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2015年6月以来,《秘密花园》的引进引发了成人涂色书市场销售的火爆.本文分析了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涂色书畅销的原因,对于后续涂色书的跟风出版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后《秘密花园》时代”涂色书的发展提出了笔者建议:即定位由减压转向文化诉求,加入中国元素;形式由平面转向立体;要挖掘作者资源,培养原创精品;进行细分市场品牌化营销;跨界融合,拓展涂色书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2015年的台湾出版业,总体来说,图书销售状况冷冷清清,没几本人们记得的畅销小说,出版人也哀鸿遍野,除了二月份推出着色书《秘密花园》的出版社可以开怀一笑,其他出版人大概都是苦撑居多. 2015年之所以没有特别显眼的畅销书,原因无他,二月出版的着色书《秘密花园》带起了一波着色书热潮,一直延烧到九月份左右,出版市场上无人能敌,众多出版人纷纷退让,书店里全都是无字着色书的天下.  相似文献   

3.
2015年下半年,以《秘密花园》为代表的涂色类图书引发了读者狂热的追捧,《秘密花园》高居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5年度图书排行榜榜首。本文旨在通过对涂色书热销案例的分析,讨论涂色书畅销的原因、市场前景等问题以及涂色书热卖所引发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秘密花园》使成人涂色书成为国内出版的新热点。涂色书的独特之处在于:相对高雅的娱乐功能满足了读者减压、怡情的审美需求;半成品性质的产品提高了读者参与的积极性;线上线下的互动推动了信息的传播与品牌的打造;传播与使用的分离强化了读者的购买行为。涂色书未来可围绕定位、原创、跨界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辑絮语     
在自我决斗了几个回合后,我还是走上了《青年记者》主编的竞岗演讲台……一切的责任还要继续,一切的压力还要承负。人如果没有了压力,是否会在轻松中走向懒惰?甚至迷失自我?我不想懒惰,也不想迷失自我,所以我甘愿承负工作中的一切压力。在这个承负的过程中,会让我拥有更多的生活积累。我看重这份积累,这积累对我真的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冯威 《出版广角》2016,(3):46-48
《秘密花园》中文版2015年6月一经出版,一鸣惊人,成就了2015年的书业,也标志着新一代出版人完全浮出水面。本文以问答体形式,探寻2015年畅销书《秘密花园》的来龙去脉,揭秘其成功关键,以期为出版业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传播学经典公式“选择的或然率”为分析公式,分析成人涂色书《秘密花园》热销的原因。从施拉姆“选择的或然率”公式来看,选择的或然率=报偿/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即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求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即内容的易得性和使用的难易程度。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他们之所以选择《秘密花园》一书,在于报偿较高,费力程度低,因而选择的或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立伟所著<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2007年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初印5000册,当年12月又重印2000册.重印,当然是因为卖得好.一本学术书重印的秘密在哪里呢?再次阅读之后,我悟出一个道理:新闻传播学术,即使不是浅尝辄止,也完全能做到耐读;新闻传播学术,也不一定那么枯燥沉闷,完全能做到好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首次接触到天宇的神秘后,一段尘封34年的航天秘史也被激活了,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次秘密选拔预备航天员的经历.这次选拔进行得很秘密,事后没有很大反响,所以从未引起过外界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感受影像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当兵,人生的第一个打击是当兵没有当成,记得当时招兵的人都已经来家访了,与我父亲"相谈甚欢".但由于文革中父亲有一些"问题",最后被拒绝.遭受第一次打击后,我1968年被下放到建设兵团,当时涉世不深,思想比较单纯.非常努力地工作,干农活、收小麦、背山火,很艰苦,十七岁不到,体重不到一百斤,扛的麦子一袋160斤,黄豆200斤,扛不动也得扛.1970年入党,提了干,还当了副连长.  相似文献   

