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不破坏遗址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现和获取信息的有效方法,也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正确地把握和使用这一方法,常常使我们对于一个不很了解的区域,对一类不太明了的古代遗存,能够最快捷,更准确地加以认识。此外,考古调查还因它简便易行,不受更多条件因素的制约,成为考古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最近,国务院开始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其主要的方法就是田野考古调查。这里想结合近年的一些工作实践,就田野考古调查的一般方法和常见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就教于专家、同行。  相似文献   

2.
在考古工作中的钻探、发掘、资料整理、实验分析等阶段,会产生丰富的档案资料,包括遗址的钻探资料、遗存的原始发掘资料、发掘简报和报告、遗物的研究等,其内容有文字资料、照片、图纸、卫星航拍图片、录像、拓片、摹本等,这些资料可以统称为"考古档案".考古档案是考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具体考古问题研究最翔实的资料,更是考古研究的直接资料来源,严文明先生曾指出"任何考古报告都应该是田野考古工作的忠实记录和集中表述".因此,考古档案是古代人类社会和文物研究的基石,必须对其进行系统的收集,以及科学、规范的归档管理,为以后的考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澜 《档案时空》2013,(8):33-34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一门历史学科,它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复原古代历史。文物考古资料是考古工作人员在考古勘探和发掘现场,记录古人活动信息的唯一原始凭证。这些资料包括一系列文字、表格、图纸、照片、录像、拓片和各种测试、分析、鉴定报告等材料,是复原古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上世纪90年代至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现有各种记录模式的考古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巴林左旗是古代辽文化发祥地,这里的石窟、佛像、佛塔、寺庙、古墓、岩画等辽代文化遗存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是对早已消失的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巴林左旗档案局在开展特色档案征集过程中,着力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建立了专门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图片、史记资料、学士论文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科技档案以直接与间接两种基本方式遗存下来.以档案原件或原件汇编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们称之为直接遗存.直接遗存主要通过档案部门、考古出土、地面遗存、汇编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并且中国古代科技档案直接遗存在人类同时期的档案遗存中,具有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档案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古档案是在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真实的原始记录和重要的保存价值,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业务发展和科研提供珍贵的物质基础。收藏管理好考古档案,无疑是文物考古研究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说考古发掘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那么考古档案工作则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基础。考古学者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发掘程序,即原始记录、摄像、拍照、绘图,然后形成文字材料(年度发掘报告),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考古…  相似文献   

7.
文博档案包括考古档案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两部分.其中,考古档案是指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基础资料,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考古发掘报告、科研报告等.而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是指在文物保护建筑在维修、重建、复建时的立项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及施工设计等工作环节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材料,以及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专业资料集成.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多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文物保护维修设计项目档案,包括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图纸、幻灯片、录像、照片、拓片、保护方案、文物标本、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档案材料.这些档案是历史时期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文化的沉淀,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它们能带给我们跨越时空的记忆,并启迪后人获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存及考古出士的石刻碑铭档案是我国古代遗存的珍贵文化遗产,但在这些石刻碑铭档案中,有的已出现裂纹,有的存在缺损,有的甚至已经断裂.  相似文献   

9.
董燕平 《档案》2012,(2):55-57
考古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是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考古档案管理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档案利用率不高,一些文物考古单位重发掘、轻整理,重实物、轻资料,发掘与研究脱节.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规范考古发掘活动各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是我们获取考古研究资料的主要来源,而要想获得丰富而又准确的资料则又非考古发掘莫属。每一项考古发掘工作在选点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布方。在我国的田野考古中,一般采用坐标系按象限对探方进行区域分布。在探方的方向和规格的选择上基本采用的是正南北向的5m×5m和loreXlore这两种方。多数隋况下,我们需要成片的布方,怎样才能快速而又准确又节省人力地布好这些方了?  相似文献   

11.
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掘和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它是在基本不破坏遗迹或遗物的情况下,通过地面观察、利用钻探、物探进行探查或配以小型试掘,发现和获取遗存资料的一种方法。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考古调查与大遗址保护的关系,并且通过考古调查促进大遗址的保护,这是摆在文物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我们基层文物工作的实践看,文物部门只有对大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遗址的文化类型、相对年代、分布范围、保护现状等基本情况,才能确定保护级别,划定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考古学家通过考古、挖掘而发现的我国古代文字记录、官府和民间文书、档案的情况 ,作了较系统的介绍 ,并论述了建立中国文书档案博物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古代“三农”档案的记录、保存、汇编,与文化的传承、延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文章通过释读古代“三农”档案遗存的内容,剖析古代“兰农”档案遗存的文化结构与文化价值,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古代“三农”档案遗存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医药档案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医药、古代科技史的重要资料.这些遗存按照内容的原始性(原件与非原件),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直接遗存和间接遗存.本文按照以上两种类别对中国古代的医药档案遗存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论.并探讨了它们的科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档案资源智慧化转型,是实现“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全面转型的题中要义。具有知识属性、遗产属性、记忆属性的田野考古档案资源是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田野考古档案资源基本特征和属性的基础上,建构田野考古档案资源经由数字化、数据化、语义化、智慧化阶段,实现多元融合的转变过程,以期实现田野考古档案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开发成果智慧共享,推动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同时也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创新考古资源利用方式,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我是从城建档案工作上退休的干部,业余爱好考古研究、摄影、图书等资料收藏和周游名山大川,被吸收为中国、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省长城学会会员,阜新市辽金元契丹女真蒙古史研究会、历史考古研究会、档案学会和摄影协会会员。十几年来,我以个人身份在阜新地区考察和调研的主要项目有:明代长城阜新段,清代柳条边阜新段,普安寺和寿宁寺摩崖造像,瑞应寺、普安寺、白泉寺、积庆寺和圣经寺古代寺庙建筑和宗教文化,乌兰木图山、海棠山、千佛山、青龙山、平顶山、塔山、关山和巨龙湖、松涛湖、塔山湖、佛寺等名胜古迹,还调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古代建筑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同时势必形成和产生大量的古建筑档案.古建筑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中国古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途,记录建筑的年代、背景、建筑过程、建筑环境等信息的各种文字、网表、声像等文件材料,以及在对其进行普查、考古、勘察研究、保护维修的同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方面积累的资料、书籍和成果. 一、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立和保存的古代建筑物的文献档案,与悠久的古代建筑史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考古发现极为繁盛的时代,被誉为“四大考古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和古文书、汉晋简牍文书以及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源源不断地为古代文史的研究提供着新资料。以考古发现所得的新材料为基础从事古代文史的研究已成为最前沿的学术领域,毫不夸张地说,整个20世纪,学术史上的重大突破,几乎无一不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考古视域下来考量档案,其目的是将"档案"置于其本身的语境中,"回到档案本身"。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将"档案"逼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双套制"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在这样一个时代拐点来将档案放回其本体位置来考察,作者的意图是对档案进行重新审视,力求将其从繁复的附着物种抽离出来。作者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以福柯对档案的定义为起点,形成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接近档案的策略,并建立起档案的"派生树",区分出"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和"具有现实功能的档案"两种档案种类,最终回到"双套制"问题上,以说明两者应处于的"体"和"用"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国古代地图档案遗存分成直接遗存和间接遗存两大类型进行阐释,并以此为基础对古代地图档案的科技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