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态语言不仅能传达意念,且表达能力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庞梅 《教育与职业》2007,(12):182-184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体态语言的设计与运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效果.文章论述了体态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运用体态语言的基本要求,几种常用的体态语以及进行体态语言训练的方法,指出音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科学、正确的体态语辅助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课堂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能充分利用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同时进行交际,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讨论英语教学中常用体态语的种类及运用时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言从不同的表达方式来看,有文字表达的语言(书面语)、借声音表达的语言(口语)和借助手势、表情、动作等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让人明白其义的语言(体态语)。教学语言主要是指后两种:口语和体态语。体态语又称态势语或身体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两种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拟从教师课堂体态语及其功能、教师课堂体态语应遵循的原则、教师课堂体态语的运用等方面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言)也称无声语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以其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体态语言来传送教学信息和表达情感,从而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一、体态语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Albert·Me-hyabin)认为,信息的效果一7%的文字十38%的音调十55%的面部表情。从中可见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听觉获取的教学信息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恰当、自然地运用手势、眼神、丰富…  相似文献   

7.
体态语言是教师常用的特殊语言,是言语行为以外的用以传递信息的无声表达形式。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言语行为不可替代的巧妙传递信息、丰富语言情感、促进牢固记忆等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适时地运用体态语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相互传递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教师除要努力培养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外,还要学会运用体态语言来丰富教学行为。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表情、动作,会使教学活动更精彩,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讲课时如果面孔僵硬,语言…  相似文献   

8.
俞小吉 《考试周刊》2010,(44):102-102
体态语言在教学中有直观认知、激发情感体验、培养形象思维、帮助组织教学、增加教学效果等多种功能。巧用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教师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能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倍感亲切.既能增慢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又能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师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中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9.
黄伟连 《文教资料》2014,(11):50-51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语言。它不仅取决于有声语言的作用,还离不开无声语言——体态语的力量。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贵芳 《教育与职业》2006,(14):190-191
体态语言,即人的动作、姿态、表情等信息,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它辅助口头语言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态语言要运用得合理、恰当,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机制即体态语,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能达到口头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表情语、目光语、手势、身姿语的运用,对口语有辅助作用,能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教态是决定教师形象、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教态美是保持教师风采的前提之一。外国有位心理学家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感情表达=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这说明面部表情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微笑语是教师在教学中最常用的体态语之一,是教态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微笑语是通过面带笑容,不出声音的笑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一种体态语言。微笑是一种跨文化,即超越文化的通用的体态语言。有人将微笑称作是“世界语”,这是不无道理的。  相似文献   

13.
肢体语言是通过人们的体态动作来表达的无声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肢体语言,能有效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恰当使用体态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灵活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即人的动作、姿态、表情等信息,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它辅助口头语言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态语言要运用得合理、恰当,才能达到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的交流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更应该重视体态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在英语课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会带来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优质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体态语言的使用。教师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体态语言的新特点,恰当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言。通过对体态语言的不断练习,可以逐步提高教学技能,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卢友燕 《中国教师》2014,(20):55-56
<正>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对口头语言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从感官上而言,体态语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在动作上的体现,不仅丰富了信息传达的途径,也强化了学生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信息的接收过程来看,体态语言从以声音输入转化为以动作表情的感知输入,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体育作为一门以身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机制即体态语,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还能达到口头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如表情语、目光语、手势、身姿语的运用,对口语有辅助作用,能更确切地表达教师意图,强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都可以用作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一名优秀的演员不仅要有优美的歌喉,还得有优雅的气质;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还得有端庄、协调的体态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体态语进行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要准确、恰当地用好、用活决非易事,运用体态语主要应遵循如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