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单元教学,就是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写作、语文常识三部分按一定的要求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各单元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几个单元构成一个学期的教学目的,全套中学课本又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符合大纲规定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在教法上,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在每个单元中通过一两篇范文的讲读,带动其他课文的自读,给本单元的写作教学提供某一方面的示范。在单元教学目的的统领下,把阅读、写作,语文常识三者结合起来,把讲与练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样,单元教学就有了很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强烁 《甘肃教育》2002,(7):48-48
所谓单元教学,就是语文课本中的阅读、写作、语文常识三部分按一定的要求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各单元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几个单元构成一个学期的教学目的,全套中学课本又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符合大纲规定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所谓目标集中,顾名思义,就是在一节课里,或在一篇课文教学里,教师选择一至两个知识点或训练点做为教学目标,力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这里须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教师选择的教学目标不能多,多了就不是目标集中,而是目标分散。第二,教师选择教学目标一定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有一定价值,有一定份量的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教学目标,且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第三,教师要有坚定的达标意识,确定了教学目标后,就要在课堂上集中力量,运用恰当的方法,带领学生实现目标。目标集中应该说…  相似文献   

4.
李保良 《天中学刊》2001,16(Z1):106-107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挖语文课文的美育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谈选编中学语文课文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部、国家教委颁布的几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选编,对选文在德育方面的要求,以及选文的删节和加工等问题,一般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多年来,我们的课文选编工作,就是以教学...  相似文献   

6.
谈谈阅读的目的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宋子江最近一次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规定了明确的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学习重点,这些要求和重点也就是阅读训练的目的。这种做法又启发我们对阅读目的作进一步的思考,对阅读训练作进一步的改进。我们在道理上是明确了“练习阅读不只是练...  相似文献   

7.
黄光硕先生在《中学语文教材改 革探索》中谈到:“所谓单元教学,就 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 中其他课文的自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单元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听说训练,语文知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阐明了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位;也说明了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 单元教学优于单篇教学,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几篇教材的共性出发(兼顾个性),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8.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把单元作为教学单位,每个单元又分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根据要求,在教学时间上,课内自读课文只安排一课时。如何实现自读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我在自读课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进行点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门捷列夫说:“要全部把握住,需要比较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比较的课文要有可比性。一个单元的教材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这就使自读课文和讲读课文具有可比性。比较点拔,既能激发学生对自读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够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较理想地实现单元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能否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教学是否能达到一定目的、取得一定效果十分重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步骤:一是确定教学目标;二是明确如何实施教学目标;三是反思设计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一、要确定教学目标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语文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交给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读能力。 (一)先讲单元基础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了解文言文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结构,了解古今词汇的差异。课本每单元后都有单元基础知识和训练,所举例子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来达到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实践中我认识到,课文是教师倍以进行英语知识教学、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载体,要整体理解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为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好必要的准备.天终达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一、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通篇课文,整体上理解一将课文的知识结构、故事憎节和人物形象,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理解课文的能力。具体操作过程:(呈)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用英语提出带有…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最费时、费力但又收效甚微的。笔者认为,作文指导不是从读到单元习作要求才开始的。早在学习一个组元的课文之前,就要明确本单元习作要写什么。要想为学生的习作提效,有效训练非常必要。下面笔者结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四单元的作文要求,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其途径是什么?方法又有哪一些?本人通过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拟提供以下几点认识和做法,同同行切磋。 一、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因文而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乃至一本语文书或一套语文教材的教学重点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大纲》要求。既要考虑到语文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顾及到思想教育的渗透和政治教育的落实。其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并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而要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就要“因文而异”,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就思想教育而论,下列各组课文的侧重点当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蒋勇 《学子》2014,(10):40-40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诱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兴趣,就要让学生明确目标,从而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比如,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先简介该单元的阅读知识与要求,提出本单元课文的特色、重点,概括本单元讲读和自读的阅读目标,唤起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欲望。又如,在单篇课文教学时,可用短小的故事,或名言佳句,或直接用实物,把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精讲”与“善练”是实现发展智力,提高教学效果这目的的两个重要方法及手段。所谓“精讲”,就是要精简每一课时的讲授内容,精简每一篇课文的进授内容,避免面面俱到,增加学生从知识到智力的转化时间。实现“精讲”,首先要教师能综观全局,即以教学大纲为准,将一个单元内容、一个学期内容、甚至初中或高中的全部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联串起来看待,将所有课文中重复的知识点概括归类,从而确定每一学期、每一单元、每一课课文的教学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结合不同  相似文献   

16.
祝剑亮 《考试周刊》2012,(16):32-33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当前人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一、明确的教学目标引领有效教学。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一定要先明确自己这堂课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的。因为这决定着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的方向与路线。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等因素确定好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部编版新教材双线组元的结构与单元教学整体设计,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视野,并有课程建构的意识.教学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整合教学资源,确定每一篇课文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以及怎样教,要注重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目标统整,既看到内容主题的显性线索,又兼顾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谈选编中学语文课文的几个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部、国家教委颁布的几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选编,对选文在德育方面的要求,以及选文的删节和加工等问题,一般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多年来,我们的课文选编工作,就是以教学...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比较注重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而对单元教学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现行中学语文通用课本尽管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但各册课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将课文按文体特点组成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体现了教材和教学的规定性、阶段性。如果游离于单元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写作教学理论匮乏,能力训练偏差,写作实践盲目、写作教学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写作教学违背创作规律等误区,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要走出语文教学的困惑,关键是走出教学的误区。要明确写作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开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归写作教学的本来面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改革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使中学语文教学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