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在梳理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影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的因素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因素、主体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和标准因素,这五个因素相互作用、互相渗透,共同影响我国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工作。通过以上研究,以期本文可以为深入推进大数据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工作提供启示或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晓萌  任越 《兰台世界》2016,(12):48-50
当今社会,随着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系列思维,成为各个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强化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重塑核心竞争力的主流方式。本文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为切入点,剖析了大数据时代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其共建共享的现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对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使其成为解放发展企业生产力的新生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档案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意识有待提高 受传统管理模式与思维惯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机构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档案信息服务上还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条块分割”的弊端尚未割除;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有待更新,“重藏轻用”的思想依然作祟:往往寄期望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不主动参与档案信息资源共建;仅关注本机关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而漠视全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只强调档案信息资源网络设施的投入力度,却忽视整合完善具有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致使信息高速公路上‘车少货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设面临着种种隐忧。  相似文献   

4.
企业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应引入系统论的管理方法,实现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文件标准化管理体系;要加大档案大数据信息的研究,通过创建档案数据基础云等措施,解决数据的归档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完善档案信息化的核心与焦点问题之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档案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各功能系统之间实现业务协作、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发挥效能、保障安全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当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建设档案资源为重点,抢  相似文献   

6.
农村低保档案管理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来提高信息数据的处理能力,加强内部管控与监督,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只有拓展档案信息的服务功能,加强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建设,提升档案信息的风险管控能力才能提高档案服务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加快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已成为档案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从资源建设、服务平台构建、模式选择、工作方式等方面分析其实现路径,并对相关重点项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锐 《中国档案》2006,(6):12-14
完善档案信息化的焦点与核心问题之一是实现档案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是档案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各功能系统之间实现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发挥效能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当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建设档案资源为重点,抢抓机遇,加快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步伐,提升档案事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对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审视了信息生态系统对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分析了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并提出实现少数民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措施,为加快少数民族数字档案共建共享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彤 《津图学刊》2003,(3):56-58
本文对古籍文献的MARC格式著录规范进行了研讨,以期推进古籍书目数据标准化的进程,保障网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立足个馆,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强调以整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建设原则、结构理论、资源补充、资源组织、资源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当是: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实施的核心在于实现其标准化.标准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及包括档案信息系统在内的所属各功能系统之间实现业务协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保障安全的重要前提与客观基础.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电子政务实施与档案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容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档案馆与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协作共建,就是要构建一个集档案、图书等文献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并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体系,实现档案、图书的资源共享,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服务.高校档案馆与图书馆协作共建的具体措施包括:协调馆藏,资源互补;协作开展用户培训;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引进图书档案管理系统、加强人才和技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不断加大,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网络环境的发展,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因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利用需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应当注意到,在将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具有明显社会性的公共资源,理应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而努力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在一定原则指导下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在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下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深入探讨高校档案资源在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中的独特性以及共建共享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首先,分析高校档案资源的多样性和高信息价值,突出了其在高校运作与管理中的重要性。其次,论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高校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剖析在共建与共享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最后,提出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主体协同机制、健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等解决方案,以促进高校档案资源的更好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7.
储华 《档案管理》2023,(5):12-14
充分挖掘和利用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资源,发挥其基础信息支撑作用,有助于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围绕实现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共建共享目标,分析档案数据协同治理结构体系和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协同治理实现路径,提出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开发利用推进策略,探讨档案数据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向,以助力发挥交流合作人员档案数据资源赋能社会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宁燕 《档案》2011,(2):47-50
面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爆炸式增长的数字数据和日益严重的“数据孤岛”现象,在档案资源共享的要求下,没有严格规范的数据标准,就不可能有标准化的数据,不可能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更不可能成功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日渐凸显,我们不能再忽视数据标准化对档案资源共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略论书目数据全信息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已成为发展趋势。实现全国范围的文献资源联网,书目数据的一体化、标准化是使读者无论走进任何图书馆或书店,都能够通过图书的外观标准设计及物理信息准确快速地进行检索查阅的关键。ISBN的实施是书目数据标准化的开端,CIP数据的实施促使书目数据标准化发展,CALIS是书目数据标准化的可靠依据。为了实现书目数据的全信息还应当增加在版色标和在版书标。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界元数据被定义为: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结构化的描述。由于元数据提供对档案信息的结构化描述和科学的组织,从而使得档案信息实现快速检索、永久存储和标准化传递,因此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