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长期以来,滇越边民就以地缘为条件,以亲缘、族缘为纽带进行着跨境交往活动。云南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直接接壤,国境线两侧边民往来不断。根据动因,可将当地边民的跨境流动分为政治型、经济型和社会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正>卢鹏(1980. 7-),男,湖南平江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长期在红河哈尼族地区和中越边境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工作,并围绕"边民跨境流动""国家认同""边疆稳定"等问题进行研究,先后分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下滇越边民跨境流动与边疆稳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边疆民族跨国流动与国家认同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越哈尼族跨境流动与边疆稳定研究"、中越国际合作基金项目"云南与老街地区跨境民族关系研究"等9项,先后参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0余项。  相似文献   

3.
中越边民互市,带动边境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依托边境市场缓解越南北部山区的贫困,提高了边民生活水平。中越边境地区的彝族边民参与到边民互市的场域,通过互市彝族边民搭建了更为稳定交易网络,双方彝族边民的接触,促进边界彝族文化交流和碰撞,促进彝族边民的文化及民族身份的认同,也增强了彝族边民的国家归属意识,有利于两国彝族边民的国家认同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越边境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越两国均重视边境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两国的边境政策在系统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中越两国边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云南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促进了中国边境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导致中方部分边民不满情绪和跨境犯罪等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生活在云南红河州与越南老街省、莱州省等中越边境地区的哈尼族跨境流动频繁。中越哈尼族之间不仅有良性的跨境流动,同时还存在诸如跨境犯罪以及跨境比较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等问题。只有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才有助于维护边疆社会的稳定,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全面深入发展,出现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反映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惯用语。以与中越两国关系有关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分析归化与异化在这些惯用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探析归化与异化在中越关系惯用语翻译中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准确翻译中越关系惯用语,有利于促进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边民跨境通婚状况调查——以云南中缅边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缅边境边民跨境通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且被边缘化的群体——"无国籍女性"。通过实地调查走访,探索新形势下,中缅边境边民跨境通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客观分析"无国籍女性"的婚姻家庭现状,将有利于边境沿线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中越跨境民族之一,但在越南被识别为两个民族,并根据中国民族识别标准,越南彝族可分为倮倮、濮拉、尼苏三个支系,文化大同小异,主要生活在越南北部与中国毗邻的省份,人口1.5万人.因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经营及彝族内部的军事活动,由滇池腹地迁徙而来,最远可以上溯到三国孟获时代,迁徙形成彝族边民的分布格局,也形成彝族边民文化特色和回归性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9.
李翠霞  裴氏莺 《广西教育》2022,(12):8-11+33
本文从中越职业教育融入RCEP合作的视角出发,分析越南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中越职业教育合作的现状,并就未来如何加强两国职业教育的合作进行探讨,提出先期中越双方可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和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以下合作:联合设立中越边境特色专业和课程,服务中越跨境劳务合作;对等设立分支机构,构建中越职业教育合作命运共同体;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实现职业教育和“走出去”企业在当地的协调发展;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进职业教育战略、政策和机制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0.
中越边民通婚历史悠久,对隔界村的调查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通婚情况不尽相同,近年新增的"跨国婚姻"以同族通婚为主,有低龄化特征,且均为"非法"跨国婚姻。跨国婚姻的产生是文化、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边境村落治理影响深远。建立良好的边民通婚机制,保障跨国婚姻有序有效,对边境村落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拓宽与加快桂越经贸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华侨华人是桂越交往关系的一个主体,通过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对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华侨华人在桂越经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加快桂越经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12年,越南政治改革出现新动向;经济发展总体不容乐观,越南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基本完成了2012年的各项经济任务;社会民生保障继续得到重视,文化及教育有了新进展;继续推进以"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关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开端,中央苏区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改造并利用中国传统社会广泛存在着的约定成俗的民间互助行为、创新并发展马列主义合作理论的结果,是作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与经济动员策略而在苏区发展起来的。就苏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革命战争、经济建设、资源动员的关系而言,苏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成功地利用了赣南闽西地区乡村既有的民间互助习惯与行为,有效地动员起中央苏区民众投身农业生产与商品流通,充分调动了苏区民众参与革命、支持革命的积极性,有效集约地动员了苏区颇为紧缺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4.
激进主义是泛指那些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生的推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正统的西方经济学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现实和现存的国际经济关系采取批判态度,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经济学流派。激进主义虽然存在着种种缺陷,然而,即使是正统经济学有时也不得不承认,作为经济学及其他有关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流派的延续和思想史中的一个重要运动,激进主义以其特有的方式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方面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人,特别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5.
越南作为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自1986年“革新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进展迅速。其中国会改革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国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政治成本,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分析越南国会改革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draws from ongoing research into the practices and processes of activist researchers. It discusses social relation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located outside of academia with/in social movement milieus. Focusing on the politics of research in people’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in the Philippines, it builds on interviews with activist researchers. It argues for a Marxist theory of praxis which insists upon the unity of thought and action, contending that research and organizing in this context are mutually constitutive and that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se movements is dialectically related to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experienced in struggles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justice.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越南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深重的国家之一。由于海平面上升、洪水、旱灾的频繁发生,越南的农业、渔业、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都受到严重威胁。本文对此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高校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尽的责任和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韩国参与越战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64年以后,应美国的要求,韩国5次向越南派兵。1966年至1973年间,在越南的韩军一直维持在近五万人的水平上。为此,美国以工资、津贴以及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形式向韩国支付了大笔"佣金"。这些额外的外汇收入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经济"奇迹"的动力之一,而赴越韩军也因此成为美国变相的雇佣军。  相似文献   

19.
Education and Economic,Political, and Social Change in Vietn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 among history, education, political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Vietnam. Vietnam has a long 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a literate culture. The evolution of Vietnamese culture and society is characterized by both persistence and change. 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istence and change have been profoundly affected by education in Vietnam. In this paper major external influences on Vietnamese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Chinese Confucian influences, French colonial influences, Soviet and US influences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mor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global influences as Vietnam has become part of the global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gimes. The importanc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f “doi moi” (economic renovation) introduced in 1986 is seen as resulting in a major transformation in Vietnam.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Vietnam’s future and its goals of developing a modern economy through a prior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 through a distinctive Vietnamese educational system, drawing eclectically and creatively on diverse external influences.  相似文献   

20.
中越边境贸易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发展迅速,但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盟次经济合作区等超越地缘界限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扩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影响了中越边境贸易的走势。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以"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为主要代表的东盟次经济合作区与中越边境贸易进程的联系,论述了区域性经济合作对中越边境贸易产生的周边地区贸易传导、贸易差额区域分布、贸易业务转移及一体化程度等衍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