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无锡大力推进吴文化、古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业呈现出从传统景观旅游到文化休闲旅游的新趋势.通过分析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无锡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提升无锡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彰显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析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无锡有着良好的发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优势,众多的旅游资源是无锡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和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一环。为使无锡成为中国旅游强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注重旅游产品错位发展、打造休闲观光生态游等发展旅游业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与旅游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而旅游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在旅游业逐渐发展成熟和重视文化的经济性质这两重机遇下,文化旅游成为创新竞争方式。三明是一座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城市,但也存在城市形象不鲜明、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不高等问题。在顺应"以文化为内涵"的城市发展趋势下,三明应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塑造文化旅游品牌,并形成文化旅游多样化系统,以此构建三明市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后,我国旅游业有了较大进步,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当今旅游发展应研究的重点方向。长春市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长春市旅游业中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现象的调查和评析,着力阐述文化是旅游业的精神内含,以及分析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博资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近年来文博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文章以鞍山市为例,系统分析了鞍山地区文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文博资源与旅游业融合且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即统一整合、有效规划、细化特色品牌项目、打造科学文化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6.
无锡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各大旅游城市重点发展的一种高品质的专项旅游产品.因其具有巨大的财富效应和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行业关联性与带动性,逐渐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本文从会展旅游的内涵出发,结合无锡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无锡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为无锡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风筝都”——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发展文化旅游,就需要文化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潍坊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是研究、发掘潍坊文化,进行品牌城市建设;加强潍坊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整合山水、文化旅游资源;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出发,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潍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即文化资源开发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矛盾凸显,忽视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研究和区域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文章指出挖掘具有潍坊区域特色的文化内涵是破解旅游文化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是促进潍坊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实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工作中,应当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构建以专项文化事件为切入点的目的地旅游形象,加大区域旅游文化宣传力度,培养文化旅游人才,促进潍坊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西走廊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尽管近年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其他省区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在旅游的开发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创造特色,发展城市旅游是河西走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河西走廊城市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河西走廊发展城市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贺州民俗资源异常丰富,对民俗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必将促进贺州旅游业的发展,并为贺州打造优秀旅游城市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四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景区文化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和营销,构建景区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因素在现代旅游活动中地位的上升和影响的日益扩大,历史文化类资源的旅游开发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分析和梳理历史文化类资源旅游开发的形式及其经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红山文化主题公园、打造红山文化景观廊道、建立红山文化数字博物馆、开发红山文化参与型旅游产品等方式对红山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红山文化资源,更能丰富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滞后,且开发利用率较低,旅游纪念品市场总体匮乏的现状,已成为影响山西旅游业发展的软肋。以晋祠为例,通过提取晋祠的图形和色彩元素,探讨晋祠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新,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具有晋祠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云南新平县戛洒镇土锅寨的土陶制品逐渐成为当地特色旅游商品,成为代表花腰傣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土陶文化"。其产品与工艺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造型与品种的多样化、采用混合原料等等。同时,土陶技艺的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村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利用“名人”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强化特色,塑造旅游精品,提高知名度,是顺德旅游业的必然选择。李小龙乐园在开发“李小龙”的名人资源,创造旅游品牌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旅游给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带来很多冲击。居民和游客是旅游业的两大主体,其对旅游发展的感知能深刻反映旅游的品质并左右其发展趋势。然而他们往往对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比较重视,对抽象的文化资源缺乏认识,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影响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章以西南四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旅游地为例,定量分析了“主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差异性和趋同性。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比居民强;双方的感知重点体现在物质文化层的正面感知上,在负面影响上的感知差异较大;不同特征的“主客”对该影响的感知也存在差异。文章据此提出正确引导、调控和疏导“主客”行为,减少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襄阳旅游企业规模壮大、国内和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跟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经营状况差,资源开发欠整合、缺特色、乏创意,旅游形象模糊等方面的问题.为振兴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需要做好重塑旅游形象、整合市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加大景区创建、延长旅游产业链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发展旅游业循环经济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环境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选择。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颇富盛名的、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区,在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加重、部分资源短缺、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探索大理旅游持续发展的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本理论与河东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从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资源是旅游的基础,文化资本是可以再生产的文化资源,而旅游正是对文化资本再生产的延续.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核心是把事物感官的“象”与体验的“意”做到完美结合.旅游的最高境界是游客与景点的一体化交融.所以,旅游景点开发必须把景点文化资本特征与游客自我舒适、性情陶冶等旅游目的有效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