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宋佳颐 《学子》2004,(7):5-6
一位老人,当他生命的蜡烛燃烧时,照亮了别人:当蜡烛燃尽时,他就悄悄地离去。2003年7月15日这天,他放下了正在进行的光电子学科30年内的规划,放下了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也撇下了瘫痪在床、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永远地走了。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光学界著名专家、国际激光领域知名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首席教授马祖光。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人,当他生命的蜡烛燃烧时,照亮了别人;当蜡烛燃尽时,他就悄悄地离去。2003年7月15日这天,他放下了正在进行的光电子学科30年内的规划,放下了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也撇下了瘫痪在床、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永远地走了。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光学界著名专家、国际激光领域知名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首席教授马祖光。治学严谨专业精通1950年,大学刚结业的马祖光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哈工大,担任物理教师。此后,他参与组建了哈工大物理教研室,创办了核物理专业和激光专业。哈工大的发展进步,凝结着马祖光…  相似文献   

3.
最近,蓝狐狸迷上了设计手工蜡烛。做了一些蜡烛后,他想了解一下创意蜡烛是否受欢迎,就对大伙儿说:"今年,无论谁过生日,我都会为他专门设计生日蜡烛噢,希望大家喜欢!"听到这个消息,森林里的居民好奇极了。熊奶奶要过生日啦,蓝狐狸设计了音乐蜡烛。当点亮蜡烛的一瞬间——"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就口向了起来。仿佛从亮闪闪  相似文献   

4.
据《晶报》报道,2004年12月21日上午,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八年级四班的课堂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就曾在该班就读并于8月坠楼身亡的某同学进行“悼亡”。在《亡婴孔雀舞曲》播放时,学生们手捧鲜花和已点燃的蜡烛进场,领头的4位同学把鲜花放置在场地中央,其他同学在座位前站定后,再上前将蜡烛放在鲜花的四周,形成心形。老师和同学泣不成声……“他聪明活泼、开朗大方,深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2004年8月10日不幸由22层高楼坠楼身亡。到今天为止,他离开这个世界已经整整133天了。作为他的同学和老师,今天,让我们暂时放下课本,放下世俗的杂念,…  相似文献   

5.
那天家里停电,我从商店买了几枝蜡烛回来。没电的晚上百无聊赖。吃完饭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八岁的儿子托着腮趴在桌上看着烛光在黑夜中明明灭灭,怔怔地出神,不一会儿,烧化的红蜡顺着烛壁流了下来。“爸爸,蜡烛哭了。”儿子一声惊呼。儿子的话使我忍俊不禁。我放下书,走到儿子跟前,顺着他的思路耐心给他解释:“你看,这就是蜡烛的眼泪。在漫漫长夜,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它不怕牺牲,甘于奉献。它淌下的每一滴红蜡都是它的生命,当它流完最后一滴眼泪,生命也就结束了。唐朝有一位大诗人有过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空气的成分》一课时,我先做了课本上第一个观察实验,即用一个空玻璃杯罩住一支点燃的蜡烛,让学生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然后当我提出杯中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时,学生却七嘴八舌,有的说空气烧完了,有的说杯中还有空气,而且争得面红耳赤。形成认识矛盾后,我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即:将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染红的水,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生观察后回答:蜡烛还是慢慢熄灭,但是红水上去了一截。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蜡烛会慢慢熄灭?杯中的空气用完了吗?学生还是…  相似文献   

7.
具有能量的教学一般要求教师找1台收录机和1支蜡烛来做实验.方法是:将蜡烛点燃放在收录机喇叭前,当收录机中放出音乐时,可看到蜡烛火苗随着音乐声晃动,从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但在做此实验时,教师往往会碰到以下困难:一是实验室中很难找到收录机和磁带;  相似文献   

8.
阳阳的三周岁生日到了,妈妈为他在大蛋糕上点燃了三支彩色的小蜡烛。当他鼓着小嘴吹灭小蜡烛时,妈妈说:“希望从今以后你能多听话、不淘气。”三周岁生日后不久,妈妈惊喜地发现,阳阳真的越来越讲理,处处像个小  相似文献   

9.
当儿子一口气吹灭生日蛋糕上的9支蜡烛时,我忽然觉得儿子长大了。记得儿子四、五岁时,一天到晚就像影子一样紧紧粘着我,片刻不离左右,我做饭他跟到厨房,洗衣服他跟到卫生间,倒垃圾他跟到楼梯  相似文献   

