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试论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尼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长期迁徙流动的民族,主要生存于险峻深邃的封闭自然环境中,各支系间形成相对独立的内部文化实体,非文字形态是哈尼族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缺乏本民族自己创制的语言文字,这使得哈尼族形成自己独特的口传文化,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只能通过非文字、语言形态进行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迁徙史诗是哈尼族文学史上的明珠,记载了哈尼族在迁徙中逐渐发展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特质。通过对哈尼族迁徙史诗民族认同功能的分析,更清晰地认识迁徙史诗在哈尼族民族主体精神建构以及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哈尼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历史,服饰是其特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相对增强,哈尼族平日着装日趋汉化,但在本民族重大的节日,他们仍遵循传统的礼仪和穿着。对哈尼族老、中、青、少的十月年服饰进行田野调查和描述,为研究哈尼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文化内涵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郭晋勇  路敏  柳永禄  李冰 《文教资料》2011,(20):61-63,16
中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宗教是永远存在的民族意识,哈尼族宗教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对红河州哈尼族经典古歌《烟本霍本》传播进行研究,对其英译,并进行评述,供大家讨论,以加快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和谐文化因素,这些和谐文化因素贯穿于哈尼族的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哈尼族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实践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具有积极作用的价值观念,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吸取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哈尼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因素进行挖掘和研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现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的翻译。哈尼族文化有着其独特的一面。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对红河州哈尼族经典古歌《烟本霍本》的传播进行研究,对其英译,并进行评述.供大家讨论,以共同加快促进红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民族文化大国,民族文化十分丰富,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翻译是跨文化的翻译。哈尼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其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随着对外开放旅游的发展,哈尼族文化亟待向外翻译宣传,以促进云南西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哈尼文化的知名度。本文着重讨论对红河州哈尼族“祭母节”节日文化的理解和翻译,供学界同仁交流,以共同加快促进红河州经济和哈尼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红河州哈尼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文化人类学阐释。在哈尼族先民的迁徙、自然环境、原始宗教、民族庆典、生产生活及社会制度构成的文化生态环境中造就了哈尼族勇武、雄健、彪悍、勤劳、朴实、聪慧的民族性情,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具有鲜明梯田稻作文化与山地水文化特征的哈尼族体育文化,在现代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透视着哈尼族的世界观、体现着哈尼族时自然的敬畏、彰显着哈尼族的民族性格和展示出哈尼族的审美情趣等内涵.曾在历史上发挥着陶冶民众情操、加强民族团结、强化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今天仍然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理念、促进社会稳定和推动本民族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民族 ,各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对汉族文化的吸纳。哈尼族吸纳汉民族文化大致经历了从朦胧到明朗、无意识到有意识、个别到群体逐渐普及、循序深化的过程。其间既有哈尼族的主动吸纳 ,又有汉文化自身的辐射和渗透 ,二者相得益彰 ,推动了哈尼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文史籍记载,哈尼族地区汉语文教育开始于元朝。分布上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有利于哈尼族学习汉文化;哈尼族土司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加强汉文化的教育;儒学教育的长期影响及历史上哈尼族没有创造哈尼文字等都在客观上促进了对汉语文的学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40年来汉语辞章学研究的成果,强调要学习、弘扬吕叔湘、张志公的精神,抓住汉语辞章学中带全局性、原则性的问题作深入的研讨,促进汉语辞章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13.
按照“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为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乌兰夫一贯高度重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起这可从四个时期来考察:内蒙古自治运动时期的“开拓、启蒙”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改进文字”的工作时期;蒙古语言文字“空前的发展和提高”时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恢复和巨大发展时期。乌兰夫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思想中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语文意识缺失,“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何提高大学生语言规范意识和文字运用能力受到广泛关注。校报编辑既是文字工作者,又是育人主体,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工作性质决定其在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立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略论陈独秀的语言文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一生与语言文字有不解之缘,其研究特点表现在激进的语言文字观,独特的语言文字研究视角,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三峡地区,除了大族——巴族以外,还有其它许多民族。在三峡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在风俗习惯、生产手段、语言字、服饰化、饮食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卡多话是哈尼族卡多支系人所说的一种语言,属于哈尼语碧卡方言,其使用人口约有18万。近2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卡多话呈现出一种衰退的趋势。围绕卡多话的衰退现象,从语言使用的现状、词汇能力以及语言本体的衰退表现三个方面来论证和揭示卡多话衰退的现状,并探究其衰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形式批评,立足回到文学自身.对"文字"的批评,是他形式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他所说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他认为文字创造应该完全;"文字"运用与言语运用可以实行转化,提出以口语造"意境";"文字"与言语转化的中介就是作者的深切体验和技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执法部门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力度不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滞后,使用范围局限。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依法行政,加强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