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骨龄自动评价系统研究过程中,对X射线图像中的手腕骨有效分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为了解决棘手的手腕骨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合理简化传统PCNN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图像的灰度迭代阈值确定PCNN的迭代次数,实现了对手腕骨有效分割,分割结果优于OTSU算法、分水岭分割算法、阈值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2.
邹晔 《科技广场》2007,(5):139-140
本文详述了用灰度阈值分割和梯度差对车牌进行分割处理的过程,介绍了灰度阈值分割理论以及梯度算法,并用于车牌的识别检测中,有效地分割目标和背景,实现了车牌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16,(3):135-136
针对图像分割中难以分割出精准的目标以及分割速度较慢的情况,使用狼群算法优化Snake模型中的能量函数,逐渐找到目标的位置点。实验表明:该算法避免Snake模型中的能量函数早熟引起的过早停滞在目标伪边缘上,分割出来的目标在精度上有所提高,分割的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图像冶金腐蚀区域准确分割的方法。在冶金腐蚀区域分割的过程中,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分割处理,由于腐蚀区域边缘不规则,造成无法准确获取腐蚀区域的缺陷,影响了冶金腐蚀区域分割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冶金腐蚀区域分割算法。采集冶金图像,并对其进行初始化处理,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对图像像素进行增强处理,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对图像中的冶金腐蚀区域进行分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算法进行冶金腐蚀区域分割,能够有效提高分割的准确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跳水运动视频中的人体运动目标分割问题,提出利用颜色信息进行运动目标检测和分割的算法。首先采用色相和亮度两个彩色分量加强图像中的颜色差异,使用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同时结合RGB颜色空间启发式肤色聚类,确定运动目标所在的连通区域,从而完成首帧运动目标的自动检测。在后续帧的处理中,以数学形态学方法进行自适应运动区域预测,运用改进的OTSU算法,提高了分割速度。实验表明,本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复杂背景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实现跳水运动目标的分割,且对运动对象的快速运动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牛非接触测量中的识别与分割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牛图像识别与分割方法。此方法对牛的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获取连通域并对连通域进行筛选,实现牛的识别和定位;然后依据识别信息对图像进行裁剪,最大限度地减少背景的影响。采用区域生长法和K聚类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并向坐标轴投影,依据投影信息对图像进行分区。在不同区域选择两类算法中的最优结果作为输出,组合后获取最终分割图像。此方法对牛的头部、腿部、花纹部分和阴影部分均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7.
指纹图像分割的目的就在于把背景区和前景区中的不可恢复区分割出去,利用统计特性的算法,以达到提高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对指纹图像的实时处理速度,保证系统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17)
目前,大多数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模拟退火等现代化算法来分割木材。而在实际排样过程中,使用单一的算法往往得不到最优方案。故本文根据不同排样问题的复杂程度,建立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木板排样优化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并利用Matlab、C++进行编程求解,得出不同生产条件下板材的最优分割方案和最大利用率,易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9.
车道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图像分割,而图像分割的基础则是自适应阈值的确定。本文针对车道检测系统对比了不同的自适应阈值算法,并采用物理模型仿真的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了这几种算法的特性,最终确定了一种各项性能指标均较优的自适应阈值算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将基于二维Otsu算法的分割方法应用于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背景区域的漂白处理中及保护目标区域的方法,并对一维和二维算法进行了比较。首先构建二维直方图,然后利用二维直方图建立二维Otsu算法,并对大壁虎脑切片彩色图像进行分割,最后恢复分割完成的二值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彩色特性。这一方法在生物医学彩色图像处理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同时,本文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普通彩色图像处理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兰伟 《人天科学研究》2014,(10):130-131
验证码字符图像分割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机器能否正确识别出验证码。针对验证码字符图像分割策略不同,通过研究投影分割法、连通域分割法、最短路径分割法3种验证码字符图像分割技术,分别探讨其特点和应用范围,给出了Web验证码3种分割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待分割图像中存在灰度不均匀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区域信息的活动轮廓模型。该模型引入函数提取图像局部区域信息,以增强光照不均匀条件下弱目标的识别能力。另外,通过结合测地线主动轮廓(GAC)模型和Chan-Vese(C-V)模型的优点,该方法对弱边界和模糊边界有较好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模型在灰度不均匀场景下具有良好的分割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任燕 《科技通报》2012,28(4):206-208
主要研究了均值聚类图像分割问题。针对传统的聚类图像分割算法对图像地分割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C-均值聚类快速图像分割新方法。本文采用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图像分割边缘清晰,分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14.
Semantic image segmentation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from image processing where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have been applied with great success in the recent years. It deals with pixel-wise classification of an input image, dividing it into regions of multiple object classes. However, CNNs are opaque models. Given a trained CNN, it is hard to tell which information encoded in the input image is important for the network to perform segmentation. Such information could be useful to judge whether a trained network learned to segment in a plausible way or how its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For a trained CNN, we formulate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extract relevant image fraction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We try to identify a subset of pixels that contain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one selected object class. In experiments on the Cityscapes dataset, we show that this is an easy way to gain valuable insight into a CNN trained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Looking at the relevant image fractions, we can identify possible limits of a trained network and draw conclusions about possible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5.
图像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使图像退化,质量下降,对分析图像不利。图像的平滑或去噪一直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论述了在空间域中的各种数字图像平滑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图像恢复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内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结构张量包含有图像的邻域结构特征,借助这些信息可在降噪的同时保持图像边缘的细节特征。运用此技术的算法在经典的图像恢复操作之后增加了对图像的平滑,降低了噪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恢复的图像在峰值信噪比以及视觉效果上都有明显提高,基于卷积的快速运算也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一些常见的图像超分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张量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和插值处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的单幅图像超分辨处理方法,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通过对标准图像库的图像进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保持原图像中丰富的高频信息,提高图像分辨率,而且图像主观上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客观上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是超分辨率图像处理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启云 《情报科学》2002,20(5):503-505
本文从图像格式、图像加工与处理和图像检索技术三个方面论述数字图书馆与图像。  相似文献   

19.
全波段CCD系统可广泛用于军事、民事或者刑事图像的摄影及提取分析,它的波长介于200nm-1200nm的光谱范围,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通过将不可见光图像实时转化为可见光图像,并实现低照度情况下微弱信号的采集以及高质量图像的采集和处理(需要注意不同光强对图像清晰度的还原有巨大影响作用),使得全波段CCD系统具备了地形地貌扫描、痕迹探查、文件检验、全息摄影和图像处理于一体的强大功能。文章概要介绍了全波段CCD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在影像判读技术方面的应用,并选取实验波段CCD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图像增强技术有直方图处理、平滑处理、尖锐化处理等。图像增强技术是为了某种应用目的去改善图像的质量。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归纳为:以灰度映射变换为基础的空域处理和以数字滤波方法为基础的频域处理。介绍了图像的线性灰度变换技术,利用Java实现了图像的灰度变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