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捍卫童年     
每个人的身世中,都有一段能够称得上“伟大”的时光,那就是他的童年。泰戈尔有言:“诗人把他最伟大的童年时代,献给了人类。”或许亦可以说:孩子把他最美好的孩提岁月,献给了成入世界!童年的伟大即在于:那是一个怎么做梦怎么遐想都不过分的时段,那是一个有能力让孩子相信梦想可以成真的年代……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能给父母和亲人留下的最珍贵礼物、最难忘的纪念,就是他遥远的童年了。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少年,他出生在一个很偏远的山区。小时候,他每天随父亲兄长在椰风蕉雨中挥汗如雨,忍饥挨饿,在田间地头不辞劳苦地辛勤劳作。读初中时,他有了三个超越凡人的梦想:一是当一名作家;二是去埃及;三是娶一个漂亮的妻子。这三个梦想便成了他的人生目标。有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父亲烧水,愤怒的父亲给了他一记耳光,并喝斥他说:“我保证你这辈子去不了埃及。”十多年后,这个满脑子梦想的少年心想事成,成了著名作家。第一次周游世界时,他便去了埃及,站在埃及的金字塔前,他给父亲写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道:“我一直…  相似文献   

3.
一个成功的人,他从不会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一个辉煌的人.他的目光总会凝视远方。高瞻远瞩;一个成大事的人,他的视野总会超出人们的想象.高屋建瓴。  相似文献   

4.
明朝末年,有个县遭了灾,村民们推荐全村最聪明的一个老者去报告灾情,希望官府能减点税。老者来到县衙,县官问他:“小麦收成了几成?”老者答:“五成。”“棉花呢?”“三成。”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离奇的故事。小军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他的故乡,成了第一个骑在牛背上的大学生。毕业后,他也曾努力过,想到外面去闯荡一番。经同学介绍,他到过不少地方,但每次与用人单位一接触,他便被无情地否定了。在那些大学生铺天盖地涌进的大城市里,他显得太渺小了。食宿无着的小军在花完父母寄给他的那点血汗钱之后,最终打道回府了。小军就这样成了村里的一大新闻。乡亲们时常谈论他,父母亲则不时地责怪他。 下面是小军的叙述,从他的话中也许你会了解他有今天这样处境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鬼才贾平凹     
见过贾平凹的人都说他不像一个作家,朴实、温厚而近乎一个农民,甚至有人误以为他“冒然顶替”,闹了笑话倒也成了佳话。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关中汉子,却被海内外文坛称为“鬼才”、“怪杰”,在文化界掀起一个又一个旋风,使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他的身上,倒应了两句中国的古话:“大智惹愚,大巧若拙。”  相似文献   

7.
蒋蓝 《内蒙古教育》2007,(2X):42-43
公元前540年楚国的襄成君刚授爵位的那天,穿着华丽的衣裳,被随从们簇拥着来到河边。楚大夫庄辛刚好路过,他拜见完襄成君站起来,想和襄成君握一握手。握手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一种“乱行”。襄成君大怒。庄辛见了也有点不自在,他转身去洗了洗手,给襄成君讲了一个鄂君子的故事:某天,鄂君子坐在一条富丽堂皇的刻有青鸟的游船上,  相似文献   

8.
小猴学艺     
在森林里,住着爱学习的小白兔,爱吹奏的小熊,坚持锻炼的小鹿,还有一只小猴子。小猴也想学一样本领,他看见小兔天天写作文,就想学写作。开始,小猴觉得写作文蛮有意思的,可是后来,他越写越不耐烦了,心想:写作文太麻烦了,还是学别的本领吧。小猴看见小熊在吹喇叭,也拿了一个学着吹。他看见小熊吹得一点也不费劲,可自己怎么吹也吹不好,心想:吹喇叭太难了,还是学别的本领吧。后来,小兔成了作家,小熊成了音乐家,小鹿当上了运动健将,只有小猴什么本领都没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想学到真正的本领,那就一定要努…  相似文献   

