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来自英国牛律市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的Angus Phillips主任、Adrian Bullock副教授看,以及著名的英国版权代理人Toby Eddy 先生来到北大,与北京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的学者及业界精英共聚一堂,队“版权贸易及出版新趋势”为主题进行了探人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私立华北学院是由蔡元培等人创办于北京的私立大学,诞生于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北洋政府时期,先后经历私立华北大学、私立华北学院、私立华北文法学院等时期,在北京(北平)艰难办学。抗战期间,私立华北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坚持在北平办学的大学之一,北平和平解放后,该校并入来自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及其他学院。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之一——来自解放区的华北大学,其历史资料丰富,研究论文和著作颇多,但是关于私立华北大学的历史资料相对欠缺,相关研究匮乏,甚至在一些文章中有将这两所大学混淆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北京(当时叫做北平)《世界日报》为了向文化教育界纵深发展,吸引更多的读者,一九三五年一月起,约我写《学人访问记》,逐日在教育新闻版发表,每日一千多字,至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开始,报纸停刊时止,陆续访问了六十多位学者,写了近百万字。那时北京是文化城,学校林立,不要说中小学,就是大学也是全国最多的城市。各大学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学者,其中还有不少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我是在这里上了中学大学的,对于学校的情况比较熟悉,  相似文献   

4.
孑民图书室是解放战争时期受中共北京大学地下党领导的、由北京大学学生创办的、以借阅革命文献为特点的图书馆。在其存在的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孑民图书室向北京大学学生及北平中学生群体广泛传播革命思想,加速了青年学生思想层面的革命化,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北平解放后,随着新的历史时期任务的变化,孑民图书室将全部藏书移交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永久组成部分,也开始了其向知识传播机构回归的学术化历程。考察孑民图书室的历史,对于增进了解北京地区青年运动史、北京大学校史、以及图书馆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6.
<正>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著名学者和教授。他生命历程中最光辉的时期是在大学里度过的。从1918年起,李大钊先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五所大学的教授,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李大钊任教的五所大学中,除北京大  相似文献   

7.
借第十八届北京图书贸易博览会召开之机,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出版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协办的首届“中英出版论坛”也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一、老舍笔下老北京的旅行图 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写老北京最多、最为集中的是老舍.老舍在文章《想北平》中写道:"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1]可见,老舍对老北京城爱之深刻,老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老舍的创作与老北京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七年秋季的一天,北京大学西斋丙字十二号宿舍里,后来成了著名历史学家的顾颉刚,与后来当过北京大学代理校长的傅斯年,正在商谈是不是要将一个叫胡适的新教授从北大哲学系的课堂上赶走.  相似文献   

10.
吴兰 《北京档案》2005,(8):38-39
日军占领北平后,北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华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日本侵略者扶持了"北京地方维持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伪政权机构,并通过政治高压和军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把千年文化古都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模范治安区",变成了北平人民的活地狱.  相似文献   

11.
刘毅 《北京档案》1999,(1):12-14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北平获得解放过去半个世纪了,自己也由青少年走近古稀之年.回顾往事,历历在目,两出两进北平就是很难忘却的一段.  相似文献   

12.
漠涵 《档案天地》2013,(12):35-37
沈兼士其人:名坚士,浙江湖州人。沈尹默之弟。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岁时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  相似文献   

13.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陷落,日机轰炸南开大学,主要建筑物被毁。8月5日,日军占领清华园,9月日军进驻北大第二院和灰楼新宿舍。9月10日教育部发出第16696号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及中央研究院设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上课。12月3日,日军占领南京。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虽然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史上仅仅存在过8年,但是,它  相似文献   

14.
从北平布政使司到北京(京都)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是年8月,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并将其降格为地方行政机构,在此设立北平府,作为北平行省,即后来的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相当于现在的省会).  相似文献   

15.
北京的城墙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筑外城,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相似文献   

16.
提起电子书,出版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出版者和著作人权益的保护.2001年以来北大方正已经找到技术上和商业上的解决方案,它的技术领军人物就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汤帜博士.  相似文献   

17.
北京和平解放如周年的前夕,1月10日,市档案局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于芳园宾馆联合召开了《北平和平解放前后》等书出版座谈会。为纪念北京和平解放40周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市档案馆汇编的《北平和平解放前后》(有关内容详见本刊1988年第1、6期)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北京的黎明》、《北平地下斗争史  相似文献   

18.
正1928年6月,国府南迁,有着七百余年帝都历史的北京,遂降格、沦落、易名为北平特别市。为此,北平特别市政府组织有关人员,于次年7月,编辑出版了《北平指南》一书,向各界推介北平,颇有一丝重振昔日帝都雄风和京师风韵之意味。不过,此书所收有关北京的历史资料确实极为丰富,对今人了解民国初年乃至清末北京的史地、人文状况也确实大有裨益。今年时逢马年读此书,难免对其所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大学图书馆的新使命”国际学术会议1998年10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召开。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林被甸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道、副校长郝斌,会议中方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何芳川副校长,国际组委会主席、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图书馆景懿萍(BessieK.Hahn)馆长和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李华伟(Hwa-weiLee)馆长,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晓明,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孙蓓欣,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秘书长刘湘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馆长徐引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刘桂林等…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蒋介石的不抵抗,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北平救国会的领导下,东北各地均开展了有组织有领导的武装斗争,郑桂林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932年1月,原东北军军官郑桂林(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和东北讲武堂第九期)带领一百多名抗日骨干,由关内来到绥中西北山区进行抗日活动。出关前,他曾亲去北平会见救国会会长彭小秋等人,力陈抗日主张,深受救国会倚重,被委任为抗日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