10.
开心魔术     
课外活动开始了,善变魔术的顾利卫老师走上讲台,让同学们开开心心度过了45分钟。蜡烛一吹即燃“一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我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顾老师说完就开始表演。只见他拿一根蜡烛,让台下同学看看,请大家相信这是一根普通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原来,顾老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一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顾老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  相似文献   

11.
“教育事业是一种神圣的事业,当教师就不能辱没这神圣的事业。” 刚过而立之年的白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家里,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因为他为亲人付出的爱实在太少了: 1990年6月15日,爱人产后大出血,他咬咬牙将爱人托付给岳母,没有请一天假; 1990年9月16日,老家打来电话,母亲要做肾切除手术,他忍着泪水放下话筒,直等到星期天  相似文献   

12.
放下即自在     
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有位盲人,成年累月从一座小桥过。这天,他不小心一脚踩空,幸亏双手抓住了桥栏杆,他大喊“救命”。不久,走过来一老者,说:“松手吧,放下自在。”原来,桥下没水,盲人的脚离地只有半米。是啊,放下即自在。肖琳,当你烦恼苦闷背上思想包袱时,何不“放下”以求“自在”呢?人,不要总活在过去。无论高兴或难过,无论得意或失意,都已成为过去,何必自寻烦恼,自我惩罚呢?———做了就做了。你已错过了星星,还要错过月亮吗?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何等洒脱。当新一缕曙光来临,你试着对自己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新…  相似文献   

13.
俞群 《家庭教育》2006,(4X):34-35
有一个孩子,我负责管教过他几个星期,这个孩子不仅已经养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习惯,而且还惯于指挥别人照他的心意去做。从头一天起,他为了试验我对他是不是依顺,半夜就起床了。当我睡得很熟的时候,他跳下床,穿上睡衣就来叫我。我起床,点燃蜡烛;他要我做的事情就这一点:过了一刻钟,他就瞌睡起来,很满意地去睡了。  相似文献   

14.
冯建刚是晋中市榆社县太星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他在教师岗位上已经默默耕耘了23年,由于他教育有方,成绩显著,县教委在调整校领导时,有意让他离开教学第一线,他却拒绝了。他说:“是一支蜡烛,就应该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我就是当老师的料。当班主任的料,教学第一线更适合我自己。”对他而言,和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秘密     
2010年10月12日,东北师范大学新生王斌收到一笔1万元的汇款,这对于家境并不富裕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是,当他看到落款人一栏什么也没有时,一下子迷糊了。接着,他给妈妈罗新打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王斌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6.
<正>人之所以放不下许多东西,无非是因为囿于过去。因为曾经荣耀风光,所以放不下名利;因为曾经受尽屈辱,所以放不下仇恨。殊不知,路在前方,只有放下过去,才能赢取未来。放下过去的荣耀,忠于梦想,赢取美好未来。1991年,当即将得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位时,他退学了;1998年,当即将获得哈佛大  相似文献   

17.
“赔”什么     
下面是我的学生欧阳上记录的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自然课时,我们正在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当老师把实验材料发给我们时,我发现,这孔竟是那么小,居于胶板中部,直径大约为1m m。在做实验时,我发现光穿过这1m m的小孔在半透明的玻璃上所形成的图像不仅是倒立着的,而且非常清晰,蜡烛尖端都能清晰可见。咦?为什么烛光是倒立着的呢?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吗?当光穿过一点射出时,会形成一个X交叉形直射,也就是说,蜡烛下面的光直线传播到了像的上方,蜡烛上面的光由于是直线传播的又到了像的下方。所以,烛光穿过小孔后的像就倒过来了。我继而想到:这…  相似文献   

18.
拼凑着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零星碎角,我从古人的故事中领悟到:世间的人和事,原来没那么简单。 几案上,油灯下,是沈括忙碌的身影。他点燃了一根蜡烛,又使尽力气在竹简上钻了一个小洞。经过无数次反复摆放后,他终于在墙壁上照出了一个倒立的清晰的蜡烛像。为什么像是倒立的?他紧锁眉头,茶饭不思,日夜思考着这个问题。后来,他又在墙上挖了一个小洞,借着光的照射,观察天空中飞的雕在墙上所呈的像。当雕往西飞时,像却往东飞。  相似文献   

19.
嘻嘻哈哈     
尿急在一所幼儿园的一个班里,老师让小朋友们提问题。大家一个问完接着一个,一个小朋友一直把手举在空中,可是当轮到他提问时,他却把手放下了。  相似文献   

20.
当孩子犯错时,试着放下严词苛语,给孩子一次做“幸福的小老鼠”的机会又何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