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作为体育教师,理当深掘课程资源,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愚有几项活动,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一、课堂——外堂“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体育课中安排一次“风筝课”,  相似文献   

2.
胡国栋 《体育师友》2012,35(3):11-12
上参评课是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参评课不同于常态课和展示课,上参评课时,由于教师要在短时问完成教学设计,并要立即在课堂上呈现给评委。这对于青年体育教师来说应该是有一定压力的。故而,通常我所观摩到的参评课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是介于常态课之上.展示课之下。笔者在与青年体育教师沟通交流时了解到.让他们感到最困惑的是上参评课时经常会出现拖课、课堂组织混乱、“出彩”地方不够等问题。那么,作为一名青年体育教师又如何才能上好参评课?笔者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多次观摩参评课感受,略谈上好参评课的几点建议,希望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强化学校体育“木桶”上最短的板:体育教师的质与量 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的强化、体育课外锻炼的活跃,这些工作哪个也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努力和工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优质的、具有奋斗精神的体育教师队伍,我们再怎样喊“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口号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有了好的体育教师,我们就可以有好的体育课堂,同学们就会喜欢体育的学习和锻炼;有了好的体育教师,没有体育场地,他可以“挤”出许多的体育场地,如空空的墙壁、空空的林间、楼道里、走廊中都可以变为学生锻炼的好场所;有了好的体育教师,没有体育器材,他可以为学生制作许多的简易器材,如废旧的易拉罐、轮胎、木箱、绳索都可以变成学生喜欢的漂亮器具;有了好的体育教师,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的体育知识和原理,同学们会遨游在体育的文化和科学的世界中;有了好的体育教师,体育课堂既有科学的锻炼,又有绝对的安全,体育课会成为校长和家长所放心的课。如果没有好的体育教师或者好的体育教师太少了,这一切就都只能是美妙的幻想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讲台”又迎来了新生。我想:“新生相对守规矩,此时抓好课堂常规一定会有效果,以后上起课来也会应手。”可没过多久,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后,课堂上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新生到校的第一次体育课上 ,体育教师总要讲述课堂常规。常用的教法是 :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 ,具有强制性、一贯性和教育性。它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然后就是讲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要求学生怎样做 ,不这样做 ,就违反了那些课堂常规 ,将受到相应的处罚。为了节约时间 ,体育教师们很少讲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认为教师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和这样做的作用及不这样做可能出现的危害。于是学生就会认为 ,“课堂常规”就是要我们穿运动鞋、运动服 ;要我们规规矩矩 ,不准乱说乱…  相似文献   

6.
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公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体育教师,其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对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从体育教师课堂行为这个小切口入手,研究了对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在具体的课堂生活实践中如何体现,并就课堂上如何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权利意识,给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预设,"预"即预测,"设"即设想、设置.体育课课前预设就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之前,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预测,对体育课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跨越时空的设想和设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精心的课前预设是精彩课堂生成的重要前提,对精彩课堂生成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让体育教师更好的规划教与学,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黄建萍 《体育师友》2010,33(1):33-33
每每到体育测试课,不少体育教师自己忙得“手不停、脚不住”,一节课勉强完成测试任务。而观其课堂,往往学生比较混乱。因为教师希望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学生的测试,不愿意停下手中的“活”去管理先测试完的学生。虽然老师之前对学生也有任务和要求,可小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很难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管理好自己,这样的课堂状态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四个方面讨论体育课堂冲突产生的原因。同时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冲突存在的状态和作用将其分为显性正向、显性负向、隐性正向和隐性负向四大类。最后,分析体育课堂教学冲突的利弊,并针对如何预防负向冲突以及怎样发挥冲突的正向作用,提出课堂冲突管理的正确策略。  相似文献   

10.
卢广义 《体育教学》2012,(8):46-47,2
作为一名近视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会心存拘束:不戴眼镜,视力模糊,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不能到位,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戴隐形眼镜上课,又经常会因长时间佩戴,出现眼睛干涩、角膜发炎等症状。因此,大部分近视的体育教师会顺其自然地选择戴眼镜进行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佩戴眼镜上课确实存在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安全十部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重视思想教育 学生与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体育教师课前应对场地、…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教学离不开教师。而体育教师每堂体育课都要发号施令,即运用“口令”组织学生、教育学生,训练学生。“口令”运用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个体育教师“口令”运用的水平,实际上是组织能力,业务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它是我们体育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体育教师上好第一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第一次亮相。学生出于好奇心,注意力非常集中,对教师的音容笑貌,乃至举手投足,都观察得细致入微,印象深刻。因此,体育教师在第一次亮相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光环效应”,做到仪表整洁,教态大方,精神振奋,姿态端正,举止文雅,使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心理定势”。第一课,教师给学生的感观是深刻的。课后学生总是给教师的教学作出某种评估,产生所谓情感。这种情感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微妙的影响。如学生喜欢、敬重某位教师的学识、能力、特长、人格等,就易美化该教师的形象,使其理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三、四、五、六年级各挑了一个班,不拘形式,只有一个问题:“你喜欢什么样的体育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工作态度、师生交流等各方面思考,可以写理想中的体育教师形象,也可以给现在的体育教师提意见。调查结果有以下几种典型答案(原原本本的学生语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身教是十分重要的,在许多时候身教比言教更有说服力,身教对学生往往会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动能在学生的行动中反映出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的影响。随着学生分辨是非能力的增强,对教师好的仪表、举止,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如在贯彻课堂常规中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胶鞋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身穿运动服美观大方,仪表整洁,就会使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一种朝气蓬勃,有美的感觉。学生认识到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既轻便又美观,很自然地就会照教师的要求做。反之,学生不能按要求做,是因为你言行不一致,学生不信服。教师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课程标准实施存在着冲突 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是以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几乎上成了训练课和测试课。笔者认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锻炼重在平时,要结合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和大课间进行,但问题是很多学校还没有真正落实或组织还不到位,虽然实施办法中有“《标准》的实施工作记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这样的规定,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面广量大,如果体育教师不用体育课进行训练和测试,用什么时间,学校应该如何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又如何进行实质性计算昵?我们的主管部门如何来协调?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生是鲜活、生动而富有个性的,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思维,不同年龄、学段、性别的学生对教师都有不同的期盼,这些期盼是学生与教师取得沟通的纽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能没有关注到学生对期盼的渴望,因此,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并不像心中预想的那样,发现与学生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调查稿件,让体育教师更多地了解一下学生内心对我们体育教师的期盼,以便更好地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适应学生的心理及个性的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引领学生,驾驭课堂,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8.
全市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上,一节篮球课上教师手持篮球,用语言引导着学生:“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的篮球明星姚明吗?”孩子们大声回答:“知道。”“那你们想不想成为姚明那样的篮球明星呢?”教者又大声问,可以肯定,教者包括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都满以为孩子们会热切地说:“想。”谁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大半的学生大声回答:“不想。”  相似文献   

19.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时,我们会发现学生两级分化明显。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因为本来对本学科就感到困难的学生,再让他们自主探究新动作,自然会更感到困难,且不说能不能完成任务,估计十有八九都是“逃兵”或“观众”。学生是有差异的,让“不同的人在体育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是我们体育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该如何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又不“遗忘”这些“学困生”呢?  相似文献   

20.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提问就是要打破学生脑海里的平静,变无疑为有疑。在体育教学中,单调而缺乏提问的讲解,会使课讲得枯燥无味,引学生“入睡”;反之,形象面结合提问的讲解,会使课讲得生动活泼,引学生“入胜”。在讲解中正确运用提问设疑,也是体育课堂的一种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