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是社会文化建构的把关人和守门员,在社会文化建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因此,编辑主体必须在其稿件的审理过程中实施宏观控制,即政治导向控制、价值倾向控制和学术质量控制。为此,编辑主体必须努力做到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对社会文化的宏观把握与控制;加强哲学修养,提高理论思辨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编辑主体的知识结构得到提升和优化,加强编辑选择过程中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份学术刊物的编辑,应具备一定的学识与较强的主体意识。编辑在不断地掌握编辑专业知识和其它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将会提高自身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哲学修养使编辑善于准确地把握稿件的脉搏,作者的思路;指导作者从更新的角度挖掘老题材。主体意识在编辑活动中起统帅作用,在处理稿件,发现新作者,引导和培养作者,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主体意识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编辑的学识与主体意识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才能使编辑工作趋于圆满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关于学报编辑人员的几个素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是高校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报建设尤其是重视学报质量的提高,应当是高校科研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而要提高学报质量,就必须提高学报编辑人员的素养,如:对编辑工作热爱和献身精神;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意识、广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语言修养.深厚的文字修养、全面的技术修养、科学修养等。  相似文献   

4.
编辑删改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删改作者的稿件,不应该看作编辑工作者的权力,它是出版单位赋予编辑工作者的应尽职责。编辑删改的所有内容,本质上都是编辑实施出版目的和审稿意见对作者的要求。由编辑工作者直接改稿,其实践理论建立在出版单位实施出版的效益原则上,因为从主客观条件上说,编辑比作者本人更能贯彻文化传媒对稿本的修改意图,或者是传播的效益要求在时间上不容许翻来覆去地由作者完成修改。修改稿件应保障作者的著作权,这就要求编辑工作者不仅有较高的编辑学养,而且要有尊重作者、科学严谨的编辑作风。  相似文献   

5.
论学报编辑的自我修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是高校的学术期刊,作为学报的编辑,应有较好的自我修养。表现在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较高层次的知识修养和高尚的编辑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素质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常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具备多能力、多元化的编辑能力。这是科技期刊编辑最主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本探讨编辑修养的各种因素,对编辑应具备的政治修养、知识修养、学修养和人格修养进行讨论,并结合市场经济下的新形势思考编辑修养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学报编辑工作的严、细、实、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辑工作极为严密,要求编辑人员具有缜密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要求编辑在选择稿件时要严格把关,做到按质论稿,择优录用;在修改加工稿件时,要做到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甘当无名小卒,甘为人梯;在进行版面设计时,要精心设计。严、细、实、活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初审是关涉稿件“生死”的关键环节,编辑应切实把握好内容要真实、观点要新颖和论证要充分的初审原则,认真审慎地处置初审稿件。加工是对拟刊发稿件必做不可的一项工作,编辑须按编辑出版规范的要求,针对稿件存在的问题,采取合适的方式,作出精当的修改。  相似文献   

10.
编辑稿件过程中意义变形是伴随着编辑对稿件进行字或内容的修改而必然产生的结果。分析研究编辑工作中的意义变形现象,探讨其根源及其预防措施,对于编辑工作树立正确的读观,尽量减小或消除意义变形的发生,提高编辑质量,进而提高刊物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