11.
阅读的末日     
《出版经济》2021,(4):6-8
"为什么现在还要盖图书馆去摆书呢?"最近在一场图书馆大会,有一年轻的未来学家含笑问了这问题. 为什么还要浪费宝贵的空间去收藏无以计数的纸本印刷品呢?这些简简单单就可以贮存在一片小之又小、历久弥坚的芯片里了.硬是要读者出门走远路到图书馆,先是要等,看看要的书在不在,要是在就还要自己扛回家,借阅期限还不长,何必呢?有成千上...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只蜜蜂飞进一间房屋里,透过玻璃窗户看到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于是,第一只蜜蜂便使尽全身的力气往花园飞去,结果,一次次撞得头晕眼花,至死也没有到达花园;另一只蜜蜂则顺着窗户拐个弯,找到了通向花园的门,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花园。  相似文献   

13.
什么书好卖“什么书好卖?”这是出版圈里常问的一个问题.仔细考虑,不能不说这是个伪问题.因为任何种类的图书,都有好卖的,也都有不好卖的.即便是做同一种类图书的同一个编辑,其研发的图书也有的好卖,有的不好卖.例如,当下整体上看,文学类图书和少儿类图书市场表现远远好于其他类别的图书.然而,文学类图书,我们看到了畅销的《百年孤独》、《青春》等,但谁也不能否认,也有更多的文学类图书成为库存.少儿类图书中,儿童文学表现最好,儿童科普类图书市场平淡,但是《第一次发现》、《最美的科普》同样卖得风风火火,可以说市场表现超过了大多数儿童文学类图书.  相似文献   

14.
小企业难做,大企业更难做,因为知名厂商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成功路走得越多压力也就越大.上面我们看到了一家国内IT企业的成功案例不妨再来关注一些所谓的国际知名企业.他们做得真如他们的承诺一样好吗?难道他们没有失败过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失败的呢?  相似文献   

15.
诗意城市     
一本书、一套书,犹如一个个具体的人物,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人,不可能给人留下印象.没有个性的书也一样.要不,弄得人云亦云,看起来全都似曾相识有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近年来一直是个热点话题.六七年前同行相逢必问数字出版做得如何了,一般都说正在“洗脑”;同样的问题,两三年前听到的大多是“已经想明白,开始转型”;当下几乎所有的出版单位都说,“我们有数字出版项目”.全国数字出版的微信群里,活跃的群员不时发布新产品信息,求合作、做推广,一看便知所在出版单位动作频频,风生水起.也有不少出版社长期悄无声息.若要问到底运营得如何,许多出版人还难有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坦率地说,目前数字出版已然进入到转型升级深化的阶段,两极分化初现.  相似文献   

17.
正如编者所言,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图书馆境况不好.不是什么秘密,是现实.敢于面对现实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态度.那么,基层图书馆到底不好到哪种程度?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基层图书馆人是怎样面对困难的?又是怎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带着这些问题,我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图书与情报>杂志"馆长的故事"栏目的每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8.
金融海啸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场灾难来自哪里,又将走向何方?我们又将如何面对?《金融海啸与我何干》一书回答了这些疑问。文化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无形资产,美国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全球5根脐带的输血,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根。本文选编自该书。  相似文献   

19.
赵燕 《北京档案》2004,(9):38-39
中国人首次接触到天宇的神秘后,一段尘封34年的航天秘史也被激活了,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次秘密选拔预备航天员的经历。这次选拔进行得很秘密,事后没有很大反响,所以从未引起过外界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可能终其一生随波逐流,犹如在汪洋大海中划船,却不知停在哪一个港口一样。但为什么许多人设定目标之后,却无法实现呢? 设定目标不等于实现目标 从前看了许多教人成功的书,照书中指示在每年初列下一年的目标,但往往在一年结束时发现,整年目标责任一个都没有实现,是那些书教得不对吗?否则怎么都无法实现呢? 因为,只有设定目标是不够的,要采取有效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