9.
习惯与人生     
20世纪60年代,苏联要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在挑选宇航员人选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把鞋脱了下来。他觉得:“这么贵重的飞船,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在他的推荐下,这位年轻人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他就是大家熟悉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可见,成功有时就是从适时脱鞋这样的好习惯开始。  相似文献   

10.
“罗森塔尔效应”,源自一个“谎言”成真的故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前往一所偏僻学校考察,事毕,他在当地老师送上的学生名单上,随意地圈上了一些学生的名字,说:“他们的智商很高,将会大有出息。”事隔一年,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该校.发现他的预言已成事实:那些被圈选的学生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绩。这个事例,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十年。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品学兼优的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言下之意是:父亲这样,我再不努力,就更没有人看得起我了。  相似文献   

12.
那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延续求学的方式,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六十多岁了,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的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有一次,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一个中国人、一个葡萄牙人和一个美国人相约,他们各自拿出本国的好酒给大家品尝:英国人拿出了威士忌,法国人拿出了人头马,中国人拿出了茅台,葡萄牙人拿出葡萄酒,而美国人两手空空,他拿来一个杯子,将各国的好酒搀和成XO,奉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玛洛·托马斯读小学四年级时,全班男生都穿长裤,唯独他穿短裤。于是,他成了同学取笑的对象,晚上回家他向妈妈提出想穿长裤的要求,妈妈问他:“告诉我,你为什么想穿长裤?”他说:“因为四年级的所有男生都穿长裤。”母亲站起来问道:“拉尔夫,你长大后想成为领导者还是追随者?”  相似文献   

15.
一个来自广东偏僻乡村的孩子,从一个洗头工开始,成为杭州最有名的发型师之一,及至最有名的发廊老板之一。在杭州美发业,他似乎成了一个行业人奋斗的楷模,他的发展历程,是该行业人员的从业缩影:出身平凡,却靠后天努力获得成功,聪慧、坚韧、能吃苦,对事业追求永不停歇……他的名字叫阿伟。  相似文献   

16.
认同的力量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男孩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男孩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男孩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  相似文献   

17.
又一批新生入学了。一天下课后,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身旁一个声音轻轻地叫我:“老师。”“什么事?”我应了一声,只顾埋头工作。“老师,这节课我表现怎样?”我一扭头,看见一个矮墩墩、胖乎乎的小家伙正仰着头注视着我。是小泽,一个有点淘气的男孩子。他上课不注意听讲、爱玩闹,记得第一天上课还走错了班级。不过今天他在课堂上倒是挺乖的,我放下手中的笔夸奖说:“你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在课堂上不是表扬你了吗?他咧开小嘴乐了,一个劲儿地说:“太好了,太好了!”看见他两眼笑得眯成一条线,我忍不住想和他多聊几句。…  相似文献   

18.
认同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男孩子在拿坡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男孩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男孩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  相似文献   

19.
阿雨热线     
阿雨热线,沟通无限,原来心与心可以如此贴!阿雨:   我是一个离异女教师,走出婚姻的误区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安宁的生活,工作也越来越顺手。可是近来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位家有妻女的学生家长向我表示了好感,我委婉地拒绝了他,但他仍然死乞白赖地纠缠我,扰乱我的生活。我只好想方设法躲着他,但总觉得不安全,现在我连他女儿也十分讨厌了。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又实在想不出好办法,请阿雨为我指点迷津。   成晓丹 成晓丹老师:   你好 !我也接触过一些老师,也常跟他们谈到学生家长的情况,他们往往把与自己的工作有密切联…  相似文献   

20.
今年暑假的一天,表姐来到家中,带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表姐说这是她小叔子的孩子成。成的父母在去年遇到了一次意外的车祸。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他的母亲就不行了,他的父亲奇迹般地活下来,但双腿却不能再站起来了,就这样孤儿寡父生活。平时吃饭穿衣什么的,就依仗表姐了。我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孩子:身材瘦小,文静清秀,细长的眼睛里透着聪慧,静默中有股倔强,极像他的父亲。表姐低沉着声音指着成说:“就数这孩子可怜,母亲去世,父亲瘫痪,初中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现在要自己养活自己,真不容易啊!”霎时,屋里静下来。望着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