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研究《陌上桑》,说罗敷夸奖的“夫婿”是一种“金头蚕”。有人研究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说它的意蕴在于暗示人们在社会的风雨中青春容易消逝。对《最后一课》,有人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读它;对《蚊子和狮子》,有人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它;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有人从法学的角度来理解它;对《捕蛇者说》,有人是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阅读它;对《死海不死》,有人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析它;有人读《孔乙己》,欣赏它的“蒙太奇”手法;有人读《醉翁亭记》,品味它的“镜头”之美……这就是用视点变换、角度变化的手法来研究事物。  相似文献   

2.
李开 《语文知识》2009,(2):87-90
《左传新论》的学术定位是新时代的经学,它通过对先秦“轴心时代”文化史的考问,全面揭示《左传》这一历史文化名著的内涵。它的学术视角是:从有周官学、诸子学、《春秋》逻辑参照看《左传》。它充分运用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非常重视出土文物对《左传》的研究价值;它重视科学的抽象,重在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机理的揭示,不拘囿于具体故实的演说和词句的考辨,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形态学思路。由它的居高的学术成就,可推知它的不凡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新青年》是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讯炮,是主帅。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奏出了前所未有的激越篇章,这篇章成为大革命的序曲,它塑造了一代新人,这代人则塑造了历史。遗憾的是,人们对它的评价,还只停留在它的反帝反封的作用上,而忽略了它的办刊宗旨,内容及其影响的一贯性,统一性。这就是《新青年》对五四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影响。这不是它的某个侧面或横断面,而是研究《新青年》中各个问题的基础;是贯穿所有主张的线索。沿着这条线索思考,我们对《新青年》的主张及意义将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吕氏春秋》等,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有许多古典神话的纪录。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其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物形象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读过很多励志书,最喜欢的要数《哈佛家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令我折服;一次次富有哲理的透彻分析,令我重燃斗志;一句甸温暖友善的话语,使我纠结的内心归于平静……《哈佛家训》像老师,给我谆谆教导,《哈佛家训》像朋友,和我倾心交谈;《哈佛家训》是甘泉,滋润心扉,《哈佛家训》是良药,苦口婆心。它重新燃起了我对幸福、对人生、对事业的更多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琵琶记》在明清时期是经典,支撑它成为经典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同,社会精英对它的艺术性的赞赏和社会大众对它的广泛接受。然而在当代,尽管社会精英仍然对它的艺术性推崇备至,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因对它的主题思想的认识有了保留而放弃了对它的积极支持,大众也因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改变而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于是《琵琶记》这部经典名作便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7.
高考是根据《考试大纲》和《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对考生进行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特点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生物课本是根据《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系统表述生物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它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具有其它学习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三生物复习时,  相似文献   

8.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以下简称《选读》)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若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学知识一问三不知的话,是不可思议的。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如《高级英语》、《翻译》、《写作》等不同,它有自己的特色。首先它的内容是全新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英语文学的知识;其次,它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深,学起来比较困难。很多同学看了一遍又一遍,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正在修订中,这是一件大事。其一,《标准》实验稿在实施两轮以后,它的优缺点都凸显出来,“完善”它的时候到了;其二,《标准》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成果,而且关乎青少年的健全发展,理当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其三,它是中学教师的主心骨,学科的健康发展也指望它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样式。它对称、均衡,活泼生动,雅俗皆宜,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以下所拟的几幅对联,都是由小学语文课文题目巧妙组合而成,既体现了对联的形式特点,又尽可能地照顾了课文内容和对联内容,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二字对《林海》,《草原》。《争画》,《打赌》。《看雪》,《观潮》。三字对《七色花》,《五彩池》。《梅花魂》,《高粱情》。四字对《海上日出》,《草原》《夕照》。《群鸟学艺》,《小马过河》。五字对《和时间赛跑》,《向命运挑战》。《老公公》《争画》,《两小儿辩日》。七字对和七…  相似文献   

11.
论《四六丛话》的学术价值与骈文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梅的《四六丛话》是一部很有学术价值的骈文理论著作,它收集资料最完备,并且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骈文思想。它注重骈文与《文选》、《楚辞》的关系,对骈文的起源、形成及发展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对骈文的形式与艺术也提出了不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Tao杌闲评》前绍《金瓶梅》,后启《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是明清世情小说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链条。它对《金瓶梅》的继承主要表现在立意和多层次塑造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它对《官场现形记》等谴责小说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官场黑幕的暴露和笔法上的痛快淋漓的谴责两个方面。抒情写意性则是《Tao杌闲评》体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王鑫《高等数学》是电大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内容多、难度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它又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课程。尽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跃发展,但《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却十分稳定,它是一门很成熟的课程。对这样的课程进...  相似文献   

14.
《空山灵雨》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散文诗集之一,它与《野草》、《画梦录》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和审美表现方式。《空山灵雨》是融合多重宗教文化思考的人生寓言,它对理解许地山等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思想以及加深对宗教文化本身的认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志异》风行逾百年,摹仿赞颂众,顾至纪昀而有微辞。”在众多的摹仿中,《萤窗异草》算得上是一部力作,评论界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尤以对它的成书年代和作的关注为更多,几乎每篇评论《萤窗异草》的章都会涉及到成书时间和作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家意见比较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湖南怀化作家邓洪顺推出的中篇力作《金秋是个梦》(以下简称《金》)为编辑们慧眼识珠,发头条(96年10期《湖南文学》)入选大型文学选刊(97年1期《中华文学选刊》),决非偶然,仔细阅读过后感觉到它简直如鲁迅评价白莽《孩儿塔》所说的:“是别有一种意义在。”自改革开放以来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获得了它本世纪以来的第二个辉煌。它与以鲁迅为代表的对世纪初叶中国文学的第一个辉煌遥相呼应。在前一个辉煌里,产生了杰出如鲁迅的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关照(以《阿Q正传》为代表),对中国知识分子命运与心灵的关照(以《狂人日记》、《…  相似文献   

17.
从《论语》、《孟子》谈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用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上古经典名著《论语》、《孟子》中广泛撷取论据,充分地证明了它使用的普遍性,探索了它的规律性,并为其建立了鉴别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的开创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说文》学巨著,它开启了《说文》学中六书问题、部叙问题、释例问题等专题研究,同时它还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说文》注释本。《说文解字系传》的问世标志了《说文》学的诞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说文解字系传》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话与重建》是吕进继《中国现代诗学》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学术力作,它重点阐述了吕进近几年来对诗歌和诗学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对《对话与重建》的分析,论述了它在诗体重建和诗歌精神重建等方面对当下诗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准书》作为《史记》“八书”之一,其体例可追溯至《尚书》中的训体文。《平准书》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训”这一文体,从题材内容来说,《平准书》专门记载了汉代武帝时期的经济货币政策,这是对《尚书》解说知识和政治劝诫题旨的扩展和突破;从思想观念来说,它体现着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这是对《洪范》篇的继承与应用;从文本形态来说,司马迁革新了《尚书》训体文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式,这是对《无逸》《高宗肜日》等篇的创新发展。《平准书》的体例源于《尚书》,但又远远扩大了其断代式的思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