度中值一般为0.1~0.15mm,自上而下逐渐变粗。防止地层出砂是开发孤岛稠油区块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孤岛油田稠油油藏注汽井主要采取注汽前高温涂敷砂、注汽后砾石充填防砂(绕丝管、割缝管等)工艺,防砂成本高,占井时间长。研究和应用先进的防砂技术,以简化作业工序、降低热采井防砂成本、缩短占井时间一直是防砂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王刚  胡一华  唐武 《内江科技》2010,31(4):84-84,19
陈373块稠油油藏具有油层薄、埋藏深、出砂严重、原油粘度高且纵横差异大、天然能量不足、水敏感性强等特点。本文以陈373区块热水+化学剂驱开发效果为例,重点分析如何有效补充油层能量、减少注汽热损失、提高油井产能等问题,为该类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技术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平井技术是90年代世界油田开发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2007年孤东采油厂部署稠油油藏水平井28口,在油田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孤东油田是胶结疏松的砂岩油藏,地层极易出砂,尤其对于稠油区块的水平井来说,防止油层出砂已成为维持油井正常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近年来,孤东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块多数为厚度较薄的普通稠油油藏,因此相应的稠油工艺配套技术直接影响到新区产能建设的实施效果。在产能方案的井位设计中注重工艺配套技术,积极引进并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显著地提高新区产能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伟  黄海英  刘甲红 《内江科技》2008,29(5):121-122
为了高效开发坨82块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在分析坨82块油藏开采技术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于坨82块油藏开采中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了优化配套,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实践表明,采用针对性强的射孔、防砂、注汽、井筒举升配套稠油开采工艺技术是高效开发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关键,坨82块稠油油藏开发实践对科学合理开发同类稠油油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垦东32断块热采井产量占到该块总产量的70%,随着08年区块加密调整,12口水平井注汽投产,热采规模不断扩大。本研究从区块油藏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吞吐井开发效果与室内研究,对注汽参数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注汽参数与区块储层特征相配套,最大限度提高吞吐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陈庄薄层稠油油藏层薄、油稠、出砂严重、天然能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油藏注汽压力高、热损失大,产能低、递减快的状况,通过开展热采防砂技术的改进、注汽工艺的优化,CO辅助热采、水平井双管注汽试验,形成了适合陈庄薄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开发配套技术应用模式,为稠油规模继续扩大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对今后同类型油藏开发2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进一步热采吞吐开发,稠油区块进入蒸汽吞吐多轮次开发后期,面临着油汽比低、含水上升快,周期短、套损井增多等问题,部分井区难以满足油田经济开发需要。其余深层稠油、边底水稠油因为注汽效益差,目前基本不注汽,维持低产。近两年研发了稠油活性高分子降粘剂,弥补传统降粘剂的缺陷并解决现场生产难题,且该技术具有成本较低、节约能源、安全环保、施工周期短以及无需动管柱等优势。截止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河口厂应用14口井,累增油6200 t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孤东油田KD641区块,原油粘度高,原油性质相对较差,常规注水开发效果较差的特点,为了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在分析了可行性后,在该区块的7口井中应用了无杆泵采油方式——射流泵,该工艺对开采零散稠油区块有较好的适应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胡心玲  梁肜林 《内江科技》2010,31(8):115-115,103
八面河油田面14区沙三段通过结合工艺技术进步,实施层系细分、注氮调剖、注水井分注等多种调整手段,使区块舍水上升得到有效控制,储量动用状况与水驱趋势明显变好,采收率进一步得到了提升,改善了特高含水初期稠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稠油油藏是孤东油区的重要油藏类型,其动用石油地质储量占全区的16%,标定可采储量占全区的10%,主要采取蒸汽吞吐的开发方式,部分单元采取蒸汽吞吐+间歇蒸汽驱开发。稠油油藏开发初期主要采用参数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地质综合研究法标定可采储量,开发中后期主要采用注采关系曲线法、递减法标定。从应用效果来看,注采关系曲线法和递减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反应开发实际,但递减法是稠油油藏可采储量标定方法最终选择,而初始递减率及递减段的选取是递减法标定可采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孤东油田三区是孤东油田整装多层砂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单元自1985年8月投入开发,先后经历了注水、二元复合驱开发,2013年1月转入后续水驱。针对单元层间矛盾突出、储量控制和动用不均衡、常规手段调整效果差等问题,结合油藏特点,在剩余油研究的基础上,对单元实施了层系井网矢量重组,重建开发体系,取得显著效果,使整装老油田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